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成都 610065]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依赖严重。尤其是油气对外高度依存,因此,寻求同国外的能源合作是必要的。阿根廷是南美洲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凭借着优越的地理气候优势,有着丰富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但是近年来,阿根廷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民众对经济形势的乐观态度也渐趋下降,而能源在其经济增长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今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以及中阿两国的具体国情下,两国展开能源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同时这也能为与南美洲其他国家间的合作提供一个示范,开辟中国与其他拉美国家能源合作的新格局。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阿两国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以及前景展望和潜在的风险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意义重大。
就阿根廷的能源资源来看(表1),在不可再生能源方面,煤炭资源比较匮乏,已探明的储量只有6亿吨;传统的油气资源不是很丰富,根据已探明的储量,石油占世界储量的0.14%,天然气占世界储量的0.2%,并且随着油气的开发利用,只能维持大概10年的开采。油气是阿根廷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图1),但是国内能源储量却难以维持这种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因为缺乏原材料,国内的石化产品和基础的化工产品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1](图2)。所以近年来阿根廷的油气进口量不断增加,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2年阿根廷石油进口量为219千吨,2014年为509千吨[2];2013年阿根廷天然气进口量为446797TJ,2014年为453541TJ[3]。这种依靠燃料进口维持国内基本能源需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这对于急需走出经济低迷的阿根廷来说并非长久之计。至于核电方面,阿根廷是拉美地区最早开发核能的国家,已建成有3座核电站,经验丰富,目前第四、第五座核反应堆的建设计划也已在进行之中[4]。
表1 阿根廷能源矿产储量及分布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阿根廷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明显,国土面积大部分位于温带和热带气候条件下,东部临海,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降水丰沛,而且境内平原、高原和山地纵横分布,有着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保证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小型水电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在风能和太阳能方面,开发潜力巨大,在中部和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平均风速可达9~12米/秒,2016年装机容量将到达1.2 GW。东部平原和西北部的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可待开发的太阳能资源,阿根廷政府设定了在2020年利用太阳能发电达到3.3 GW的目标。国内年产600万吨的林业生物质可以充分用以支持生物燃料的发展,其80%可以用来发电。地热发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可提供2010兆瓦的发电量[5]。目前阿根廷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占有1.8%的比例,而马克里(Mauricio Macri)政府制定了在2017年和2025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8%和20%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根廷国内在2018年前打算投资约50亿美元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太阳能和风能也将是本届政府能源政策中的重心[6]。根据中阿两国的能源现状,两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侧重点各有不同,两国的能源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从而合作可以有效地减轻各自所面临的能源压力。
图1 2015阿根廷能源消费结构
图2 阿根廷石油进口结构
1.合作领域
中阿两国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展开合作:
(1)国内的企业直接投资阿根廷的能源市场。在阿根廷能源政策调整和鼓励国内外投资的环境下,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当地的能源市场。中企业通过入股、并购和竞标的方式参与到当地油气和新能源项目中。例如,2010年5月中国海油收购了布里达斯(Bridas Coporation)能源控股公司在阿根廷50%的股份,同年11月中国海油又同布里达斯公司从英国石油公司手里收购泛美能源公司60%的股份,2011年3月收购埃克森美孚公司在阿根廷的子公司。中国石化在2011年2月收购西方石油公司在阿根廷的资产[7]。通过这种入股或并购当地基础较好、影响力大的公司,参与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可以避免一些中国企业直接进入当地市场所遇到的阻碍。另外,2016年3月中国电建集团承建了在阿根廷北部的阿劳科风电厂扩建项目,提供了当地近七成的工业和居民用电。
(2)资金、技术、设备方面的合作。阿根廷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而且其国内蕴藏着丰富的可待开发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但是基于资金和技术上的问题,目前的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而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技术已达国际水平。在阿根廷太阳能、核电、风电等一些新能源项目中,中国提供设备出口和相关工程技术服务。同时在非传统油气能源上,阿根廷目前可勘探到的页岩气和页岩油资源储量丰富,以及东部海域还有可燃冰,但都缺乏技术支持。而中国则可以为阿根廷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以及出口油气技术设备,这不仅可以为阿根廷解决当前面临的油气依赖进口的困境,而且还能为将来中国从阿根廷进口油气提供可行性,从而缓解中国能源安全所遭遇的威胁。
(3)两国合作共建项目。2015年2月4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水堆核电站的协议》[4]。意味着阿根廷未来第四座和第五座核电站的建设将与中国合作,其中一座的机组仍然沿用传统的重水堆,而另一台机组则采用中国“华龙一号”的压水反应堆技术,也为中国日后与其他国家的核能方面的合作提供一个参考。同时,阿根廷的铀储量比较可观,我们可以寻求从阿根廷进口铀资源。企业间的合作也同样开展,中国葛洲坝集团与阿根廷公司成立联营体共同竞标获得阿根廷圣克鲁斯省两座大型水电站的项目[8],虽然政府更迭,新政府上台后该水电项目的大部分工作被迫中断,但是在对该项目重新审议过程中,该水电项目也得以继续执行。
2.中国与阿根廷能源合作的特征
(1)有着政治色彩。政治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中阿两国的能源合作是一种能源外交,通过两国经济上的往来合作,加深了两国的关系与认识。中国目前在世界上已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通过和阿根廷的能源合作,逐渐扩大和其他拉美国家的交往,拉近和拉美地区的距离,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而阿根廷则可以通过能源合作,拉近双方关系,尽可能为自己在国际上寻求大国支持。
(2)现实性强。两国能源合作最现实的目的都是两国能源安全遭受威胁,需要向外寻求合作解决这一问题。凭借各自的优势展开各种方式的合作,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益。当然,在这种自身权益最大化的现实考虑之下,合作的变动性也是比较大的,很有可能会因为其他国家更为优渥的条件而使合作协议作废。
(3)主要在阿根廷国内展开。在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和阿根廷吸引投资的情势下,众多中国能源企业奔赴阿根廷。中方企业以竞标、并购或是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到阿根廷当地的页岩油气、水电、核能以及其他新能源项目中去,让中国的技术、设备“走入”阿根廷,并且建立系统的海外研发生产、后续服务体系。而这基本上都是在当地进行的,所以在能源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还要注意当地政治活动带来的影响,比如之前由于阿根廷马克里政府上台后,中国葛洲坝集团在阿圣克鲁斯省的两座水电站项目就被迫中断一段时间。
3.促成中国与阿根廷能源合作的因素
(1)中国和拉丁美洲友好合作的大环境的推动。中国已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习总书记上任4年内3次出访拉美地区,相反的,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Trump)在2017年1月23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也给拉美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恐慌,美国逐渐疏远拉美,而中国却不断地接近拉美,在中拉双方合作的大环境下,极有利于中国与阿根廷能源合作的开展。
(2)双方积极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中阿建交至今已有45年,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主席同阿根廷总统马克里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大发展,在能源、投资、农业和金融等领域签署双边合作文件,且阿根廷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都为两国寻求能源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借助于政治合作和经济战略促进能源合作 。
(3)双方政策支持,提供能源合作机遇。而且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也给予国企同等政策支持。根据《2016~2017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能源与矿产、制造业是企业海外投资的热门领域。阿根廷对外资企业给予诸如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基本上也没有设置什么限制性的条件和障碍,对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并且设有“投资发展署”,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为外资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再加上阿根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所具有的市场优势,对中资企业进入阿根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4)两国能源合作是基于现实的需要。根据前面两国的能源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两国目前仍处在能源供给、开发利用上的困境中,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中国要想保持平稳的经济增长速度,阿根廷要想走出经济的持续低迷,能源供给就不能出现缺口。而且,当下国际能源格局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国家的能源自给率,这对于中阿两国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中国的资金、技术与阿根廷可待开发的能源和其他天然资源可谓是完美结合。这对双方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与阿根廷能源合作是中国与整个拉美能源市场共同合作的重要部分,所以中阿能源合作水到渠成。
4.中阿能源合作中的障碍
虽然说中阿两国能源合作机遇颇多,但是仍然面临以下因素的阻碍:
(1)阿根廷低迷的经济形势和长期的贸易保护政策。阿根廷经济停滞近20年,根据阿根廷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率为0.5%,失业率为6.9%;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1%,失业率为9.5%;2016年第三季度失业率达到8.5%,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再加上阿根挺长时间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阿根廷2016年通货膨胀率预计高达40.3%[8],截止到2017年5月累计通货膨胀率达9.1%,会让赴阿的中国能源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劳务等方面的成本,考虑到这些因素,赴阿的中国企业部分仍持有观望态度。基于长期的贸易保护主义,阿根廷针对中国企业频繁展开贸易救济调查,根据《2016~2017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15的统计数据,阿根廷对中国企业发起的调查多达24起,仅次于印度,这不利于双方正常的经贸往来。因此,会影响到国内企业赴阿投资的积极性。
(2)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下的能源国有化。资源民族主义在拉美地区比较盛行,像巴西、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油气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都有实行,对外资企业在国内能源领域的运营设置了一些限制,就类似于“贸易壁垒”一样,保护本国的能源,把本国的能源开发利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阿根廷在这种资源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推行了能源国有化政策,主要表现在石油方面。2012年4月,阿根廷政府强行对阿根廷国内最大的石油企业YPF进行国有化,强制外资企业的营利必须在阿根廷再投资以扩大生产,企业经营的自主性丧失。这对于中国的油气企业是一个考验,是要撤出阿根廷还是继续留下,如果留下的话如何才能尽量地避免这股能源国有化浪潮带来的政治风险。中国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稳定的保障,况且未来其他能源领域是否也要实行国有化,目前来说还是个未知数。这是中阿能源合作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3)文化差异的影响。中阿两国的能源合作并不仅仅是政治或经济上的行为,如果不考虑到其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则合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中阿两国在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两国的能源合作更多的是中国企业“走”到阿根廷去。阿根廷官方是西班牙语,国内通晓西班牙语和阿根廷文化的人才短缺,国内对阿根廷社会的了解情况远不如美国、英国等国家,这对于阿根廷的中资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如对阿根廷税收法律法规的准确理解、在阿中国员工的工作生活、对当地雇佣员工的管理等,要尽可能地融入到当地社会中去,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产生文化隔阂,甚至引起冲突。同时,在日益发酵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下,当地民众可能会对中资企业的行为产生一些误解和抵触。
(4)社会治安与民众情绪的不稳定。因为阿根廷经济低迷,为了生存或是发泄对当局的不满,抢劫频繁,尤其是针对在阿华人。并且,能源的开发必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乃至日后的运行维护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会激发起民众的不满。还有就是在核能方面,民众担忧核安全,尤其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危机事件后,世界范围内的抵核呼声不断,阿根廷国内也有部分民众担心这个问题,中阿核能合作要高度重视核安全。一旦当地社会治安不稳,民众情绪不满,中阿能源合作将无法拥有稳定的大环境。
(5)其他国家的影响。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阿两国能源合作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事情,其他相关利益国家也会对两国能源合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具体的影响将在本文第三节详细论述。
中国与阿根廷能源合作状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现实上是必要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1)中阿能源合作在现实上是必要的。对国内来说,这可以解决目前两国的能源问题,阿根廷可以借助中国的资金、技术、设备开发页岩油气和新能源来逐步降低对外依赖,中国则可以将阿根廷作为拉美地区新的一个油气进口国,并且利用阿根廷潜在的新能源市场解决我国一些产能闲置。国际上,这是中国能源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整个拉美地区能源合作的重要环节,能为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对阿根廷来说,有望成为国际上非传统油气生产大国,拉美地区太阳能、风能与核能强国,增加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在拉美地区的经济竞争实力。
(2)中阿两国能源合作道路是曲折的。中阿两国能源合作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挑战,有来自于中国和阿根廷方面的,也有国际方面的因素。阿根廷经济的低迷态势,国内资源民族主义,中阿两国存在的文化差异,社会治安和民众情绪、其他相关国家以及一些风险都可能成为中阿能源合作的挡路石。中国必须直面这些挑战,不要使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中阿两国能源合作前途是光明的。根据两国能源合作所带给两国的利益,若非有什么大的变动,两国无论是从政府还是民间都应排除万难地展开合作。
美国借助于“能源外交”希望能够推进与阿根廷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防止中国对拉美的“入侵”。美国一直以来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拉美也是美国主要的石油供应地之一,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西都是美国排名前十的石油原油进口国,2014年美国从中南美洲进口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17.39%,位列第三[9]。但是近年来中国增强与拉美地区的能源合作,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于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很明显与美国存在竞争。能源合作成为了增进中国和拉美地区关系的桥梁,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趋增大。美国是不可能放任中国毫无阻碍地“入侵”自己的“后院”的。美国通过能源合作推进同阿根廷的关系就是所做的努力之一,适逢阿根廷马克里总统上台,马克里也期望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奥巴马在2016年3月23日访问阿根廷时,宣布两国将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非传统油气能源的开发。马克里于2017年4月27日访问美国,同特朗普会晤,两国领导人强调将进一步扩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美国在可再生能源和非传统能源的开发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会使中国企业在与其竞争中处于劣势。在2017年2月17日中国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能源指导工作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所以说也并不排除未来中美两国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勘测开发阿根廷的能源的可能性,让中、美、阿三国各自的资源优势得到最佳配置。
再者,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美国有望成为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并有能力向世界其他地区供应能源,届时美国在国际能源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将更加稳固[10]。这个时候美国可能会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制造混乱,中国作为其主要目标国家之一,中阿能源合作中要谨慎提防。
俄罗斯的影响主要是建立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困境之上的。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矛盾更加剧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俄罗斯通过深化与拉美国家的关系,谋求新的能源订单,以强化能源大国的地位。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丰富,而这正好可以弥补阿根廷天然气严重的对外依赖。2012年9月和2015年4月俄阿两国先后签署了天然气、石油开采和民用核能建设方面的能源合作协议[11],俄罗斯企业也与阿根廷企业合作创建合资企业共同生产石油设备。这不可避免地与中阿双方多项能源合作有重叠。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特别矛盾,“中俄双方虽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两国的合作基础并不坚固,即并非建立在文化、血缘、理念、信仰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 而是基于经济发展、分散买家和卖家、借此开发其荒凉的远东地区等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考虑”[12]。一方面在涉及两国共同利益的外事方面,基本上两国都能达成共识,一致对外。另一方面,有存在着亚洲地区大国之争,时常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摩擦发生,俄罗斯始终对中国抱有疑虑,两国的信任基础薄弱。而中俄两国在拉美地区无论是能源安全还是政治利益都不可避免地会碰撞,因此中阿能源合作中,政府和企业都要处理好可能与俄罗斯的竞争关系。
巴西可以成为推动中阿能源合作的催化剂。中国和巴西也已在能源领域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中巴能源合作主要是石油资源,2015年中国成为巴西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石油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1%[13],两国合作主要采用的“石油换贷款”模式也将使巴西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国。巴西在深海石油开采上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技术,而中国的深海石油开采技术还不够好,希望能通过与巴西在深海石油作业技术上的合作交流,提高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为中国的南海油气开采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巴西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质能源市场,巴西在这方面的成果值得中国取经。可以说中巴能源合作目前为止成绩显著。这为中阿能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并且,巴西和阿根廷在拉美地区的关系,类似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巴西是拉美第一大经济体,阿根廷是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两国一直争取在南美的领导地位,两国相互依赖但又彼此竞争。因此中国与两国能源合作的参与度,也会反应出两国在中国眼中的重要性,在这种形势下,与中国能源合作有利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当下两国面临的同样的经济低迷困境。
日本能源匮乏,对外能源依赖严重,其能源进口的重心一直在中东,但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日本也将目光投向拉美。阿根廷当地时间2016年11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访阿根廷,这也是时隔57年后日本首相再度访阿,双方在缔结投资协定等方面达成一致,预示着日本即将进入阿根廷能源市场。日本打算开发阿根廷的锂矿资源来支持国内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的发展。中国则要提防日本可能会对一些中阿即将达成的合作项目干涉而发生变动,1994年提出的中俄输油管道在日本的搅局下由事先既定好的“安大线”变为“泰纳线”就是一个例子。而在2010年,日本丰田通商就是在挤掉中国买家后,入股阿根廷锂矿。
由上分析,本文对中阿合作障碍的因素归结如下:
1.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影响,阿根廷出口受挫,国内经济情况未能好转,使得一些中国能源企业对赴阿投资的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拉美一直受西方的影响很深,但是近年来随着中拉贸易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拉美的存在感渐强,这令一些国家感到担忧,因此中阿能源合作肯定会受到一些干扰。同时,俄罗斯、日本等国家也力求“拉拢”拉美市场,中国要做好与这些国家在阿根廷能源领域友好竞争的准备。
2.政治因素的不可预测。受拉美地区盛行的资源民族主义和政府换届后的执政风格的影响,阿根廷已在石油方面实施能源国有化政策,且未来能源政策的走向仍然不明朗,在阿的中国能源企业面临着政治风险。而且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为中阿能源合作带来阻碍,各国之间的关系总是微妙且变幻莫测,一旦发生变化就不仅仅是相关国家的事情,尤其是大国之间,会波及到国际社会各方面。而此次“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亲近”拉美,是在西方世界对其进行制裁后所做的一个政治选择,表现为经贸、能源的合作,目前为止俄罗斯和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关系仍未有缓和的迹象,未来拉美肯定是另一个“战场”,中阿能源合作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展开。
3.世界能源格局的可能变化。随着页岩油气的开发,中东对石化能源生产的垄断局面可能被打破,未来可能会出现中东、俄罗斯和北美并立的生产格局。在这个变化下,阿根廷很可能从美国或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技术设备,因而强化了和美俄的关系,事实上,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2016年阿根廷从美国进口天然气17273百万立方英尺,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为38千桶/每天。因此,中阿能源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4.“中国威胁论”的声音。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这对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其他区域国家的交往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这可能会令阿根廷政府及国内民众对中国产生抵触心理。阿根廷历史上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特殊的历史经历会让他们对外资的大量进入敏感,在一些别有用心言论的干扰下,中国企业大量进入阿根廷会让当地民众担忧。一些中阿能源项目的签订、中国能源企业在阿的正常经济活动也会受阻。
中阿能源合作若能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惠及两国的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中阿两国能源合作领域具有多元化特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均有涉及,为日后两国形成完善的能源合作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两国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阿根廷在风能、太阳能上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与中国的技术设备和市场推广完美互补。中国在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风电装机容量、风电项目投资和风电机组装备技术水平上都位于世界第一梯队,中国能源企业可以通过直接竞标独立承包工程、与阿根廷企业合作或合资以及提供设备的方式进行合作。此外,可以考虑从阿根廷进口生物燃料。中国要成为新能源大国,仅仅靠有广大的新能源市场、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提高还不够,还要让所拥有的新能源技术走向世界,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因此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两国能源合作的一个发力点。
当然,除了之前分析过影响两国能源合作的障碍和国际因素,还有潜在的风险将对未来两国能源合作带来影响,主要是以下三点:
1.政府换届问题。每一届领导人都有自己的执政目标与策略,而且阿根廷国内不同党派的对华倾向各有差异,马克里的上台,结束了阿根廷连续12年的左翼执政,将“去意识形态化”作为外交原则,与太平洋联盟亲近。近年来中拉关系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国的左翼执政,而在马克里上台初期,还有过一段的“疏华”时期。因此,政府换届后的政策走向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我们无法保证中阿能源合作没有什么摩擦能一直友好地进行下去。
2.核能安全。核能是中阿能源合作的一个领域,但核泄漏却一直让人忧心忡忡,假若发生什么纰漏的话,这将影响中国的核能产业在全世界的地位。而且“华龙一号”是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的,我们的核技术将受到严重考验。
3.英阿马岛问题。马岛问题由来已久,英国与阿根廷马岛战争也已过去了好多年,尽管战争有胜负之分,但是两国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仍未盖棺定论。但是近期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蕴藏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却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关于马岛战争是否会重演引发了国际高度关注。假若爆发战争,那么中阿能源合作势必会受到影响。
中阿两国共有的能源合作需求,且已经成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证明了中阿能源合作目前处在良好的机遇期,两国要抓住这个机会,实心合作 ,共同应对来自于内部、外部的阻碍。借助于中阿能源合作,中国能够强化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不仅仅是能源技术、设备上的,阿根廷可以提高能源自给率。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更是有助于两国在未来的国际能源新格局中站稳脚跟,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避免受制于人。但显而易见,中阿两国能源合作现在以及未来都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和能源企业在投资之前进行更仔细的预评。包括对阿根廷经济形势的分析,两国的双边关系如何、实时的能源政策走向、当地对投资有优惠与限制等,避免因盲目响应“走出去”政策而带来一些问题,如项目遭到当地政府的叫停、当地民众的反对等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尽可能规避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可以更多合资的方式参与当地能源项目工程的建设,尤其是选择和阿根廷政府或本土公司合资,在能源国有化浪潮下避免利益受损。
3.尊重文化差异,更好地融入当地。在阿中国能源企业要秉持着“本地化”的理念,不仅要让企业内中国员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与禁忌,避免因隔阂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还要了解当地的税收法律法规,尽多地雇佣当地人才,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就业,为中方企业带来了较稳定、长期的员工,而且便利了企业在当地业务项目的交流开展。中资的能源企业在作业时还要保护当地的环境,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慈善活动,打造负责任的企业和国家形象。这都有利于减少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抵触,更好地接纳中国企业。
4.增加西班牙语人才的培养。西班牙语是阿根廷的官方语言,但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太少,据统计,全国开设有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校约60所,每年招收新生约3000余人,这对于全世界4亿的西班牙语人口、庞大的拉美市场而言,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再增加。
5.要处理好与阿根廷有能源合作的其他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巴西等大国,这些国家对世界和区域政治、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力,一旦我们同这些国家发生摩擦,可能会伤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