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狮子样子很奇怪

2018-08-16 09:20本刊编辑部整理
神州民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狮头点睛舞狮

本刊编辑部整理

相信大家对舞狮一定不陌生,印象当中的舞狮,“狮子”形象威武,与真正的狮子气质颇为相似。但总是有例外的存在,例如这只“狮子”,第一眼看到它,我相信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它和威武的“雄狮”扯上关系,可偏偏它就属于南方狮子舞的一种,而且还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

这个“另类”的“狮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就是流行于韶关市乐昌市三溪、秀水、坪石、黄圃等地区的青蛙狮。

单单从它的外貌上看,的确很难把它和我们经常看到的舞狮联系在一起,因为一眼看去,它的确更像一只青蛙而不是威风八面的雄狮。头大、口阔、黄额;金色的眼睛、绿色的眉毛、唇红齿白;鼻子大而且鼻孔外露,在鼻子上方一左一右插着两支雉鸡毛,还长着一张大花脸,头顶着黑角。这独特的造型使它在一众舞狮造型中脱颖而出。

制作一头青蛙狮,首先要用竹篾、藤条、木板、铁丝、土纸、麻布等扎出青蛙狮头的骨架,然后在骨架上糊上土纸和裱布。都说“画龙点睛”,制作狮头同样也要“画狮点睛”。点睛之后,师傅就在相应的部位装上小镜片和红绒球。除了狮头,还要用五彩的锦布缝制出狮被,和狮头颈部连接起来,一头青蛙狮就这样诞生了。

舞青蛙狮不能只有青蛙狮,还要两位重要的角色配合才能成事。这两位“最佳配角”分别是笑面佛和灵猴。同样用竹篾扎好头部骨架,糊上纸和裱布制成胎膜,最后进行点睛,笑面佛和灵猴的面具就做好了。有趣的是,笑面佛的面具是有男女之别的。

一场精彩的青蛙狮表演一般需要6到9个人配合,一场下来有十项套路:第一套路叫“开锣板”,三个人负责伴奏,敲打锣鼓和钹。演员们上场以后,先是拜谢前来捧场的父老乡亲,后戴上面具,虔诚地拜四方神灵和祖师。准备就绪后,开始第二套路“开场”,由一个人负责舞动着青蛙狮。好动的狮子,一时在瘙痒,一时在舔毛,一时抖动一下自己毛;有时打个滚,有时突然跳起来……总之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候,而笑面佛和灵猴也是不甘寂寞的,它们两个在一旁自己玩自己的,互相嬉闹。可能是嫌青蛙狮还不够好动,他们两人就开始去逗弄青蛙狮,这就是舞青蛙狮的套路之三“戏狮”。接下来就是“弄青”套路了,见青蛙狮不理它们两个,两人合计要好好戏弄青蛙狮一番,灵猴会让笑面佛拿着青草去逗引青蛙狮,青蛙狮看到青草自然不理三七二十一就靠近它们,自动走进灵猴和笑面佛的“陷井”。紧接着上演的是套路中的“埋青”。见青蛙狮“上当”了,笑面佛一边跑一边继续弄着青草,后面青蛙狮紧追不舍,吓得笑面佛赶紧把青草埋在地下,跑去和灵猴在一边准备看青蛙狮的笑话了。而这边青蛙狮正上演着“寻青”套路,它见地上没有青草,还不肯放弃,四处寻找青草的身影,最后还真的被它找到,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是套路中的“吃青”。又经过“抢青”、“驯狮”和“量狮”的后续套路,一场青蛙狮表演的气氛是一浪高过浪,整场表演始终贯穿着各种幽默风趣和逗乐的情绪,青蛙狮妙趣横生、活泼可爱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为什么会有青蛙狮这一民间表演形式,这里有一个传说:相传,当年姜子牙封神时,有兵将迟到,没有得到封賞,心里头不由恼羞成怒。为了发泄不满的情绪,一些兵将便起了坏心,散布瘟疫,残害百姓。民间哭天喊地的号啕声惊动了天庭,玉皇大帝勃然大怒,急令神狮下凡,一举降服了作恶多端的兵将,收服了瘟疫。人间有感神狮的恩泽,便按照神狮的样貌糊纸制作舞狮,每当年节喜庆之时,就舞狮纪念,一是为了表示感谢,二是为了祈佑苍生安康、幸福。

青蛙狮已经流传了500多年,长期以来根植于民间,逢春节、元宵节和其他民俗喜庆活动时演出,象征着村坊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生意兴隆、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民俗学价值。(责任编辑 黄慧君)

猜你喜欢
狮头点睛舞狮
基于水蒸气蒸馏法的狮头柑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超声辅助溶剂萃取狮头柑精油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舞龙舞狮进校园
“配角”也点睛
舞狮
画“狮”点睛
“轴对称”复习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