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龙钢
【摘要】社会发展催促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又让教育事业迈进一个新的台阶.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已经让其进入一个全面改革的时代,它不仅使得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着眼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实际问题,表述了笔者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几点思考和改进意见,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
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又让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有效地提高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有效地让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得到锻炼.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定位不够准确
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模式和学习方式把侧重点放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互动上,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尽力交流以外,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作用,很好地、高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当前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自行地解决问题,于是合作学习中对学生“放任自流”,任其天高地厚,最终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实际上,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课堂氛围,是很好的团队合作的机会.在初中的数学合作学习中,也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
小组合作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自身学习任务所在,是整个交流合作的重中之重.在交流与沟通互动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小组锁定的共同学习目标,而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却显得尤为重要,部分教师在小组合作中分工不明确,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不顾他人的思考意见,丝毫没有顾忌集体的思考作用力,这种交流方式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但实际上严重地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学得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学得不好的学生则越来越差,最终起不到合作学习交流的作用.
(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技能
学生在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没办法解决,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有些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只顾自己的见解发挥,不听他人的交流意见和见解,并且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比较好,另外部分学生则因性格比较内向或者缺乏自信而不敢说,最终在小组合作中成为观众,只听别人说,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根本不思考,乱起哄,扰乱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技能,否则合作学习本身的学习作用所體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很难发挥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对策
(一)教师应加强对合作学习相关理论的学习
很多教师当前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仅停留于实践经验水平上,并不适用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要求.换言之,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中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应该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基本含义、基本方法以及应用条件等,把理论付之于实践,不是照搬国内外先进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过程,而是需要我们试图借鉴,在其基础上进行适度发挥和创造,达到理解和融会贯通,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二)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和目标
合作学习中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至关重要,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之处.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因此,想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分解学习目标.那么如何在课堂交流中调动学生之间的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性交流合作,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当前突出的一个难点问题,而要解决此问题就要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一般4~6人的学习小组,教师在教每一名学生及每一组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确立学习任务的同时使学生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合作中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师加强对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与技能的培养
数学知识很多看似简单,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思维过程中却容易出现错误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计算中学生常常丢三落四,少个数字使其计算出现失误,最终计算结果出现错误,或者再审题过程中忽视某个条件,导致解题思路错误,以及在解题过程中少考虑到某个条件而跑偏了解题思路,这些因为学生的粗心或者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牢而导致错误出现是常有的事,因此,数学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与意识,当然,某学生总是丢三落四做错题,我们不能说其倾听能力弱,举个例子,“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和7,求其周长.”题目所给条件没有明确底边长和腰,于是许多学生容易错解为13或17两种答案,并未考虑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我们给出解:3+3<7,推导长为3的边不能作腰,腰长只能是7,则三角形周长为17.
三、结语
合作学习引入初中数学课堂主要侧重点是旨在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有就是合作学习中尽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研究与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桑建丽.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鲁东大学,2014.
[2]孙元飞.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