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的国际流动、拓宽投资渠道等,进而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本文基于我国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现状和国内产业发展特征,深入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并对对外直接投资对促进产业升级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额与第三产业比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促进了国内的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第三产业
2000年,中国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从而鼓励国内企业走入国际市场参与经济合作与贸易。2013年以后,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投资的项目,加快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体系,对外投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成为新的亮点。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入区企业1082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总产值506.9亿美元。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可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资源迅速流动等促进本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二、三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具体是指产业结构从一个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目前我国总体趋势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占比,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多年来,产业发展都是通过高投入和高消耗来换取行业产值的高增长。然而国内的资源匮乏,环境日益不堪重负,产能过剩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化,不仅需要靠自身的资源和劳动优势,还要推进更大范围,更深水平,更高层次的对外投资格局,利用对外投资实现国内产业在资源利用、技术水平、需求结构等方面的优化升级,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这对于实现国内产业升级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关系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因此研究成果相对丰富。而我国大多从2001年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相关研究才日益增多,特别是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
国外的相关研究较早的关注这个论题。Blomstrom等(2000)运用日本的数据从而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Mathews(2006)主张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干中学”、杠杆效应以及边际产业扩张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国内产业向着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化;Bryan(2009)分析得出东南亚许多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了本国的产业升级。
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汪琦(2004)论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产业升级的正负两方面的效应;郭志仪等(2007)表明了境外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申晨等(2016)研究表明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对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更能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
上述国内外文献为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应提供了理论支持。然而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且大多都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的实证支持。另外,目前共建“一带一路”是国家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日益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且国内制造业亟待转型。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研究国内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升級效应,这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作用机理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应首先体现在促进要素再配置,国内关键性资源日益稀缺。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通过对国外资源的开采、加工,再运输回本国,有利于解决资源稀缺的问题,并有效降低资源的开采成本,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管理、新型技术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从而促进本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其次,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反向技术外溢效应,有时这种投资并不是为了获得短期的利润,而是通过投资于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引进其新型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从而改进产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加快产业运作效率,加速制造流程的升级。另外,市场需求是拉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扩大了国内的市场需求规模,同时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在市场需求规模方面,通过在当地建立分公司或线上境外销售,构建全面的营销网络等,使国内产品更加高效快捷地进入国外市场,获取和扩大国外市场的份额。在市场需求结构方面,市场需求决定供给,在面对国外多样的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有利于激发国内加快产品研发,重视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转变生产方式,使产业生产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转化。
三、实证检验
1.变量的选取
由下表可得,自从2003年起,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经实现了14年的增长,且对于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日益增加,表明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渐成为我国的重点项目。另外,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是反映产业升级最直观的指标,由表中可看出,第三产业比重日益增加,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向着更加高级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模型的建立
(1)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用2003年至2016年的我国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量作为自变量,2003年至201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因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告》、《中国统计年鉴》及笔者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2003年-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及2003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的建立
使用Eviews模型经过线性,取对数,取平方进行多次回归,最终确立最优的回归模型。
①Y=ɑ+βX+u
②lny=ɑ+βlnx+u
③Y=ɑ+βlnx+u
......
其中Y表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2表示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总额,表示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平方,lny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的对数,lnx为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对数。
(3)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运用OLS对参数进行多次回归,得到的最终最优回归方程为:
Y=41.87034+0.009245X
t=(34.486) (4.553)
R2=0.6334 F=20.7320 S.E=3.2247 DW=0.8251
首先从经济意义上来看,各解释变量的经济意义都能通过。另外从模型的统计性检验来看,决定系数R2=0.6334,调整后的系数R2=0.6028。虽然拟合优度不是特别高,但是是因为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第三产业比重突然降低,导致之前第三产业比重的增长趋势出现断层,然而之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仍呈现持续增长现象。因此被解释变量可以由解释变量来解释。F=20.7320在显著性水平a=0.05的情况下,Fa=2.9,F>Fa,所以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在显著性水平a=0.05的情况下,解释变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通得過显著性t检验,说明这个模型是显著的,利用White检验得出,nR2=0.3684<,P=0.8318>0.05,P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模型的DW=0.8251,n=14,k=1,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表得dL=1.045,dU=1.350,0≤DW≤dL而说明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性。下面通过迭代法对模型进行修正模型的自相关性,得到的回归模型如下:
Y=42.34626+0.010223X
t=(14.348) (2.439)
R2=0.7261 F=13.2551 S.E=2.8237 DW=1.3713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调整后模型的DW==1.3713,n=14,k=1,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表得dL=1.045,dU=1.350,而dU<1.3713=DW<4-dU,说明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再进行偏相关系数检验和BG检验,也表明不存在高阶自相关性.因此模型已经消除了自相关性的影响。另外拟合优度更高,显著性更强,因此我国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模型应该为Y=42.34626+0.010223X。
(4)回归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可得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额与第三产业比重存在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对外投资存量额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比重日益增加。
(5)模型的局限性和可行性展望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国内产业升级效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仅仅选取了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额对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而,除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额,还有一些因素对第三产业比重有重要的影响,例如,税率结构、资金流、投资格局等等,其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投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阶段的投资格局有所差异,然而模型只是采用了其中一个阶段的数据,只能反映出此阶段的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因此,此结果并不能全面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与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关关系。为了使模型反映的效果更加真实准确,需要在模型建立和修正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并改善。
三、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的相关建议
1.推进资源导向性投资和技术导向性投资
在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各国在资源、地理、技术方面的具体情况,推进资源导向性投资和技术导向性投资。在资源导向性投资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各个产业都面临着关键性资源短缺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国内产业升级的进程。因此,政府应鼓励中国企业对非洲、亚洲、拉美等这些自然资源丰富地区的投资,以获取来自国外的天然气、石油、木材等原材料。在技术导向性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应加大对沿线的发达国家的投资,以获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优化资源利用的格局,解决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可以激励国内技术创新,提高国内自主创新能力。
2.政府应给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更多的实质性支持
在促进扩大境外直接投资方面,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首先,国家应适当扩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增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放款额度的基础上,再设置相对优惠的贷款利息额,从而最大限度的支持企业“走出去”,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便利化;其次,政府应优化相应的税务结构,完善现有的税收抵免制度,降低对外直接投资成本,从而激发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性;最后,在促进投资便利化方面,可设立服务于个人境外投资的相关机构,促进更多个体参与对外投资项目。
3.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增加人才红利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从项目选择到市场运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种类、利润空间、审核过程、风险评定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把关。只有具有专业的人才和相关的部门,对外直接投资才能高效运转。然而目前国内负责相关投资的专业人才及相关部门的企业较少。专业的人才以及部门的高效运转将有助于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提高企业“走出去”的意识。并且加快对外直接投资进程,降低相关的风险与成本。在产业升级方面,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增强企业领导的创新意识和人才意识,另外企业应设置相应的福利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国内和海外人才,建立完备的人才体系,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经济转型。
4.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仍然是第二产业占比较大,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因此,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促进国内产业整体优化升级。首先,应健全创新驱动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加大创新投资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制定完善的相关税收政策,降低第三产业的运营成本,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流引向第三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我国应整合现有的规章制度,制定专门针对海外投资的法规体系,从而规范对外投资的服务和管理,并健全对外投资监管体系,披露境外服务分支机构及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相关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志仪,郑钢.境外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8).
[2]房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影响和对策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5,(3).
[3]周五七.“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J].中国与全球化,2015,(8).
[4]杨英,刘彩霞.“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作者简介:刘迪(1993- ),女,安徽亳州人,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