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11名员工出售用户信息获刑

2018-08-15 09:56王羽
上海企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顺丰个人信息公民

王羽

日前,湖北省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多人出售客户快递隐私信息一案做出终审裁定,11名顺丰员工及8名相关人员被判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处以有期徒刑10个月到3年不等。在该案中,顺丰员工将精准的客户名单出售给一些三无推销公司,其中保健品、收藏品、药品的买家信息成为“重灾区”。

今年5月1日起,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开始施行,《条例》对快递用户十分关心的隐私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有望对快递行业形成有力威慑。

泄露个人信息千万余条

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近日,裁判文书网上一份湖北荆州市中级法院《刑事裁定书》,曝出了一起涉及公民信息泄漏的案件。這份判决书共公布了19名涉案人员的判决结果,其中顺丰员工11人,为顺丰河北、石家庄、内蒙古、湖北等地的工作人员,涉案人员有快递员、仓管员、市场专员、安保部副经理、片区负责人等。

这份《刑事裁定书》显示,2015年下半年以来,被告人杜某等19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利用微信、QQ等软件平台,出售、提供、非法获取包含顺丰快递单号、面单(即包含顺丰快递单号、地址、电话号码的图片)等公民个人信息。2016年12月6日,公安机关在杜某QQ邮箱中查获52封邮件,内含19965条公民个人信息。经对杜某微信账单进行统计,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为16万余元。而此案最终查获涉嫌被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达千万余条,涉及金额高达200余万元,同时查获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网络群。最终,19名嫌疑人被判1-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对此,顺丰公司相关人士表示,2016年11月,顺丰信息安全部门就已通过大数据技术发现湖北区域的数据异常,随后感知平台自动识别、匹配并发出警报,公司信息安全部门第一时间将案件线索整理完毕,随后交予湖北当地警方。

据悉,澎湃新闻向荆州警方核实了解到,2017年4月,荆州公安机关的确成功斩断了一条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贩卖信息到使用信息的完整犯罪链。案件源于2016年11月警方的一次安全检查,沙市区分局解放路派出所民警发现,顺丰快递公司湖北省分公司荆州某网点仓管汪某频繁登录公司内部客户信息系统,查询大量客户快递单号信息。在固定相关证据后,民警迅速将其抓获。经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汪某夫妇在一个多月内共向“小何”提供客户信息4000余条,获利8000余元。

“内鬼”出卖大量信息

精准信息被用于诈骗

警方查明,“小何”就是杜某,是顺丰快递公司河北分公司的快递员工。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杜某表示,自己作为资深快递员,了解到有销售保健品、收藏品、药品等大客户资源的快递员很吃香,经常会有人找上门来,希望购买到这类商品的购买者的信息。

杜某称,虽然自己手中就握有一家售卖收藏品的电商大客户,经常接单为其发货。不过,由于公司使用了隐私面单,面单上不直接写明收件人的信息,他也无法批量获取其他客户信息。

记者了解到,快递“隐私面单”已在多家快递企业实行,所谓隐私面单,即快递员通过配送设备打印出来的快递面单上,原本的寄件人信息变成数字和字母的随机组合,形同“密码”,而收件人手机号码,则只显示四位数字。这一举措正是用于防止快递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为了解除“隐私面单”带来的麻烦,杜某联系到了顺丰某网点仓库管理员汪某、冯某等人,提出向其购买这些客户的信息。随后,杜某以2元一条的价格购买到近2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再通过社交软件转卖,以此获利。杜某交代,他之所以找到汪某,是因为对方为公司的仓管员,有查询全国快递单号和信息的权限。

除了杜某、汪某等人外,顺丰公司还有多名员工涉案。调查发现,多名涉案人员为快递公司“资深员工”,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限。荆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网络侦查大队大队长王敏说:“正是因为公司内部出现‘内鬼,对违法行为大开绿灯甚至主动参与,进而导致了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现象愈发突出。” 本案中另一名被告人李某就是快递公司某片区的中层人员,是安保部门的负责人,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所辖片区“不存在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情况发生。李某在到案后表示非常后悔:“就为了赚这几个小钱,把自己的工作和前程全折了进去,我现在是后悔死了。”

王敏表示,和过去“走量”不同,现在的信息买卖已向着“保质”的方向发展。“从我们掌握的‘价格表中了解到,信息也分为‘新鲜和‘不新鲜,快递单如果是近两日才开出的,一条完整的快递单号信息最高可卖到10元。相对的,‘不新鲜的的信息就乏人问津。”

本案中,杜某将上述资料出售给一些三无公司或诈骗人员后,对方就会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您这个藏品很值钱,我们公司愿意高价回收”,“需要您支付一笔保证金,为藏品质量作保证”,警方表示,嫌疑人如此以“文化公司”、“收藏公司”为幌子,拨打电话进行欺诈,目的就是为了“赚取保证金”。而这样的精准推销,直指目标客户,得手率更高。

业内人士介绍说,每个快递包裹有唯一的编号,在快递员投递的过程中,会根据投递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而这个分类就很值钱。在办案过程中,民警发现,用于交易的快递信息中,“保健品”和“收藏”是最大的两类,因此这两类客户最容易被“诈骗变现”。尤其是购买保健品的中老年人,更是网络电信诈骗的弱势群体。

“隐私免单”仅为第一重防线

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亟待源头预防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了400.6亿件。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每年要收发30个快递。快递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少用户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庞大的数据量面前,隐私保护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内容。

许多人往往在网购之后便会莫名其妙接到各类骚扰电话,其源头就是从快递行业泄露的个人信息。快递面单,成为了信息泄露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保护隐私,将面单涂抹或撕碎,成为不少“剁手族”的习惯动作。

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家物流企业纷纷推出“隐私面单”。在这种面单上,消费者的信息包括姓名、电话等通过技术处理,不直接显示在快递面单上,而只允许派件员查看。一些更加先进的技术还会将用户手机号码加密处理,派件员也只能通过APP直接进行拨打,无法看到号码。这样一来,用户的隐私保护力度被有效提升了。

不过,由于隐私面单依托于电子面单和云打印技术,网购用户能否收到贴有隐私面单的快递,取决于商家是否安装云打印组件。所以对于电商卖家来说,隐私面单也是额外的一项支出,部分快递企业及电商卖家不愿意投入,所以隐私面单在推动上依旧存在着不小的阻力。

《新京报》文章指出,有业内专家认为,隐私面单只有快递员通过系统才能看见,很大程度地规避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而有业内人士则表示,“隐私面单”仅仅是防止信息泄露的第一把锁,以往出现的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中,真正的源头,往往不在末端的快递员配送环节,而在企业本身,例如内部人士盗卖数据或者数据库被“黑”等,隐私面单仅仅是保护用户信息的“第一把锁”。因此,快递企业自身的安全管控是否严格,及法律意识的建立,要比单纯从配送环节入手有效得多。

此次的案件正暴露出这一问题,犯罪嫌疑人为快递公司内部具有一定权限的人员,他们在工作中也许并不位高权重,但实则掌握着重要隐私内容,可在后台查看并外传;并且他们毫无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意识。

对此,有专家建议提高快递网点准入门槛,尽量拥有相对稳定的人员结构。快递公司应该进行信息泄漏相关法律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逐步消除侥幸意识,达到从源头上治理。还有专家建议,企业在做好自身数据信息防护的同时,可以尝试与专业的网络安全公司合作,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首部快遞业行政法规施行

泄露寄件人隐私最高罚款10万

为了更好地保障快递安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促成快递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快递用户十分关心的隐私问题,在条例中有了明确规定。

对隐私保护这一问题,《条例》二十二条规定,不得在快递运单上记录除姓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以外的用户身份信息。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建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用户信息泄露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所在地邮政管理部门报告。

《条例》还规定,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快递业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有法可依,会对快递公司员工造成威慑力。

此外,专家还指出,我国法律对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有明确规定,然而在落实上却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由于在确认侵权人以及取证、举证等问题上存在较大难度,使得公民通过诉讼来维权变得十分困难,侵权人的责任也难以追究。这就导致这类犯罪所花费的成本较低而获得的利益却较大,很多人会铤而走险。因此,在对该类犯罪应当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完善追责机制,降低用户的维权成本,从而真正斩断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利益链条,严厉打击上述实施行为者,才能更好地控制后续犯罪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顺丰个人信息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顺丰处境尴尬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