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角色定位及建构途径*

2018-08-15 00:49华维勇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思想

华维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的教育环节的最后一环,既要为学生提供好职业准备,也要为学生做好思想政治道德的准备。高校专业教师普遍视专业为依归,再加上思政专业化队伍不断增强,一般不太容易将思政教育纳入自己的工作内涵。但专业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是思政工作全员育人的根本要求。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工作队伍的责任,其他学科专业教师都负有思政教育的责任。高校专业教师要担当思政教育的责任,就必须对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角色进行再定位,以此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

一、高校专业教师思政教育功能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就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是稳步发展,呈现职业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特征,思政教育工作的主体也日益壮大。从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发展历程来看,高校思政工作经历了“恢复建设(1978-1983年)、探索提高(1984-1989年)、全面加强(1990-2003年)和取得新突破(2004年至今)四个阶段”。[1]239-240高校非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虽然并非思政工作的主体,但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思政作用,在思政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对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功能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一)对专业教师思政教育功能的初步认识

早在高校思政工作恢复建设初期,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功能就有一个初步定位,他们认为高校专业教师除教书外,还应当承担育人的功能,这个育人功能其实既是今天思政教育功能的认识起点,同时也是对专业教师思政功能的一个初步定位。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1980年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中,明确指出:“教师是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尊重知识,尤其尊重把知识传授给他们的教师,这是教师做思想工作的有利条件。要提倡既教书又教人,那种认为教师只管教书的看法是不全面的。”[2]9这种高校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后来被进一步阐发,高校专业教师被定位为兼职思政工作者。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在相关政策中进一步将专业教师明确为兼职思政工作者,“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实行专职和兼职相结合。”“还应该动员和组织一些教师、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兼职做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将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渗透到业务领域中去,也可以使师生得到锻炼。”[2]51总而言之,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功能从整个高校思政工作系统建设一开始就赋予了相应的地位。

(二)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的专业教师教育思政功能定位

20世纪90年代后,思政教育建设全面加强,高校除了已经建立完善的专职思政工作队伍之外,还广泛开设了专门的思政教育专业,培养更加专业的思政工作人才。在加强思政专业建设的同时,对非思政专业的专业教师做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使其具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高校专业教师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思政培训研修班。二是强化德育的示范作用,提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177三是逐渐建立全员育人的思政教育框架,在此框架中对高校专业教师承担的思政教育功能进行定位。1993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要进一步发动广大教师、干部和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宏大的育人队伍。”[2]185至此,高校全面育人的概念形成,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角色也初步定型。

(三)专业教师思政教育功能的深化

新世纪以来,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功能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了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责任。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首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一起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建设之中,并明确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应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1]246二是提出了全程育人的理念。教师不仅要言传身教,而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2]379从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看,中央对哲学社会学科的意识形态属性有更深的理论认识,对相关专业教师也有更具体的思政要求。对于非哲学社会学科的其他专业,在教育过程上提出全程育人,这实际上是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从上述高校专业教师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视野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发展演变来看,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功能认识发展虽然缓慢,但定位明确,对进一步推动全员育人,发挥高校专业教师的独特优势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奠定了当前高校专业教师进一步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基础。

二、高校专业教师承担思政教育责任的必要性

教师必须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既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的社会责任。相对于高校专业思政工作队伍而言,高校专业教师是教师的主体部分,占高校教师的绝大多数,其言行对学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无论是从教育的本质、社会主义办学要求,还是从大思政格局方面来看,专业教师承担适当的思政责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育的本质要求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还应包括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对此认识都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教育是培养全面的人,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包括品格、心灵的培育等方面。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Jaspers)就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3]在中国教育文化传统中,有“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之说,所谓“经师”就是指“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人师”则是“以身作则”的道德持守者。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也曾经指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4]因此,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对经师和人师的认识,指出了育人的本质要求。因此,教师的教育责任除了专业的培养任务外,更应有道德人格等的培养要求。

(二)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要求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于高校办学除了教育的普遍性要求之外,还有中国特色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宏观上规定了高校专业教师应该履行思政教育中的政治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均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要求教师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等方面的思政教育责任。显然,我国教师教书育人不能完全脱离政治范围,育人也带有一定的政治属性。高校专业教师开展适当的思政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高校教师的基本实践活动,是法律规定人民教师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三)大思政教育理念对专业教师的思政责任要求

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5]而大思政教育则是对思政教育外延的一种扩张,其教育观主要是指: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看法和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它以“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为哲学基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工作理念,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方法论。[6]大思政明确地扩充了育人的主体范围,它认为学生思政教育的责任不仅只是思政队伍的责任,而是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整个全员范围内的责任。从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精神内容来看,它更是从思政教育的人员、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体现了大思政的教育理念。从大思政的角度看,高校专业思政工作队伍并不是思政教育的单一主体,高校其他专业教师群体也应该是思政工作的多元主体之一。

(四)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

从高校教师人员配置上看,专业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专业教师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对学生的影响力的大小。从高校的学科课程设置上看,专业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支配性地位,其在专业课堂上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学生知识的开拓、智力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课教师决定着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7]专业教师除了在专业学问上可以对学生发挥思政方面的影响外,还可以通过对职业的态度行为来影响学生,比如对学问的求真态度、执着认真的精神等方面都可以深刻影响到学生,这些都是思政工作者不能取代的。

三、当下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困境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知识体系的分工日益专业。作为知识体系分工而存在的专业教师,专业知识的传授是其最重要的显性责任,而且专业知识具有系列的显性考核指标,学习者能够直接获得知识和技能。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任务,既难以系统传授,也无法显性量化。虽然只要展开教学,思政教育就会存在;但要求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时主动进行有意识的思政教育,仍然存在重重困难。

(一)思政教育的认知困境

长期以来,思政教育的功能和责任被普遍归于高校的思政课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队伍,对于高校专业教师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而且,高等教育这种事实上的职业分工,更容易加剧这种思政工作的专属性理解。此外,专业教师较容易将学术价值中立与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对立起来,认为学术追求的目的是真,而思政教育具有明显的价值立场,与学术追求有一定的矛盾。因此普遍观点认为思政教育并不是专业教师的份内之责。事实上,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思政教育并不等于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它包含对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甚至心理交流等方面。在当代中国“教书育人”的语境下,“育人”实质上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育人”工作具有基本相同的含义。[8]但是,高校专业教师将思政教育窄化为意识形态政治教育,以致专业教师在很多本该发挥独特思想教育功能的地方放弃其特殊作用,导致培养的人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道德缺陷,既不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比如,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空心病”“啃老族”等社会现象,都与专业教育中放弃了思政教育的责任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强化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识、科学认知,对于合格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教育的行动困境

专业教师不同于思政工作者,不能超越专业教师的本位,像思政工作者那样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政教育。在课堂上专业教师以讲授和解决专业问题为主,在课后也是以回答学生在专业学习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主。思政教育如何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在思政教育的行动实践上,存在一定难度。但专业教师不能进行刻意的思政教育,并不表明专业教育中不存在思政教育资源。事实上,在每一门学科专业中都存在着深厚的思想教育资源。如,在学科发展史上,一些献身学术的伟大人物和历史事件,其中都蕴含着崇高的学术求真精神;一些专业需要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这些都可以作为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资源。因此,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如何挖掘和开发其中有利的思政教育资源,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职业精神提升,从而为思政工作育人提供有效支撑,更具有迫切性,需要系统考虑。

(三)思政教育的政策规范困境

我们虽然一直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但具体落实到思政教育政策当中时,很难看到对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政策规范性要求。对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目前还停留在一种理念要求阶段。缺乏具体政策规范,没有系统的配套支持,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在客观上难有依据,行动上自然难以开展;同样,也缺乏从政策上建立与专业思政工作者不同的工作路径和模式,这些都使得高校专业教师无法真正有效进入思政教育领域。以思政工作中的师德规范为例,实际上,近年来我们国家制定师德规范文件更多关注如何防止教师不犯错误,着重于对教师的处罚,而不是对教师开展和弘扬师德教育的路径方式要求,通过师德的规范要求发挥对学生的思政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对高校专业教师承担思政教育责任进行顶层设计。

四、大思政视野下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角色定位及实践方式

在职业分工中,角色身份决定了工作职责和内容。高校专业教师的角色身份主要是专业教学,因此,要想让高校专业教师承担思政教育责任,就必须重构专业教师的角色身份,使其在大思政格局下对自身的思政角色身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从而在教育过程自觉担当思政教育责任。从配合专业思政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政角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定位并开展适当的思政教育实践。

(一)隐性思政教育者角色

所谓隐性思政教育,主要是采用一种间接、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方式对学生发挥有益的影响。“隐性教育具有非确定、内隐的特点,具有陶冶、规范和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和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9]显然,隐性思政教育是一种更适合专业教师的思政工作方式,高校专业教师理应担当隐性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专业教师进行隐性思政教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史课程之中,通过对专业发展的历史讲述,体现专业文化精神,体现思政教育内涵,培养学生对专业、对职业的高贵认知,从而加强对学生对职业精神理解。这种以专业为基础的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思政效果,并且会产生出溢出效应。如南开大学国家教学名师顾沛教授不仅对学生言传身教,还积极进行专业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他系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数学文化”,以数学为载体,融入爱国主义、科学家伟大人格和追求真理的教育,吸引了全校50 多个专业的本科生 “抢”修。[10]二是在课堂内容渗透方面,将专业教育置于更高的思想文化关怀之下,体现思想教育先在的引导性。任何专业里面都蕴藏有一定的超越专业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些思想资源甚至对专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作为专业教师在授课时,结合专业的学习适当地以一种更高的人文思想精神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可以更深刻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

(二)思政教育辅助者角色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是思政课专业教师、辅导员及政工干部。但在客观实际中,其他专业教师并不能摆脱学生思政工作的责任。这是因为,由于专业教师在专业学识上的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很多学生更愿意在课后向他们咨询一些超越专业的人生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相当大部分属于思政工作应该解决的问题。作为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求助不能置若罔闻,而应该给予有理、有益、积极正面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专业教师在此时提出的解答或建议,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会更深远。从另一个方面看,当前高校的学生群体规模巨大,但辅导员和专门的思政工作者人数相对比例较少。一个辅导员要面对全年级上百的学生,面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不同的问题和需求,要将思想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确实存在难度。此时作为群体庞大的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富余资源,在课后适当承担学生在思想方面的释疑解惑工作,从而发挥思政工作的合力作用。实际上,国内较多高校正是立足于这一点,探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从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两方面强调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高校专业教师完全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辅助者角色,配合专业思政工作者,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思政教育示范者角色

思政教育中有“言教”与“身教”的区分,专业思政工作者多以“言教”来教育学生,而作为专业教师则更适合以“身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这种身教方式,我们过去习惯将之作为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思政教育的榜样示范作用。比如各高校每年都会评出教书育人模范、师德榜样之类的先进人物,带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种过于典型化的榜样例子在思政工作中引导作用有限,因为专业教师是和学生直接的接触者,专业教师对待专业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会对学生发生直接的影响。为了形成更全面的思政工作引导力量,除了高标准的师德榜样之外,我们更应该建立一种平常的、普通的、更广泛的师德教育示范者角色形象,在更广泛范围内发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五、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角色的建构途径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工作的开展上,专业教师完全可以担当适当的思政教育角色,更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但在具体的思政工作实践上,我们还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撑和保障,构成一个完善的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体系,才能真正发挥系统性效果。这里,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理论支撑

高校专业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符合教育本质规律,也有很多理论资源支撑,但如何将理论资源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较为专门的理论体系,目前还比较缺乏。只有在理论上廓清认识,并对专业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形成有系统的理论支撑,高校专业教师对于育人的思政内涵才会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建立开展思政教育的信念和信心。目前,我们对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较多停留在宏观的目标要求上,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师思政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理论阐释。

(二)制度安排

如果说理论支撑是构建专业教师思政角色的软条件的话,那么制度支撑则是对专业教师有效开展思政工作的硬性约束和制度性支持。目前,在各类思政工作文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全员育人的要求,但几乎没有对专业教师开展思政工作的具体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全员育人中的专业教师主体开展思政工作进行专门的制度设计,制定专门政策指导性文件。同时,因为高校专业教师涉及的范围庞大,其功能变动影响也会较大,如何有效顺畅地将其纳入思政工作的制度规范之中,使其具体化、规范化,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系统的制度安排。

(三)环境文化形成

要让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行为落地,还需要有共同认识的大学文化氛围,即高校要有真正全员育人、立德树人的文化氛围。每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环境育人文化,可以使得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更有学生基础,也更能形成责任感。如何形成良好的全员思政育人环境文化,则有赖于大学相关办学理念的强调、制度体系的建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专业教师需要担当思政教育的责任。但如何推动高校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工作方面的认识转变,构建与专业思政工作者相互配合的思政工作角色,则需要更多的理论探讨、更全面的制度设计,以及大学自身内部有效的文化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1]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邹进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1:4.

[4]郭英德.“经师”与“人师”[N].光明日报,2014-09-30.

[5]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

[6]储德峰.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的特征及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4-36.

[7]潘晓英,沈威.高校专业教师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7(15):66-67.

[8]王加昌,郭非凡.“大思政”的意蕴、困境与实践逻辑[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2):99-104.

[9]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3.

[10]张宝敏.南开大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4-11-29.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