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阅历尚浅,其难以理解古诗词博大的含义。基于这种情况,笔者从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相关教学要求谈起,对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实例研究,进而提出能够帮助现代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2016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并逐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全覆盖。信息技术教育要逐步实现与其他领域课程的融合,做到深度融合,互为附体,共同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在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使得课堂知识掌握高效化、课堂氛围营造浓厚化、教学工作长效化,真正让信息技术成为教育工作的强力助手。经过研究,笔者结合实际考量,认为要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 古诗词教学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逼真情境
不同教学内容在实施导入时存在很大的差异。古诗词相对来说属于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故而,如何引导学生更容易地进入古诗词课堂,是信息技术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李白大诗人的赠友名作《赠汪伦》。笔者首先准确定位这首诗所要反映的主题,并将能够精简反映古诗背景、诗人介绍、诗词重点字词等内容用多媒体做投影,学生在淡淡的音乐与图片文字的解读中,感受到赠别时有诗意更有情意的氛围。这些无论是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唤醒了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
二、 古诗词教学要利用信息技术解读和感知情意
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离不开多次的朗读。这些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在标准的环境中获得准确的语感,达到情感理解与认同。朗读古诗文需要重视的一是兴趣、二是技巧、三是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圖片动画及音乐等,适时展示情景之美,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能较好地实现“初读诗文”的教学目标。
激发朗读兴趣。可利用多种朗读的方法来变换学生朗读的角度。教师利用多媒体变换诗词不同的画面,学生对照图画中的主题在想象中建构诗词内容,达到了兴趣化的朗读。
掌握朗读技巧。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预先搜集的自读、配乐读、齐读、唱读等视频,教师在其中划出朗读的重音、停顿等,学生在学习技巧与跟读品味中逐渐意会到诗词朗读的妙处,实现规范化朗读。
深度理解诗词。在朗读过程中加入对诗文的感受交流,教师加入对诗词的深度引导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味道,更能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诗人之情动,诗人之辞发,诗人之寄寓,即便时空距离无法抹杀,即便生活经历难以跟及,但仍然站在诗人的角度去理解体会,从字句中感知。以《卜算子·咏梅》词为例,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可借用多媒体将咏梅中的景物逐一连贯,如洁白素裹世界的雪,如春寒下颤颤巍巍的一点芬芳,还有断桥等等。在逼真的情境中,学生如嗅梅花之香,如见梅花傲雪之姿态,学生自然能够深入其景,真正看到了,听到了,也在朗读中产生许多的遐想,由于画面的渲染,声音的衬托,此时的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也就心中自然流露有想法有说法有交流了。
诚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借用信息技术达到了诗文意境的营造与传递,学生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布局中更加有可读的欲望,更加有多读的想法,学生不断学习古诗文,不断在品读中积累古诗文,感知古诗文之魅力,最终成为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价值彰显。教师在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诗意连缀时,必须保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内涵美,真正达到诗、画、情为一体。
三、 古诗词教学要利用信息技术在拓展中升华情感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诗词都相对浅显,不过对于小学生而言,浅显易懂、短小精悍的名篇却是学生学习的盲点所在。毕竟这些诗词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或一个风格一个诗人的创作特色与情感。实现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需要先对诗词内容进行景物意象上的分解,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意象的修饰词通过图画色彩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深入其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如从图画“一枝红杏”理解满园春色的喜感,从《赠汪伦》理解诗人对友人分别的惜别之情,情谊之深。同时,努力寻找教材中选入诗词的某个“迁移点”,借助多媒体图像视频与音乐等,拓展学生诗词欣赏的领域,激起他们对古典文化探究的热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尝试性应用,有助于在新教改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获得更多教育良法。学生在古诗词与信息技术融合中,不仅提升了学习兴趣,优化了诗词学习的规范度,更能够让其在长期的学习理解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实现高效教学与趣味教学的合一。
参考文献:
[1]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4).
[2]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N].计算机世界报(专家论坛),2011,10(13).
作者简介:张志军,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康宁乡康宁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