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佩锋
摘 要:探究活动是贯穿小学科学教学的主线,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小学科学的主要途径之一。科学课程應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科学探究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导入,设疑巧问,激发学生探究冲动,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46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区别于一般的语文,数学教学。科学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过程,如何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是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下面我谈一下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冲动
(一)演示实验导入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视觉冲击力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冲动。例如,在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小药瓶、绳子、橡皮筋,将绳子拴住小药瓶旋转,药瓶不掉在地上,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为什么药瓶一经旋转就不掉下来呢?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
现在学校大多配备了多媒体,有的科学现象实验室做不出来,利用多媒体,上网搜索教学资源,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多媒体显示的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画面,而是将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用直观的立体生动的场景表现出来,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动性。
(三)自然现象导入
教室是个小课堂,大自然是学生的大课堂。科学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所有的活动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节假日不要在家只做作业,当书呆子。要走进自然,田野、河边、池塘等等都是教学资源。学生有了课外体验,教师在课堂举例子,描述自然现象时,学生才能明白,才能理解。学生听不懂教师讲课,如坠云雾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课外现象的感受。
二、设疑巧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疑问是学生天赋,小学生求知欲强,疑惑自然而然在探究过程中就有了。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让学生进入求知的疑惑状态,教师设置实验器材、过程使学生展开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黑板前面的教课,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以及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个正是新课改的要求。
(一)提出的疑问要具有探索性
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出来,不能全身心参与探究;太复杂的问题,学生感觉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着手。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与未知的中间地带发力,基于学生基础又具有一定深度,这样子的问题,学生既有热情,又容易出成果,使学生容易体验胜利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将知识内化。
(二)提出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成绩、认知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同层次之间的探究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学生从小在各自环境中成长,有不同的经历,不能说谁的经历是好的,谁的经历是不好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承认差异,世界才能多彩多样。标准化只能扼杀人才,追求一致,最后是死水一潭,这样不必说培养人才,连学生天赋都被退化了。
三、保护学生“玩”的权利
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小学生在课余时间的“玩”就是不学习,就会玩物丧志,就会被个别教师、绝大部分家长视若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地阻止,苦口婆心地劝导不要玩。其实,学生绝大部分的玩就是探究,虽然不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玩,玩的有点漫无边际,随心所欲,但那是给课堂科学探究活动打基础。学生课余时间的玩,不必说语文、数学学不好,科学课程更不必提,学校要引导家长正视学生课余时间的“玩”。教师要在搞好课堂探究的同时,鼓励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玩,
学生在家的玩,很大部分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但是家长认为玩,不做作业,绝对是玩物丧志,耽误了学习,考不上重点学校,考不上好大学,长大了没有好职业,也就没有幸福生活。家长,尤其是女家长将玩视若洪水猛兽,想尽一切办法不让玩:把玩具收藏了,不让看到、规定做完作业可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当然还只是看动画片;假期不能在家玩,必须上补习班,家长认为可不能把大好光阴给玩了,“玩”就是浪费时间,唯有看书学习才是没有浪费时间,没有浪费生命。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童年经历、感受是一个人的心理发育的开端,对长大后的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是,在现实中,家长肆意剥夺学生玩的权利是普遍的。没有游戏,没有玩,学生的童年是贫乏、单薄的,而他们的身心发展也会出现偏差。玩对学生来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在玩中还可以体验到人生宝贵的经历——成功的体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有七种需求,其中有一个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个人理想实现的需求。少年儿童有强烈的成功欲望,非常想“显摆”。一个3岁的幼儿把一堆积木搭成了高楼大厦,他显得很高兴,会让周围人来欣赏自己的作品,这个时候,幼儿就是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
四、结语
总之,我们要研究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精神支持、智力支持、物质支持,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爱护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让学生经历多种多样的探究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真正理解与掌握,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掌握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级的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石欧.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