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8-21 12:20陈永萍
关键词:延续性心肌梗死指标

陈永萍

(湖北十堰郧阳区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其多伴有高血糖、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更易诱发心血管内疾病,如心肌梗死[1]。而心肌梗死危险性较大,除了指导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更需重视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通过相应的干预手段提高患者的遵医嘱率,以控制疾病的发作[2]。延续性护理则是连接患者院内及日常生活的桥梁,在本文中,笔者就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9±2.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0±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1)组建专项护理小组:专门组建专项护理小组,包括护士长1名、临床医师1名及普通护理人员5~8人,并为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工作。(2)人员培训:在正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前,由组内成员共同商议延续性护理的方案,需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内容,并进行组内成员考核。(3)护理操作:患者出院后的1、3、6个月时,由护理人员联系患者入院复查,同时在出院30 d左右对患者进行一次上门访问,后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并对每次检查结果做出记录,了解患者的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对于症状严重者,需立即安排患者住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对于症状缓解病程良好发展趋势者,则继续实施相应的护理。反复向患者讲解遵循医嘱的重要性,并向患者讲述讲解每种药物服用的作用、用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进而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患者家属还可以与医护人员主动交流了解一些疾病发作时的抢救方案,并可帮助患者记录每次的复查时间,而这些操作均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1.3 评价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性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时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表内评价指标包括5项内容,分别为心绞痛稳定性、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等。其中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对数据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对患者实施SAQ评分比较,并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SAQ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Q指标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SAQ指标评分比较(±s)

组别 心绞痛稳定性 发作程度 躯体受限程度 治疗满意度 疾病认知程度观察组 76.7±12.2 79.2±10.8 80.9±11.1 91.8±13.4 88.2±11.2对照组 58.9±10.2 57.4±9.2 60.0±12.1 75.9±14.0 61.8±11.6 t 7.079 9.718 8.050 5.169 10.354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我国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均呈逐年上涨趋势。对于该类心血管疾病,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更在乎于患者院外的护理及保养。为此,延续性护理应运而生。

延续性护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较传统的护理相比较,该种护理模式将干预内容延伸至院外,并融入患者的生活当中,通过督促患者返院检查、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等方式,一方面帮助患者认知自身的疾病,并适当的引起患者重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来找到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点,并积极指出,帮助患者加以改善[3]。而本次调查结果也说明这一点,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后,患者的SAQ指标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该结果可有效说明,延续性护理对于提升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于改善病情,且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心肌梗死指标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