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郁障碍患者中,有20%~30%经抗抑郁药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属于难治性抑郁症(TRD)。这部分患者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1,2]。部分患者未获得有效治疗,以至于出现消极自杀、自残等言行,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3]。当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是一种无痛、无创伤性的神经刺激技术,尽管有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rTMS对多种神经及精神疾病有效,已被美国FDA批准的适应证是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 临床上使用抗抑郁药联合rTMS治疗老年TRD研究报道较少[4,5]。因此,为了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rTMS治疗老年TR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现将本研究报告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TRD患者共90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TRD诊断标准;(2)已使用2种及以上抗抑郁药治疗;(3)足量足疗程用药;(4)依从性良好;(5)签署知情同意;(6)年龄均≥60岁。排除标准:(1)半年内有颅脑手术或癫痫疾病史;(2)脑内或耳蜗置入其他金属物;(3)近1个月内有电休克治疗史;(4)心电图或脑电图异常者;(5)严重自杀倾向者[6]。(6)痴呆及脑器质性疾病。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62~87岁,平均(70.28±3.34)岁;病程1~8年,平均(4.55±0.47)年;受教育程度初中25人,高中15人,大专3人,本科及以上2人。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4~88岁,平均(70.24±3.30)岁;病程1~9年,平均(4.57±0.50)年;受教育程度初中23人,高中17人,大专4人,本科及以上1人。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周前药物清洗,清洗后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剂量25~50 mg /d,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全身放松;刺激频率、强度分别为10 Hz、100%MT;刺激线圈为环形,于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域进行刺激,与头皮呈相切状态,每次刺激1 s,间隔11 s后再行刺激,每次50个刺激串,1次/天,5次/周,持续治疗4周。
1.2.2 评价指标 (1)采用简明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定向力、记忆力、回忆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及计算力几个维度,分别记10分、5分、3分,满分30分,评分越高表示认知障碍越严重[7,8]。(2)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患者焦虑水平,0~10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状态越高。50~60分为轻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0~10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50~60分为轻度抑郁,60~70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4)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患者焦虑严重程度,总分≤7分,没有焦虑症状; 7~14分为轻度焦虑;15~21分为中度焦虑; >29分为严重焦虑。(5)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测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HAMD-17评分7~14分为轻度抑郁,15~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6)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7)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使用抗凝管收集,并进行ElSIA荧光免疫检验测定患者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9,10]。
1.2.3 疗效评定 HAMD-17≤7分为临床痊愈,HAMD-17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
1.2.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记录的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痊愈21例(46.67%),有效15例(33.33%),无效9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痊愈13例(28.89%),有效15例(33.33%),无效17例(37.78%),总有效率为62.2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825,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MMSE、SAS、SD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SAS和SDS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MBP、NSE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MBP、NSE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MBP、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P和NSE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厌食1例(2.2%),恶心3例(6.7%),便秘4例(8.4%),口干5例(11.1%),出汗3例(6.7%),视物模糊2例(4.4%),血压升高1例(2.2%);对照组发生厌食3例(6.7%),恶心1例(2.2%),便秘5例(11.1%),口干5例(11.1%),潮红1例(2.2%),出汗2例(4.4%),血压升高2例(4.4%)。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2,P>0.05)。
TRD属于一种功能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乏力为临床特征[10]。该病临床上治疗困难,疗效差,病程长,复发率高,且致残率和病死率也较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执行力下降等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给其晚年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探讨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缓解患者抑郁、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它是人褪黑激素MT1和MT2受体激动剂, 兼具拮抗5-HT2C受体作用。目前对其开展的多项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 , 阿戈美拉汀具有独特的药理机制,通过激动褪黑激素受体MT1及MT2和拮抗5-羟色胺受体5-HT2C的协同作用, 逆转抑郁症患者紊乱的生物节律, 使其恢复同步化, 以此达到抗抑郁效果, 药物服用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11,12]。但是,TRD患者病情较严重时,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够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阿戈美拉汀联合rTMS治疗的短期疗效优于阿戈美拉汀单药治疗。
脑功能影像学资料显示[13],TR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大脑额叶皮质损伤存在直接关联,大脑额叶是控制人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区,对于情感和注意力的传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TRD患者的治疗,还应该注重对大脑额叶进行有效的刺激,以提升大脑额叶的活跃性,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14]。
临床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一种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效果。rTMS属于无创治疗技术,通过磁信号刺激大脑额叶皮质损伤区域,并深化发生变化,提升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提升大脑层的兴奋性,以达到改善患者认知的效果。同时,该方法的刺激性小、伤害小,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缓解各种抑郁症状[15,16]。但使用rTMS治疗老年TRD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rTMS治疗的老年TRD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药治疗的患者(P<0.05)。研究表明,当rTMS线圈产生磁场后,作用于颅骨相应的脑区,产生感应电流,对局部神经元产生调节作用,能促进神经元恢复,从而降低患者的MBP和NSE水平,达到修复脑神经元的效果。并且通过rTMS治疗后,亦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有文献报道,TR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大脑额叶功能损伤有着直接关系,MBP属于强碱性膜蛋白,是由少突和血旺细胞构成,能维持髓鞘结构稳定[17,18]。一旦神经功能损伤,人体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就会降低,进而血清中的MBP含量升高。NSE是一种神经元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19],当神经元损伤后,其水平也会上升,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研究显示,TRD患者的MBP和NSE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20]。而对于TRD患者而言,采用rTMS治疗,在线圈磁场的刺激下,磁场经过颅骨作用于脑区神经相应区域,产生电流可以调节神经元,以提升神经元功能,帮助认知功能恢复。有学者选取64例,患者为对象,对其中的31例患者实施阿戈美拉汀联合RTM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HAMD-17和 HAMA量表评定疗效,并用TESS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提示,在治疗后第2、4、6周末,两组HAMD-17和HAMA评分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评定点药物合并rMTS组患者的HAMD-17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6周末,药物合并rTMS组临床治愈18例(58.06%),而对照组治愈12例(3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该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合并rTMS治疗TRD的疗效显著。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提示阿戈美拉汀合并rTMS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能降低患者的MBP和NSE水平,促进神经元和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提高患者整体的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