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18-08-15 11:18刘秋燕黄恒维
教育·学习 2018年5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

刘秋燕 黄恒维

一、环境教育: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一课

1、 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加强环境教育刻不容缓

就现在来说,全球环境面临的总的生态形势是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污染。其中沙漠化使全球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20多亿美元;而全国因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达到540亿元人民币,西北沙漠化离天安门广场直线只有72KM!全球缺水人口有5.5亿,到2010年达到10亿;发展中国家80%的病例由污水源造成,每年有530万人死于与水污染有关的疾病;中国东海发生多次赤潮,长度8500km多!工业排放及生活垃圾也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全球每天向大气排放的CO2就达1500万吨;造成地球增温,产生温室效应,近100年地球增温0.6-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0.11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因环境污染世界热带雨林以每分钟20公顷消失,50年后热带雨林将在地球上消失。如果我们不注重环境教育,那我们将永远失去他们!

从长远来看,环境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策,而对中国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基础相对薄弱,资源相对不足,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加强环境教育尤其重要。在中国经济进一步全面发展的当口,全国强化环境教育应采取一些新的举措。

2、 环境教育成为全球共识,受到各国普遍关注

环境教育是伴随着环境问题恶化,出于全面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环境意识的需要而出现,并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而发展的。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世人的环境觉醒,《人类环境宣言》指出:“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害。反之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和采取比较理智的行动,我们就可能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在一个比较符合人类需要和希望的环境中过着比较好的生活。”

人类对环境的觉醒是由工业污染触发的,随着认识的提高,环境教育的内涵迅速加深。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中建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和行动。”1995年在雅典举行的环境教育研讨会更是明确要求:“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这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 环境意识普遍缺失,是中国教育的重大损失

去年云南团省委对500名18~35岁的青少年和团员青年参与生态环保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表明:“目前,青少年参与生态环保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环保意识也不强。甚至一些人认为,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社会或政府部门的事,生态环保道德教育与青少年没有关系。”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段昌群教授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环境教育体系缺失”导致的,“我们的环境教育体系零散、内容不到位,没有把环境教育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容融合到教育体系中。”

中国的环境教育起始于1973年,现已形成以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环境保护专业教育、在职教育、环境保护社会教育四大部分组成的全方位环境教育体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将环境教育写入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把环境教育定位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驱动,所有的人、财、力都趋向于升学率,因此事实上环境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形式采取的是渗透式不单独设课,在现行的各科教材中,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虽然都包含了一些环境知识,但都是支离破碎、一鳞半爪,数量既少,内容又肤浅,基本上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同时缺少从事环境教育的专门人才,教师缺少环境知识的必要培训,因此就很难谈得上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有系统的、深层次的认识。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环境教育应该加大教育的改革力度,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把环境教育真正贯穿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

二、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 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

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阐明了环境教育的目标:“促使全世界人类去认识并关心环境极其有关问题,并促使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新问题的知识、技能。”可见,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目的是使全体民众对环境及其伴随的问题有所认识,并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英国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开展较早的典型国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英国国家课程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内涵分别对应和诠释了卢卡斯模式的三个主题,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也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教给学生环境及其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是“关于环境的教育”;(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交往、计算、学习、解决困难、合作和收集处理信息的六种技能,是“在环境中的教育”;(3)态度目标,通过渗透式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是“为了环境的教育”。

2、 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容

(1)环境教育内容选择要求:一是具有时代感,反映当前环境保护的最新动向及重大环境问题。例如“淡水资源枯竭”、“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等等环保主题都是我国面临解决的环境问题,让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例如“白色污染”、“沙尘暴”、“空气污染”使学生感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环境教育的具体内容: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他们产生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动力;二是让学生学习我国的环保法规及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設条例,了解一些环境保护基本概况,使他们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掌握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同时,可根据环境教育的内容,分层实施环境教育:小学阶段为起步层,初中为发展层,高中为提高层,分别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内容的环境教育。

3、 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机制完善

各中小学应重视和加强环境教育的领导,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策略,将环境教育内容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对学校的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例如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在其组织协调下,学校各部门积极开展相应活动,教务处和教研组负责“环保课程”的落实,教研室与年级组长负责“环保队伍”的建设,政教处和团委负责“环保活动”的实施与宣传,总务处与后勤组负责“绿色校园”的创建,自然、生物、地理、化学等老师担任具体指导老师。同时,制定环保教育的措施和奖惩条例,实施过程中作好检查记录。

(2)学科渗透,活动优化,注重实效。

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加强中小学校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环境意识。对教育工作者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主要传授“关于环境的教育”,介绍环境保护知识。后期的培训在内容上分为环境教育理论和方法、具体的监督操作两个部分,以期做到理论、实践、操作三者的统一。通过环境教育培训使教师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激发解决环境问题的热情,认识环境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教师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必将为环境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中,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就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和结合。为了使环境教育与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我们可以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等学科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编辑成《学科环境教育渗透一览表》,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参考资料,让教师自觉地、系统地、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传授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环境清洁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漫观环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