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华 马悦 潘春华
泥巴会发声吗?当然会。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到镇江寻找一种叫“太平泥叫叫”的小玩意儿,你就会相信,不起眼的泥巴也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宝贝。
“太平泥叫叫”是发源于江苏省镇江市东乡姚桥镇华山村一种独特的传统民俗玩具,类似于陶笛。之所以叫“泥叫叫”,是因为这种用黄粘泥土捏制,表面呈黑色或酱红色的小东西,可以吹出清脆响亮的哨声。旧时,这种传统而古朴的小玩具,常由华山村艺人们制作,并在张王庙会上出售,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千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现已被列入镇江市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泥叫叫”出现在华山村,离不开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华山境内沿江圩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丘陵底岗地居多,土壤类型以丘陵黄棕壤和黄粘泥土为主。这种土壤质地较细腻,粗砂含量少,粘性大,是制作“泥叫叫”的绝佳天然材料,而且这里的泥土资源丰富,随处可取。
华山村“太平泥叫叫”历史久远,相传源于南朝,但还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民间至今流传着关于张王舍身试水的传说:辅佐大禹的大将张勃率兵至华山村扎营,洽逢华山久旱,饮用水稀缺,张勃便令将士掘井取水,以解民忧。井掘成后,张勃以身试水,亲自试尝,不料中毒身亡,面呈黑色。华山民众深感恩德,尊之“张王”,并建张王庙,为其塑像祭祀。为了永久纪念,华山先民选取当地粘土,仿塑张王形象。后又随形就意,捏塑各类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并用发簪钻出哨孔,晾干焙烧,成品出来后,大家发现,成品的颜色竟然和张王脸色一模一样;又在成品上涂复松香,点上颜料。吹起来,声音响亮清越,并能吹出多种哨音。为招张王魂魄,祈颂太平,于是大家就把这种小玩意儿取名“太平泥叫叫”。从此,“太平泥叫叫”名扬天下。
“太平泥叫叫”的制作工艺原始,每做一个“泥叫叫”成品,大都要经过选泥、取泥、炼泥、捏塑、压印、打孔、晾干、进锅灶用余火烧成、用松香罩、施色等10道工序,通常需花费工匠半个多月的时间。
制作“泥叫叫”从选泥、取泥和炼泥开始。选用华山村特产的黄粘泥土,最好是取冬天冻过的表层土,用筛子筛选后,加入适量水,涨泡一天,使其组织完全松散,以免形成颗粒小结。然后就是“三翻九叠”——用水调和后的泥土需要经过三次翻面,九次用木榔头重复的敲打捶炼,经过多次的摔、叠、捶、揉之后,泥料中的气体全部被排出,炼熟的泥料才会细腻柔软,不粘手,易于捏塑成型,烧制出的“泥叫叫”也不易开裂破损。
之后就是制作“泥叫叫”的关键步骤——捏塑。这个步骤,需要艺人充分掌握泥料的特性,将心中所构思的题材,通过捏造、塑型等手法表现出来,不仅需要艺人具有纯熟的捏塑技艺,而且要有创新作品题材的热情及能力。
把泥料捏塑出基本造型后就是压印了,也就是根据“泥叫叫”塑型及体表特征,利用不同工具压印出不同花纹,让作品更加灵动活泼,栩栩如生。压印工具并不复杂,很多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像笔管、竹签、发梳、汤勺等都可以成为制作“泥叫叫”的工具。比如,使用笔管一端,可压印出鱼鳞;用发梳压印出鱼鳍;汤勺压印出鱼鳃等等。
接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打孔,这是“泥叫叫”制作成型后使其吹出响亮哨声的必备工序,而且这个过程要十分细致,否则出了差错,“泥叫叫”就成了“泥不叫”了。打孔工具也是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竹签或者发簪。总共需打两组孔洞。一组孔洞是进气腔孔,另一组孔洞是气流运动腔孔。比如,为“双鱼太平泥叫叫”打孔时,首先用竹签或发簪在鱼嘴部位打一组一深一浅的纵向腔孔,然后在鱼鳃部位打一组横向腔孔。这个过程不可用力过猛,须手持竹签对准部位,边往里挤压,边慢慢转动竹签或发簪,保持孔腔内壁光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样,吹“泥叫叫”时,气流在泥塑壁内翻滚循环流畅,发出的哨声才響亮动听。
晾干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制作工序。“泥叫叫”捏塑成后,通常需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一段时间,春秋天一般15到20天,夏天5到7天,冬天可在阳光下照晒,但要小心,不能冻裂。
晾干后便是烧制。旧时,都是将晾干的“泥叫叫”半成品,放在农家烧饭用的柴灶灶膛里,利用秸秆余火进行低温烧制。但由于灶膛余火温度低,烧焐时间短,“泥叫叫”不能完全陶化,因此入水易化,跌落在地上也极易摔坏。现在改进了烧制流程和技法,烧制温度达1100℃,使“泥叫叫”完全陶化。
下一道工序是涂复松香,这道工序难度较大,没有一定技术很难掌控。首先将松香研成细末,在盆中倒入开水,将松香细末按线状注入开水中,松香便即刻成半固体状,将松香迅速捞起,用手掌搓揉成蜡烛状。当“泥叫叫”塑坯在灶膛余火中烧制的温度约达300℃到400℃时就取出,用蜡烛样松香在“泥叫叫”表面熏罩,“泥叫叫”便如张王的脸色一般,呈现黑色。掌握“泥叫叫”的烧制温度是关键,温度高松香便会一阵烟跑了,温度低松香则熏罩不上去,“泥叫叫”表面变不了色。
最后是施色,按照白、黄、粉红、红、绿、蓝色浓淡顺序,逐步为“泥叫叫”眼、头、羽等关键部位上色。红、黄、绿、蓝是常用色,也是“太平泥叫叫”的基本色调。施色时,先铺底色,然后勾框、填补色块、勾边,最后点绘,渲染色彩。就这样,一件惟妙惟肖的“太平泥叫叫”终于大功告成。
“太平泥叫叫”家族庞大,家庭成员之多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分支。最主要的成员是昆虫类、鱼类、禽鸟走兽类、多首神兽类、镇江民俗类的“泥叫叫”;然后按照造型特征,我们可以把“泥叫叫”又分为单一造型的“泥叫叫”或者是复合造型的“泥叫叫”;也可以按照“肤色”的不同,分为黑底“泥叫叫”和棕色“泥叫叫”;如果是按题材来划分,就可以分出祈子延寿类、寓意祥瑞类和祛祟辟邪类的“泥叫叫”;要是按大小不同,直接就分为“大泥叫叫”和“小泥叫叫”。大的可以很高大,小的也可以很娇小,最大的“泥叫叫”高达20厘米,最小的仅1厘米或者1.5厘米宽,大小如一粒蚕豆般。
明清时期,镇江华山村“太平泥叫叫”的制作一般为家族传承模式,上代传下代,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艺人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技艺。捏塑“太平泥叫叫”因为没有定式,各人手法不一,完全靠的是艺人内心的领悟,所以这门手艺完全属于一种意念化、原始化、情感化的手工创作。
民国时,华山村贫困落后,艺人们捏塑“太平泥叫叫”,一是为了传承祖辈们的生活习俗;二是可以在张王庙会上出售,贴补家用。与此同时,随着“太平泥叫叫”捏塑艺人的缺失,在技艺传授上,逐渐打破了“上代传下代,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传承模式。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以来,华山村“太平泥叫叫”传承老艺人有李国英、李莲英、冷长顺等。他们捏塑“太平泥叫叫”虽技法各一,风格迥异,但仍保留了“泥叫叫”的传统造型及工艺特征。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李国英、李莲英、冷长顺三位老艺人皆步入古稀之年,“太平泥叫叫”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窘境。
但所幸有新一代把眼光投向了这一古老的手艺。家住姚桥镇华山村的蒋信扬,传承了“太平泥叫叫”捏塑技艺。蒋信扬是土生土长的华山村人,今年已64岁了。20多年前,他拜冷长顺为师,刻苦学习“太平泥叫叫”原生态的捏塑技法,尤其对《十二生肖》这一题材倍加青睐,用心钻研,取得丰硕成果。他制作的“太平泥叫叫”《十二生肖》作品,既继承了师傅冷长顺传统的风格,又有所创新,猴、羊、猪、鸡等生肖“泥叫叫”栩栩如生,极具收藏价值,吸引了一些收藏爱好者,特地赶来华山村购买。每到华山庙会的日子,总能看到他在庙会上出售自己制作的“太平泥叫叫”的身影。他还把这一门手艺带进校园里,传授给孩子们。现在他成为华山村“太平泥叫叫”民俗文化唯一传承人。
和他经历不一样的周宝康与“太平泥叫叫”结缘就纯属偶然。2000年正月十五,周宝康同朋友一道去姚桥镇华山村赶庙会,看到在庙会上售卖的“太平泥叫叫”,便被这原生态的、流传千年且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产生了兴趣。于是,周宝康先后登门拜李国英和冷长顺为师,刻苦钻研技艺,捏塑“太平泥叫叫”10余年,其作品不计其数。
在如何传承“太平泥叫叫”传统民间技艺问题上,周宝康认为,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已到了发展的瓶颈,面临濒临失传的局面。与其绝种,不如变种,与其固守,不如创新,当然不能丢失“太平泥叫叫”最原始、最基本元素。只有把它做得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才能被大家接受,才能被更多人喜愛。
怎样做到既古老又现代呢?周宝康在创作时,注重在传承原始制作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加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捏塑艺术趋于民俗化,融入了当今社会生活。
“太平泥叫叫”传统的农家柴灶灶膛余火烧制流程及技法,使“太平泥叫叫”不能完全陶化,容易入水即化、跌落即损。为了改变这一缺陷,周宝康特意购买了一台新式烧陶炉,采用电或燃气高温烧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将“泥叫叫”烧成陶制品,这是“太平泥叫叫”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新。与此同时,周宝康还改进了捏塑“泥叫叫”的泥料选用,将原先的华山村黄粘泥土改用为镇江市南山石缝间的黑褐陶泥。这种泥料,不仅保留了华山村泥料细腻粘柔特性,而且经高温陶化后,质地坚硬,吹哨把玩时绝不会弄脏手,也不易口干舌燥。
镇江华山村“太平泥叫叫”虽小,却是集历史文化、民间智慧、工匠技艺、民俗内涵、艺术品位和风俗趣味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物,永续传承了华山村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血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吉祥物,承载着百姓感恩太平的美好意愿与梦想,不仅博得民间艺术研究者的关注与珍视,还被国际友人誉为“带来幸福的泥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