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对高年级小学生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

2018-08-17 06:12曹美张国礼孙志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活动量言语集体

曹美 张国礼 孙志军

1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084)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1-3],Muraven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可以通过一定训练得到提高[4],且参加体育活动对个体自我控制的提高具有积极、稳定的作用[5],也会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如减少内隐问题行为、抑郁症状、辍学、物质滥用和反社会行为[6]。

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s)即个体妨碍其社会适应的异常行为,是个体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行为[7]。问题行为分为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8],外显问题行为是指向于外部的问题行为,一般包括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多动等。研究发现,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明显地自控力较差、马虎冲动、孤僻冷淡、焦虑不安、忧虑紧张[9],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个体的多动行为和减少攻击行为[10-11]。

自我控制(self-control)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12],其目的是为了有意识地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13]。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对个体追求成功和幸福生活非常重要,同样也与药物成瘾、犯罪、学业失败、赌博、吸烟等问题行为有关[14],自我控制低的个体攻击、多动、网络成瘾以及犯罪等问题行为更多[15-20]。

目前,有学者认为体育活动不仅对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有可能通过中介变量对行为问题产生间接作用。体育活动与自我控制相关的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同时,这些心理因素又会最终影响青少年的行为表现。而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是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这对于预防成瘾、攻击等外显问题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最终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鉴于此,体育活动和自我控制是影响青少年外显问题行为的重要变量,体育活动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并最终减少青少年的外显问题行为。已有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外显问题有影响,但对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与外显问题行为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因此,本研究以高年级小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大样本的数据调查,以自我控制作为切入点,探讨体育活动对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揭示体育活动影响外显问题行为的模式和机制,即体育活动对高年级小学生的外显问题行为不仅有直接作用,也会通过自我控制对外显问题行为产生间接作用,并对体育活动、自我控制作为预防高年级小学生外显问题的有效手段给予证明,以期减少青少年外显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调查被试来自于“希望工程一堂课:快乐体育”的项目学校。对安徽省金寨县17所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人数为3394人,收回问卷3291份,回收率为96.97%。最终有效被试2951名,有效率约为89.67%,男生1782人,女生1157人,性别缺失12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体育活动量调查

体育活动量根据“参加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的次数”进行划分,基本不参加和每周1~2次为少量体育活动,每周3~4次为中等体育活动,每周5次和几乎每天都参加为大量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类型分为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和个人项目(跑步、武术等),如果被试同时选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统一划分为集体项目。

1.2.2 外显问题行为问卷

借鉴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调查项目中的测查工具,外显问题行为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多动,共15道题目,进行4点计分,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身体攻击4道题,选自“直接和间接攻击行为量表(DIAS)”[2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言语攻击5道题,选自“攻击行为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22],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多动6道题,选自“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23],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1.2.3 自我控制问卷

借鉴已有自我控制的问卷(SCRS)[24],编制了含有5道题目的自我控制问卷,进行4点计分,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结构性效度的指标KMO为0.76。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多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体育活动对外显问题行为影响的差异分析

以体育活动量、体育活动类型为自变量,以外显问题行为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多动为因变量进行二因素的多元方差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体育活动量在身体攻击(F=0.58,P>0.05)、言语攻击(F=0.67,P>0.05)上主效应不显著,而在多动上主效应显著(F=3.29,P<0.05),事后比较可知,少量体育活动(M=1.98)比大量体育活动(M=1.92)的高年级小学生更多动(P<0.05)。体育活动类型在身体攻击(F=47.20,P<0.001)、言语攻击(F=7.16,P<0.01)、多动(F=6.52,P<0.05)上主效应均显著,即参加集体项目比个人项目的高年级小学生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多动上更严重。体育活动量和活动类型在言语攻击上的交互效应显著(F=3.13,P<0.05)。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体育活动类型对中等运动的言语攻击有显著的影响,F(1,2945)=12.15,P<0.001,集体项目的言语攻击(M=1.88,SE=0.52)显著多于个人项目(M=1.84,SE=0.51)。在少量体育活动[F(1,2945)=182,P=0.177]和大量体育活动上[F(1,2945)=0.01,P=0.922],体育活动类型在言语攻击上不存在差异(见图1)。

表1 体育活动量、体育活动类型在外显问题行为上的描述统计

图1 体育活动量和活动类型在言语攻击上的交互效应

2.2 体育活动对自我控制影响的差异分析

以体育活动量、活动类型为自变量,以自我控制为因变量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体育活动量在自我控制上主效应显著(F=11.317,P<0.001),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少量运动(M=2.99)显著低于中等(M=3.07,P=0.001)、大量运动(M=3.09,P<0.001)高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控制;体育活动类型在自我控制上主效应显著(F=10.048,P<0.01),即参加集体项目(M=3.02)比参加个人项目(M=2.39)的高年级小学生在自我控制上更强。

表2 体育活动量、体育活动类型在自我控制上的描述统计

2.3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与外显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为检验体育活动和外显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否以自我控制为中介,使用温忠麟、张雷等人的程序检验中介效应[25]。首先对外显问题行为、自我控制问卷得分进行中心化处理,对体育活动量、体育活动类型进行虚拟化处理。

2.3.1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量与外显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基于差异检验,体育活动量会引起多动上的差异,未引起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上的差异。因此,以多动为因变量Y,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Z,以体育活动量为自变量X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3可见,大量体育活动可显著负向预测多动情况,中等和大量体育活动均可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加入自我控制作为中介变量后,体育活动量对多动的预测不显著,而自我控制依然显著地负向预测多动。这表明自我控制在大量体育活动和多动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t=-18.201,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5.60%。

表3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量和多动之间的中介检验

2.3.2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与外显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基于差异检验,体育活动类型在问题行为的三个方面均有主效应,因此探讨自我控制分别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多动上的中介效应。

2.3.2.1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身体攻击之间的中介效应

以身体攻击为因变量Y,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Z,以体育活动类型X为自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4可知,集体体育活动显著正向预测身体攻击和自我控制;加入自我控制作为中介变量后,集体活动依然显著正向预测身体攻击,而自我控制显著负向预测身体攻击。这表明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身体攻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t=14.027,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1%。

表4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身体攻击之间的中介检验

2.3.2.2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言语攻击之间的中介效应

以言语攻击为因变量Y,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Z,以体育活动类型X为自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5可知,集体体育活动显著正向预测言语攻击和自我控制;加入自我控制作为中介变量后,集体活动依然显著正向预测言语攻击,而自我控制显著负向预测言语攻击。这表明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言语攻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t=14.919,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5%。

表5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言语攻击之间的中介检验

2.3.2.3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多动之间的中介效应

以多动为因变量Y,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Z,以体育活动类型X为自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6可知,集体体育活动显著正向预测多动和自我控制;加入自我控制作为中介变量后,集体活动依然显著正向预测多动,而自我控制显著负向预测多动。这表明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多动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t=-18.201,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8%。

表6 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多动之间的中介检验

3 讨论

体育活动量对外显问题行为有影响,体育活动不仅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26],还有助于预防心理问题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7-28],参加大量体育活动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多动行为。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释放高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时不能释放的能量,从而改善高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的能力[29],进而改善多动行为。因此少量体育活动比大量体育活动的高年级小学生更多动这一结果也有一定依据。今后采用体育活动干预高年级小学生的多动行为时,保持体育活动量则是一重要条件。

本研究发现体育活动类型对高年级小学生的外显问题行为产生影响,即参加集体项目体育活动与外显问题行为之间是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比较符合现实情境。这是因为集体体育活动提供了发生外显问题行为的机会。高年级小学生最常见的集体体育活动,趣味性强但竞争性也比较突出,常常伴随着身体对抗。而高年级小学生在这一特殊年龄阶段,情绪上易激动,在集体体育活动中所感受到的胜负体验也更为强烈,便容易做出一些偏激行为[30]。因此参加集体项目比个人项目的高年级小学生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多动上更严重。

尽管研究发现集体体育活动会增加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发现参加集体项目有利于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自我控制[31]。自我控制的增加进而又减少外显问题行为的发生,最终有助于高年级小学生健康成长[32],即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与外显问题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由于体育活动本身有很强的规则性,尤其是集体项目的体育活动,通过这些规则可以有效约束高年级小学生的行为,进而使他们在大家的共同监督中,顺利地完成集体活动[33]。

自我控制是一种中介变量,并对外显问题行为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类型和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和多动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控制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养成是长时间训练的结果。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34],且自我控制能力低的个体攻击行为更多[35-36]。由于本研究仅做了一次调查,未能跟踪调查自我控制在体育活动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变化过程,即未能动态反映集体体育活动的增加,自我控制会提升,外显问题行为会下降的结果,需要将来更多的追踪研究提供证据。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一方面应加强高年级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同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规则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活动量言语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北京地区泌乳母牛活动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童年活动量大 运动习惯保持
警犬集体过生日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小学语文课堂无效教学例谈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