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红,谭振华,莫燕芳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肇庆 526040)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目前近9成患者未能明确血压升高原因,临床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及诸多致病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血管收缩舒张及水盐代谢调节的循环内分泌系统,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3]。因此,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指标,可有效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本研究通过比较原发性高血压与健康人、不同分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间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及血浆 ALD/血浆 PRA(ARR),以评估单独及联合检测PRA、ATⅡ、ALD、ARR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就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符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4]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⑵入组前2周停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Ⅱ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者;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继发性高血压;⑵血浆 ALD/血浆 PRA(ARR)>25者;⑶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⑷有酗酒史及药物避孕史。以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血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组人员就诊时均电子建档,询问并记录性别、年龄、病程、药物使用史、疾病史等一般情况;行体格检查,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参数,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所有入组人员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前静脉血5ml,置于含有EDTA的抗凝管内,备检。PRA、ATⅡ、ALD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仪器和试剂均采用郑州安图生物AutoLumo A2000 Plus系列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定量检测试剂盒,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同时,计算血浆ALD/血浆PRA(ARR)。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浆PRA、ATⅡ、ALD及ARR水平;观察组患者依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差异分级,其中,140mmHg≤收缩压≤159mmHg或90mmHg≤舒张压≤99mmHg为1级,160mmHg≤收缩压≤179mmHg或100mmHg≤舒张压≤109mmHg为2级,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为3级,对比不同分级患者血浆PRA、ATⅡ、ALD及ARR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PRA、ATⅡ、ALD、AR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及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的性别、年龄、BMI等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浆PR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ATⅡ、ALD水平及AR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水平比较
2.2 不同分级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水平比较 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TⅡ、ALD水平及AR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浆 PRA 水平随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血浆ATⅡ、ALD水平及ARR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见表3。
表3 不同分级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水平比较
2.3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 以敏感度为纵坐标,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各指标单独检测的ROC曲线用以评估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并采用并联方式绘制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如图1。表4显示,血浆PRA、ATⅡ、ALD、ARR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 (AUC)分别为0.851、0.707、0.677、0.824, 其诊断临界 值分 别为3.12ng/(ml·h)、61.79pg/mL、111.98pg/ml、36.47 时 ;各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最大,为0.862。
表4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
图1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多发于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而出现较为明显临床症状时往往已伴随相应靶器官的损伤[5]。现阶段研究显示,RAAS系统激活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常生理状态下,RAAS系统是机体长期血压调节的重要机制。肾素是肾小球入球动脉的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可水解肝脏所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体内循环过程中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Ⅱ[6]。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血管收缩,同时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加速醛固酮的分泌[7]。醛固酮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进而刺激交感神经节,促进交感神经递质的分泌,并提高特异性受体的活性,使得血压升高[8]。醛固酮的大量分泌又可反馈抑制肾素的分泌,从而维持血压正常稳定[9]。因此,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指标的检测可有效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浆PR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浆ATⅡ、ALD水平及AR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对于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而言,血浆PRA水平随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血浆ATⅡ、ALD水平及ARR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与符春晖[10]等报道一致。虽然肾素活性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也有报道[11],但对于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报道不断增加,其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亚型已被广泛认可,其诱发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钠潴留及细胞外液容量增加有关[12]。国内研究也发现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低肾素型居多[13],与本研究结论一致。血浆ATⅡ、ALD水平的升高,提示RAAS系统的激活,且随着恶性循环刺激,RAAS系统长期处于高活性状态有关。此外,低肾素型高血压患者往往表现为ARR升高,其主要反映机体“醛固酮过剩”的状态。大量研究显示,醛固酮可促进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加速高血压导致的肾小动脉硬化,甚至加重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且其作用独立于其调节肾脏对钠盐的重吸收而升高血 压[14,15]。 Tomohiko K[16]等 研 究 发 现 ,低 血 肾 素 活性、高血ARR比值者较相比于低血ARR比值、PRA水平升高者,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浆PRA、ARR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效能较好,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低肾素活性、高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诊断的有效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