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尊敬 刘忠达 郭 净 叶春富 杜一琴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收到了明显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200例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肺结核患者,并经痰菌和胸片确诊为Ⅲ型肺结核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男71例,女29例;年龄18~82岁,平均43.6岁;对照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18~78岁,平均46.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标准抗痨方案2HRZE/4HR,治疗组加用抗痨合剂加味:十大功劳叶30g,百部、浙贝、葎草、沙参、延胡索、赤芍各12g,党参、黄芪、郁金各15g,白及10g。观察加强期2个月,半个月复诊1次。
3.1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痰菌阴转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阶段痰菌阴转情况比较[例(%)]
3.4 病变X线吸收情况:病变吸收≥1/2原病灶为明显吸收,病变吸收<1/2原病灶为吸收,病变无明显变化为无改变,病变扩大或播散为恶化。治疗组在明显吸收和吸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X线疗效情况比较
3.5 红外热成像表现:治疗前图谱特点为:以肩颈、胸腹为中心的温度升高图,呈红色或红中有黄,局部热辐射温度大,热区明显增多;表明上焦所属脏腑热像趋热,阴虚内热相关。治疗后图谱特点为:以肩颈、胸腹为中心的温度升高图,呈现黄色或黄中有红,热区较前明显减小,取而代之以温区为主。
肺结核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具有传染性,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四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以肺阴虚为主,机体正气亏虚,感染痨虫,侵蚀肺脏,灼伤肺阴,患者会出现潮热盗汗、干咳少痰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多出现呼吸胸痛,为“不通则痛”,舌苔、脉象也会出现瘀血征象,为“久病必瘀”。因此,临床以滋阴润肺佐以活血祛瘀会收到较好的疗效。
院内制剂肺痨合剂中,十大功劳叶、百部、浙贝、葎草、沙参滋阴润肺杀虫,党参、黄芪益气,白及活血止血,配黄芪共奏托毒生肌之功,加用郁金、延胡索、赤芍活血祛瘀,诸药合用以滋阴祛瘀润肺为主,以达攻补兼施之效。运用滋阴祛瘀的方法治疗肺结核,可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和复发率,攻补兼施,既起到抗痨杀虫作用,也增强患者抵抗力,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灶吸收,缩短痰菌阴转时间,可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