陈晓琦,陈欣菊,张传雷,王新亭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肝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病情进展快、治疗困难、患者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传统的治疗方式,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而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模式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为了进一步研究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我院选取收治的4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
选取2017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就诊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68~87岁,平均年龄(77.5±9.5);观察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67~85岁,平均年龄为(76.0±9.0)。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选择化疗药物:多柔比星40~60 mg、顺铂60~100 mg、丝裂霉素15~20 mg、5一氟尿嘧啶750~1000 mg。采用三联用药的方式,用40%液态碘化油与丝裂霉素或者多柔比星进行栓塞,并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治疗间隔时间为4~6周。
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1)小剂量化疗药物进行化疗,并延长治疗的间隔时间。通常,其化疗用药量比常规用药量减少1/2~2/3,且治疗间隔时间>6周;(2)化疗之前24 h,先口服奥美拉唑,其剂量为400 mg/次,2/d,连续服用5 d;(3)化疗后,口服参一胶囊,2粒/次,2次/d,连续服用60 d为1个疗程;(4)无缝隙综合治疗:患者放疗间歇回到家中,由社区和家庭对患者进行全面兼顾的连续性医疗服务。即:社区医生和家属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建立档案,以便及时发现患者肿瘤复发和转移;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制定患者的饮食计划、机能恢复锻炼等;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督促患者定时进行医学检查,并做好患者随访工作;对患者实施姑息治疗,力求按照三阶梯癌痛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帮患者减轻疼痛。
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其标准为: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部分缓解(肿瘤消失50%以上,并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无变化(肿瘤消失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并持续4周以上,无新的病灶出现)、进展(肿瘤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统计两组患者1、2、3年后的生存率,并进行对比。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内生存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n(%)]
表2 两组患者1、2、3年内生存率对比 [n(%)]
中晚期肝癌在临床治疗中,常规的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虽然能够有效地遏制癌细胞,缓解患者的病情。但不可避免地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了一定的损伤。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最终的死因并非是肝癌的转移、扩散,而是不可逆转的肝功能衰竭。因此,在对中晚期肝癌临床治疗中,如何减少对肝功能损伤,降低肿瘤的耐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已经成为目前医务工作人员探索的一大方向。
在探究研究中发现,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模式,在抑制癌细胞肿瘤的同时,将对患者肝功能损伤降到最低。并且在患者结束放疗、化疗回归到家庭之后,由社区和家庭共同提供全面的、连续性的无缝隙医疗服务,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指导,如:饮食营养、机能恢复、心理疏导等,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2]。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高达77.27%,且治疗高1、2、3年的生存率分为为90.91%、72.73%、59.09%,均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无缝隙综合治疗模式,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