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

2018-08-18 01:37百年养生网
益寿宝典 2018年16期
关键词:暑热时节半夏

文/百年养生网

顾名思义“夏至”乃阳极之至。夏至正值盛阳覆盖其上,阴气始生于下,即所谓“夏至一阴生”的时节。此时正处于八卦中的天风姤(gòu)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阳爻,最下面一个阴爻表示阴气开始生长。夏至标志着盛夏的到来,是一年中暑热最集中的关头,也就是从此时节开始,喜阳的生物逐渐失去生机,而喜阴的生物则慢慢滋生了。夏至与冬至是最早被人类测得的两天,我国在以圭臬测日的年代,便测到一年之中有一天日影最长而有一天日影最短。

“夏至”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淮南子》一书中。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角、蝉衣、半夏是普通又常用的三味中药。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却分属阴阳,鹿的角向前方生长,故属阳,夏至阴升而阳气始衰,故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第二候的“蝉始鸣”的蝉,在古代写作“蜩”(tiáo),俗称“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升便鼓翼而鸣。夏至第三候“半夏生”的半夏是一种喜阴的中药,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故名之,其属性也是一种阴性药物。由此观之,在炎热的盛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后便进入一年四季阳气最盛的时候,并在夏至后第三庚日进入伏天,亦即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通常分为头伏、二伏和三伏,每伏10天。中医认为夏至后的养生要积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时令特点,注重保护自身的阳气。因为此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人体的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会相应地旺盛起来,并活跃于机体的表面,为适应这种暑热气候,皮肤毛孔全部开泄,使大量汗液排出以带走热量,调节体温。所以,夏至节后的具体养生就要“夏防暑热,又防因避暑而取凉伤阳,长夏时节防暑湿”。这也是《内经》里强调的“春夏养阳”之要旨。

长夏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情易烦腻。养生保健要特别注意顺应夏天阳气旺盛这一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尤其要注意调整情绪,切莫因琐碎凡事而生躁急、恼怒之情,以免因怒化火而伤正气。在夏至暑蒸耗气的季节,能把自我调整到一副淡定从容的心态,自然可以凉从心生,健康长寿了。为达到这一目的针灸选穴以内关、神门、合谷、太冲四穴为主,前二穴有宁神定志、益营敛汗之功,后二穴则有调和气血、理气解郁之效,针灸以轻柔补法为佳,每日1次,连续1周即有显效。不便针灸者,用轻柔手法按摩亦有效。

夏至后的另一时令特点是暑湿,亦即因雨季的到来而出现的潮湿再加上暑热的自然气候,尤其长时间的阴雨使湿气成为重要致病因素。湿为阴邪,伤及脾阳,机体易出现呕恶、吐泻、腹痛甚至痢疾等胃肠道症状。所以,夏至后的长夏时节,因脾胃消化功能低下,饮食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易消化吸收为主,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也不要一次吃得太饱胀,有七八分饱即可,每日以进食四五次为宜。

这样可以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热量,从而达到健脾祛湿、补中养阳的目的。运用针灸疗法能有效地调理脾胃功能,是夏至时节养生保健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其特色是兼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常选用以下穴位: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阴陵泉,针灸并辅以拔罐,每日1次,连续7天,休息3天,再治疗7天,即可达到上述防治作用。在药食同源选用上以薏苡仁、白扁豆、山药、茯苓煮粥熬汤温食之,常食之,有明显的防暑祛湿的药用功效。

三伏天,阳气最盛,可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一些元阳不足、肺气虚弱、肾阳虚寒、寒湿疼痛以及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一般在冬季发作频繁,夏天尤其三伏天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显然,夏季的气候条件充当了自然医药,也应验了“天人相应”的理论。中医讲究“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上述那些虚弱、虚寒、疼痛性疾病,选择在夏季发病轻或不发病的缓解期进行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这些患者进行差异性个体化的治疗,采用中药、针灸、三伏贴、拔罐等纯中医疗法进行调养,能达到“培本扶正”的目的,到了冬天就可以让这些患者不发病或少发病。这是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真正涵义,也是夏至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疰(zhù)夏,又叫苦夏,是夏至后经常发生的一种病症。暑湿天气里,一些平素体质差,适应能力不好的人也会出现胸闷不适、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委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大汗淋漓等症状,人也日渐消瘦,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到了秋季,天气凉爽后,这些症状便会自然消失。对于此病中医通常采用芳香悦脾、辟秽化浊的方法,藿香正气丸为首选药。在饮食上强调清淡为主少,量多餐,以使脾胃调和。针灸疗法防治此病有绝对优势,主穴选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灸并施,辅以拔罐能起到很好的芳香化浊的作用。

猜你喜欢
暑热时节半夏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寄追思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暑 热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冰爽夏日派对
半夏入药多炮制
初夏时节要缤纷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