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宜,朱会群,张相珍 .莒县刘官庄卫生院,山东日照 7655;.莒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山东日照 76500;.莒县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76500
在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后,患者极易发生下肢的深静脉血栓[1-3]。在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主要的病因是患者在术后无法移动,需较长时间卧床休息,致使患者的血液长时间无法正常的循环,以至于引发相关并发症[4-6]。因而,需要采用一定措施,来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经临床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影响[7]。那么,为了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中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际情况,该文择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得出心得,现报道如下。
择取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女患者为24例,男患者为26例,患者年龄 40~60 岁,平均年龄在(45.2±5.6)岁;在观察组50例的患者中,女患者26例,男患者24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46.5±6.0)岁。 病患及家属知情并同意该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已签署。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患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病患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术后护士对病患给予常规性按摩,以疏通的静脉血液,防止形成血栓;抬高病患的下肢,阻止其小腿深静脉出现回流情况;指导病患自主进行小幅度的运动训练,密切观察病患的自主性运动情况;给予病患常规性药物治疗,即抗凝及抗感染治疗。
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案:①健康宣教护理干预。护士向病患及其家属耐心讲解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预防并发症的相关事宜,告知其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及预防办法。从而提高病患及其家属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视程度。②心理护理干预。基于骨折手术的创伤面积较大,术后病患会出现剧烈的疼痛症状,病患的身心都会备受打击。护士需与病患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交流,走进病患的内心,帮助病患缓解与消除一些负面心理情绪,积极乐观的面对术后的康复治疗。③饮食护理干预。护士需依据病患术后的实际情况,进行病患日常饮食的健康指导。可指导病患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黑木耳等能够降低其血液粘稠度的健康食物,禁食高脂肪类食物。④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护士需向病患讲解动作实施的力度及幅度,让病患能够正确掌握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首先,可以让病患将腿部肌肉绷紧,保持10 s后缓慢放松;其次,指导病患保持正确的翻身与体位摆放,以防止病患下肢出现过渡的外展。同时,护士需与家属一同帮助病患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对病患予以足底间接性的充气加压与静脉泵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最后,制定病患适当进行床上的自由活动,可进行简单的收缩与屈伸运动,对肌泵予以调节,促进病患静脉血液正常的回流,减轻病患下肢的肿胀感。
①对比两组病患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情况;②对比两组病患综合护理干预满意度评分情况。
该实验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用[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际发生率为50%(25/50),而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际发生率为20%(10/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以得出观察组病患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病患临床疗效情况对比[n(%)]
在骨外科临床手术中,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8]。若病患在术后下肢出现了深静脉血栓,不仅会影响病患术后的恢复效果,更会影响病患的正常起居生活,给病患及其家属带来经济与心理上的压力。那么,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在下肢骨折手术护理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起到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还能够提升病患术后恢复的效果,减轻病患术后恢复的心理压力,为病患营造一个最具舒适性的护理环境,让病患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因而,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