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三无”目标之云 施“三步”操作之策

2018-08-16 18:11陈慧
文理导航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三无核心价值

陈慧

【摘 要】课改着力点已从关注、研究“怎么教”转移到“教什么”的问题上来。审视小学高段语文核心教学目标,存在“无学段特点,无课型定向,无文本特色”等三无现状,为切实提高教师把握“文本核心价值”的能力,加强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以《与象共舞》一课为例,解读文本普通价值,建构文本核心价值,预设目标达成路径,使核心教学目标既显文本教学内容,又呈教学实施策略,从本体上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高段语文;核心价值;核心目标

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近年来语文课程建设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课改着力点已从关注、研究“怎么教”转移到“教什么”的问题上来。由此,审视我们的课堂核心教学目标,更合时宜。所谓核心教学目标,指课堂上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份科学合理的核心目标,既显文本教学内容,又呈教学实施策略,从本体上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意义。

一、小学高段语文核心教学目标确定之现状陈述

综观当前教学目标的确定,无论是教学参考书中的描述还是一线教师的自行备课,对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相当一部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确定课堂核心目标方面更是存在着诸多不良现状。现以高段语文教学中核心目标的确定为观察视角,陈述三种目标现状。

现状一:无学段特征

忽视学段特点,易造成阅读教学的盲点。如解读《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很多教师会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文本的核心目标。对照第三学段阅读教学重点——“小学高段阅读教学,要始终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强化篇章意识、关注理解表达、突出感悟体味、注重阅读积累等几个方面,努力彰顯出该年段特点。”再次解读教材,不难发现《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材料安排独具匠心,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昔日的辉煌来表现课题的毁灭之痛,加上全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因此,把“通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领悟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核心目标应该更为科学合宜。

现状二:无课型定向

不同课型的教学应据课定型,各有侧重。精读课文的示范引领和略读课文的巩固运用各自承担重任。如《学会看病》一课是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将此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定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似把单元导读中的学习任务落到了实处。可细究课型不难发现,本文前一篇精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章结构和《学会看病》惊人的相似,都是前半部分内容为对话描写,后半部分为心理活动描写。不同的是,前者的对话形式丰富,心理活动变化富有层次,后者凸显的是“无提示语”的对话形式及“自言自语式的心里独白”。不同的描写如何为感受人物形象服务,略读课文更应关注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延续与发展。

现状三:无文本特色

文章的语言特色、结构特色和文体特点是教学的关键点。《桥》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小说,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之美。情节跌宕起伏,构思独具匠心,语言极富张力,表达彰显特色。然而教参里的核心目标竟是这样描述的: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细读文本,珍视文体特征,便会将独特的阅读要求与方法贯穿其中。“通过文中极富感染力的语段,凝练如诗的文字,表达(环境、场面、对比描写、谋篇布局)的独特,综合体会上述表达方式对人物刻画的重要作用”,才是此文本的核心教学目标。

二、小学高段语文核心教学目标确定的操作对策

科学地确定核心目标,首先要准确地选定文本教学内容,然后合理实施教学策略,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就一篇文章而言,可以选择的内容有很多,内容的确定也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统领整体,精心选择,有机整合。下面以五下第八单元第三篇课文《与象共舞》为例,谈谈如何实施核心目标确定的三步策略。

第一步:多元解读罗列文本普通价值——百花齐放

所谓的普通价值,即每一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所担负着的品词析句,积累语料,学习方法、运用表达等全方位的教学点。解读一篇文本,留意单元首尾,即单元导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回顾拓展,关注文本两头,即课前提示或课后习题,撷取典型亮点,即特色字词句段篇,关注学情学理等,就能较全面地罗列出文本的普通价值。当然并未能全尽,但基本得以呈现。

第二步:精心甄别建构文本核心价值——独担之任

显然,我们将上述教学点在课堂上一一教学是不必要也是不允许的。那么只能从中选择一些来教。这些选择的教学点就是有着语文教学“独担之任”等说法的“文本核心价值”。它是文本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言语信息”,指向学生的语言发展,体现的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追求。

那么如何通过甄别筛选,准确把握文本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呢?可以通过比较学段目标,辨析核心价值;关注单元信息,“廓”清核心价值;强调双本意识,凸显核心价值。把最能实现知识与能力增量的关键学点挖掘出来。

1.比较学段特征,辨析核心价值

“突出段落训练”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目标。中年级的“段落”训练是连结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通过“段落”训练,一方面可以继续巩固低年级的字词句训练;另一方面可为高年级的篇章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样学会“在通过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基础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也是中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如“通过合并段意法、扩充题目法,抓中心句法,‘六要素归纳法”等一次次扎实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能达到“抓住重点,语句通畅,语言简洁”的目标。而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如: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浏览,拓展阅读等。在明确中高段不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联系上表中的普通价值一览,可以清晰地辨别,第三点关于学习“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构段方式和第四点的运用“摘录中心句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两点不宜作为高段核心目标,恰恰是中段的训练重点。即便在高段的课堂上得以呈现,也是以复习巩固运用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所得而已,绝非文本核心价值的体现。

2.关注单元信息,廓清核心价值

“专题组元”的单元内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有机整体。关注本单元各部分信息,会欣喜地发现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课前提示中清晰写道:“默读课文,想一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出有关部分,多读几遍。再联系上一篇课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再读习作要求:“在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并试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这三部分单元信息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核心任务: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由此可以初步廓定本文的核心价值为上表中的第二、五、七、八点。

3.强调双本意识,凸显核心价值

“双本”在这里指文本特色和生本意识。从文本习作角度看,题为“与象共舞”实则只有第五自然段集中描写了与象共舞的场景,文本巧妙制造了常规写作思维和特色写法的差异性冲突,不仅激发了选材的有效性思考,而且体现了题目的独特性表达。从言语表达看,第五自然段“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掂脚抬腿,前后左右颠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等长短句的言语节奏感和韵律感也特别值得咀嚼和回味。从学生学情出发,五下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具备相应的认读能力,感悟能力,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本文独特的材料建构方式及课题所蕴含的丰富、深意的言語文化现象还缺乏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所以,聚焦第五自然段,由此感受文本重点段落言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体会如何围绕命题所表达的主旨来安排材料,是文本所要集中传达的价值,更是学生急切需要解决的内容。而两者都能依托第五自然段,展开教学。为此,本文的核心价值便清晰凸显——依托第五自然段这一重点语段,体会人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并以此纵观全文,理清其他自然段与题目的关系,学会选取不同材料来表达同一主题的写作方法。显然,这样的核心价值定位充分把握学段目标及单元定向,充分考虑文本的特色及学生学情,有理有据,层层推进,使核心价值的确定真正负起教学的“独担之任”。

第三步:预设路径表述合理核心目标——有法有章

核心价值一旦确定,在教学设计中就处于核心位置,在课堂实践中就起到调控课堂节奏的作用。所有的过程实施都要紧紧围绕核心价值展开,所有的教学策略都为更好地落实核心价值服务。上述核心价值的教学主要依托第五自然段展开。具体过程可预设为:

1.聚焦第五自然段的“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这一句子,仿照“摇头晃脑,踮脚抬腿”把后半句改成“颤动身子、挥舞鼻子”这一词语形式,在比较、品读中体悟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形象地感悟到人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借助“如果我是大象,我和人们如何共舞?如果我是其中的一名观众,我又是怎样和大象共舞的?”这种角色置换、师生接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进行反复诵读,直至这天地间最美妙的奇观深入人心,深化人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3.在充分领悟文章这一主旨的基础上,再回顾全文,理解其他四个自然段与课文主旨的关系。明确第一自然段描述的“在泰国你看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说明人与大象亲密无间;第二自然段的“象是泰国的国宝”说明人与大象亲密无间;第三自然段的“在泰国,人和象之间距离”说明人与大象亲密无间;第四自然段的“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说明人与大象亲密无间。这篇课文的每一段话,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都在写与象共舞,都在表达“人象和谐共处”这一中心。

4. 在此基础让学生懂得无论选取怎样的材料,都应为表达中心服务,从而学会选取不同材料来表达同一主题的写作方法。

至此,《与象共舞》预设核心教学目标可确定为“通过换位思考、角色置换、想象体悟、师生接读等方式,依托第五自然段这一重点语段,体会人象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并以此纵观全文,理清其他自然段与题目的关系,学会选取不同材料来表达同一主题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的路径预设,使目标更具规范清晰、可操作性强,显得有法有章。当然,此时的教学策略是执教者最理想的预设,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寻求最适宜的教学策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核心教学目标要真正着眼于高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阅读方法的习得,关键是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每篇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上,做到内容与形式、教什么与怎么教的有机统一。上述操作对策只是确定小学高段语文核心教学目标的其中一条策略。期待更多的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读懂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在实践中找寻更加有效的目标确定策略,提升教学效度。

【参考文献】

[1]张端妹.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设计与思考,考试周刊,2017(63)

[2] 周新梅.制定高效教学核心目标的方法,广西教育,20015.7

[3]于正军.“核心内容”与“核心知识”,小学教育教学,2015.2

[4] 张晨瑛.科学准确把握目标 奠定有效教学之基,实施有效的教学,2010.7

猜你喜欢
三无核心价值
“三无”小区楼顶漏水 社区可出面申请维修金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幼儿园语言领域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浅析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从“三无”到“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