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翅添翼

2018-08-20 09:43庞彩萍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学科整合课堂效率优化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甚至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新课标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革,辅助创设各种情境,克服了传统手段难以突破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落实了教学目标。学生也能积极、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有意义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优化;课堂效率

一、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整合的概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把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去,而不是把信息技术单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简单的融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过程时,首先,教师要弄清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不能麻木使用;其次,要根据学科目标、学科内容、学生个性发展和实际情况,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其核心就是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相关因素相互碰撞,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施展它的最大优势,展示它的独特魅力。

二、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整合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方式,有效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相辅相成,淋漓尽致展示各自的教学功效,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由于学生个人差异,所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对数学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把数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更为集中,思维也更为活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才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课前,我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演示、配音)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在杭州野生动物园里生活着一头可爱的大象,小芳、小红、小丽三位小朋友都想知道大象究竟长得怎么样,后来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她们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大象。第二天她们迫不及待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到的大象。小芳说:“大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两只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小红说:“大象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和两条粗粗的腿。”小丽慌忙说:“不对,不对,不是两条腿,大象明明有四条腿。”这时,我趁热打铁,问:“三位小朋友明明看的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描述不相同呢?”顿时,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变动转化主动去学习,而且能够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2. 创设应用情境。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富有现实的、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反响。例如教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前,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了动画“模拟商场”,带领学生去体验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各种人民币,学会了看标价和拿钱找钱,更懂得了合理用钱。这一应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轻而易举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化难为易。

(二) 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一个知识,一般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感知——理解——积累——运用”。新课标的实施,教材内容虽然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画面,但这些信息资源都是静态的,不利于发现知识产生,如何形成。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不仅能活现教材呈现内容,而且还能清晰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推导公式》时,教材呈现把圆分成若干类似等腰三角形,再剪开拼凑成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半径近似长方形的宽,圆周长的一半近似长方形的长,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但是,学生看到的仅是把一个圆拼成了一個长方形,而它们之间的关系难以琢磨,更不用说公式如何推导出来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应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圆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 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恰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成功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探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如果仅用投影演示、直观操作等很难突破难点。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先在屏幕中出示了大小不一,边的长短也不一的一些角,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讨,然后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样一来,教学重难点轻松突破,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 利用网络交互功能,促进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提倡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分析处理,把握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一些开放式的练习,使“小课堂”变成“大课堂”,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把课本资源和搜集到的资源进行整合,制作了“年、月、日”教学课件。通过“我知道”“我能行”“我发现”三个板块,学生依据教学目标及相关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尝试自主解疑。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激发探索精神,发展发散思维,在“我发现”板块里,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动画模拟,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获疑为什么二月份是个特殊月,为什么有平年和闰年之分等知识。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最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相关网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浏览,去探究,达到了预期设想的效果。

三、 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整合需注意的问题

(一) 不能“剥夺”学生直接感知的机会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经验性学习为基础,经验的收获大多靠亲自体验来得到。因此,教学过程中,他们需要以丰富的感知材料实物为载体,丰富他们的表象。例如,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一课时,克和千克是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它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不同,它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因此,教学时需要学生以实物为载体,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拎一拎、比一比等多种实践活动,感知1千克、1克的物体重量,从而获得1千克和1克的直接经验,继而丰富1千克和1克的表象。但在巩固练习环节中,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中发展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 不能“剥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它也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直观感知的能力。所以,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动手操作、纸笔运算、画表作图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例如,教学“倍”的概念时,学生从已有的经验、知识点出发,利用小棒这一具體实物进行动手操作,操作时,要求每人拿出8根小棒,摆成两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每一种摆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直观感知,理解“倍”的概念,很快建立起“倍”的表象。为了巩固对“倍”概念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如第一行摆3个三角形后,可让学生摆一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5倍等等,不难发现,第二行的三角形比第一行多4倍,这表明学具操作为学生走向创新提供了机会,丰富了联想力,激发了思维“创造性”。如果单用课件来演示,学生不能深刻地形成“倍”的表象,缺乏知识点灵活性。因此,教学时,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学生能用学具动手操作来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摆一摆去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 不能“剥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也是人格健全形成的重要因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对电脑进行操作,相对而言,走下讲台的机会也就少了,动态语言也随之相应减少。因此课堂上要合理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当某个学生的回答很有创意时,我们可以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摸摸他的头等等,这样肢体语言的赞赏,学生会感觉教师是多么的亲切,也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和谐的关系,而站在讲台上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的。实践证明,教师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动作,都会使学生心情振奋,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是任何形式的信息技术所不能代替的。

总而言之,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无论从表现力、重视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有效地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达到了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茅育青.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马维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庞彩萍,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天台县三州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科整合课堂效率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