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中的童谣叙事
——以《柳园图》、《无人生还》及《恶魔的彩球歌》为例

2018-08-15 00:48:40
关键词:柳园彩球克里斯蒂

王 凡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英国学者约翰·克伦曾说:“儿童文学无论书名和主题都魅力十足,常常能为侦探作家提供灵感。”[1]85侦探推理小说自发源于欧美后,大家闪耀、佳作频出,众多侦探小说家都将童谣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而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柳园图》、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与日本侦探小说家横沟正史《恶魔的彩球歌》可以说是这其中的代表作,三部小说不仅在这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亦由此投射出三位作家各自独特的创作理念。

一、作品中“童谣”情节的匠心设计

童谣“原指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歌谣。一般多为句短字少、容易记忆、朗读上口的短诗。”[2]166中国古代的童谣常常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内容,如《国语·晋语》曾载:“献公问于卜偃曰:‘攻虢何月也?’对曰:‘童谣有之,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火中而旦,其九月十月之交乎?”[3]137《后汉书·五行志》则载:“献帝践祚之初,京师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月卜,不得生。’”[4]1162前者隐喻了晋国灭虢之事,后者则预示了乱臣董卓的必然灭亡。可以说,童谣在被寄寓政治意涵之际,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民心民愿。与此同时,一些人又常常将特定的内容附会于童谣之中,令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以期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童谣总是一种‘不祥之兆’。社会混乱,政治腐败,导致人心惶惶,民心浮动,于是谣言蜂起。汉代的童谣主要出现在桓灵之世,元代的童谣也都在末代帝顺帝时。”[5]而纵观世界侦探文学的佳作珍品,童谣被人附着特殊思想旨归甚或表征、预示着凶险不祥之事的情节构想也是侦探小说家们用于设计犯罪、侦破情节的独特方式。在许多情节精巧的侦探小说乃至推理、悬疑类型的影视作品中,时常存在着串联作品整体故事情节的关键性事物,《巴斯克维尔猎犬》中“魔犬噬人”的传说和《希腊棺材之谜》中失窃的遗嘱都贯穿于作品情节的始终,而在“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导演的悬疑片杰作《西北偏北》中,藏有核机密的微缩胶卷是片中正邪双方争夺的焦点,影片的整体情节也是围绕其来展开的,在古装探案剧《神探狄仁杰》的“蓝衫记”中,内附越王藏宝图的三本《蓝衫记》不仅是许士德铤而走险的直接诱因,也成为狄仁杰将其最终拿获的关键线索。以此来审视涉及童谣情节的侦探小说,童谣也同样牵动着这些作品情节发展的基本走向,具有隐喻、象征功能的童谣不仅是作案者实施犯罪的工具或媒介,更成为侦探主人公破解谜题、擒获凶犯的主要线索,这在《柳园图》、《无人生还》及《恶魔的彩球歌》等三部侦探小说作品中体现得尤为鲜明。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推理断案小说集《大唐狄公案》主要表现了唐代名臣狄仁杰为官断案、彰善除恶的传奇经历,《柳园图》作为其中的一个故事篇章,通过两条情节线索叙述了何朋伙同其旧日爱人通奸杀人和侠女蓝白为母复仇、击杀恶侯叶奎林的故事;《无人生还》作为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传世名篇,表现了受邀来到陌生岛屿的十个人相继被人按照可怕童谣的指示内容所杀;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横沟正史的《恶魔的彩球歌》则讲述了主人公金田一耕助侦破鬼首村“彩球歌”系列凶杀案的曲折故事。这三部小说虽然是由来自于不同国度的作家创作而成,描写的故事情节和反映的社会背景亦是大相径庭,然而其却具有一个共性特征,即三部作品都是以童谣来贯穿情节发展的始终,或是作案者通过制造与散布童谣、巧妙利用当地流传的童谣来实施犯罪活动,或是广为流布的童谣无形之中为案件的发生及之后的侦破制造了某种特殊的迷雾。《无人生还》就是通过童谣“十个小黑人”来向书中被杀之人同时也向读者暗示性地勾勒连环谋杀的整个过程;《恶魔的彩球歌》中,凶手青池里佳则是有意通过模仿鬼首村当地十分盛行的“恶魔彩球歌”中的内容来为自己的罪行提供掩盖,以期混淆视听;《柳园图》中的童谣则在客观上令梅亮、叶奎林的蹊跷之死笼罩在幽秘离奇的氛围之中,使二人之死透露出几分富于宿命感的诡谲色彩。在这三部作品中,幕后作案者都无一例外地蓄意编织、扩散或利用某些能够蛊惑人心、且又流传甚广的童谣来为自己的犯罪活动制造烟幕、提供掩饰,童谣在其中时隐时现,以一种类似于“草蛇灰线”的方式牵引着犯罪、侦破情节的不断演进。可以说,这一匠心独运的小说情节构思彰显了三位作家不循常规、突破窠臼、创新出奇的艺术努力,而其本身在作品整体构架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艺术功能。

二、童谣设置的独特艺术功能

作为推理文学大师的克里斯蒂、横沟正史与高罗佩在将童谣贯穿于自己作品的情节主线之时,不仅体现出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创造力,亦从侧面反映了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小说与童谣这种不同文学形式相互融合的艺术趋向。而就三部作品中的童谣运用本身而言,其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功能和审美效应。

(一)恐怖氛围的营造

《柳园图》、《无人生还》及《恶魔的彩球歌》中的三首童谣一方面在表层形态上呈现出与传统童谣一般无二的外部形式,它们皆具有整齐划一的句式结构,《柳园图》的童谣是三字一句,《无人生还》是四字一句。《恶魔的彩球歌》则是表现出重章叠句的表述特征,读之皆朗朗上口。同时,这三首童谣在语言表述、措辞用句方面也体现出调笑戏谑的诙谐化特征。然而另一方面,这三首童谣又如“鹅妈妈”童谣一样既富于隐喻叙事功能,更充溢着“大量直接描述死亡或跟死亡有关的语句,有不少歌词非常血腥和暴力。”[6]《柳园图》中的童谣“梅、叶、何,关中侯。失其床,失其目,失其头,白日悠悠不得寿”[7]60不仅暗示了京城长安三大世家的贵胄勋略必将年寿不永、死于非命,而且其枭首、失目的死法更是令人心惊胆寒、不忍直视;《无人生还》中的童谣“十个小黑人”既暗指了赴岛做客的十人将会尽数暴亡于此,更以逐个递减的方式铺排了他们逐一身死的整个过程,这首歌谣无疑令这些憧憬美好旅程之人在读后顿生不寒而栗之感;《恶魔的彩球歌》则展现了鬼首村多位妙龄少女按照彩球歌的潜在指向离奇被杀。侦探小说学者詹姆斯·傅瑞曾指出:“小说中里最有力的故事疑问和最悬疑的故事高潮往往发生在危机四伏的氛围中。强烈的危机感能营造出让人无法喘息的悬疑,是所谓‘提心吊胆’。”[8]157-158可以说,《柳园图》等三部作品中富于特殊内涵的童谣在流散弥布之时,使被指向的受害人始终处于惊恐忧惧、寝食不安的状态中,从而令其在身亡之前还要经受非同一般的身心折磨。这些童谣正是通过童谣表面轻松欢快的外在艺术形态和童谣预示杀戮惨祸的深层寓意及其施加于人的那种吉凶难卜的未知恐惧心理一并构成了正反两极化的对立情境,从而在作品中有效地渲染了一种神秘莫测、诡谲阴郁的特殊恐怖氛围。

更富意味的是,在这三部作品中,童谣展现的杀戮死亡场景所生发的内在恐惧感在这些非常规死亡事件真实发生后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如《无人生还》中,第一名死者安东尼·马斯顿被毒身亡前那“被酒呛了一口——呛得很厉害,他面部抽搐,脸色发紫,大口大口地喘着气”[9]69的情态就是童谣中“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9]26的内容再现。相比之下,《恶魔的彩球歌》和《柳园图》中,在童谣描述的死亡事件突至之际所引发的恐惧感更为强烈。《恶魔的彩球歌》对于第二起谋杀的受害者由良泰子的死状作了如下描写:

泰子的嘴里插着一个直径七寸左右的大玻璃漏斗,另一边的凳子岩上面则放着一个容积有三升的升,正好接住落下来的泉水。瀑布的水在注满三升的升之后,就从被放置的稍微有点倾斜的升的一角溢出来,再注入插在泰子口中的漏斗。[10]84-85

《柳园图》也以勘察现场的狄仁杰的视角展现了第二起案件死者叶奎林的可怖死状:

死者的半边脸全部砸烂,眼棱豁裂,乌珠迸出。红的血水,白的脑液,黑的乌珠,混作一团黏腥。碎裂的乌珠垂到眼角边,赖了一条红血丝牵挂在眼窝内。另一只眼睛惊恐发呆,嘴张得很大似要叫唤。[7]86

可以说,由良泰子奇异恐怖的死状与流传于鬼首村的“彩球歌”中“用升量用漏斗喝”[10]2的描述毫无二致,而叶奎林面目狰狞、令人生畏的死态则也是京师流布的那首童谣中“失其目”的视觉化写真。对此,作品还有意通过书中人物目睹这类死状的情绪反应来从侧面强化、彰显这一特殊的恐怖感:

狄公走近八仙桌俯身一看死者的脸,不由吓得后退几步。他见过形形色色的死尸,但眼下这叶奎林的死状不得不令他感到惊恐。[7]86

突如其来的死亡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措手不及,他们屏住呼吸,呆若木鸡地看着在地上缩成一团的人。[9]70

对于并不知道鬼首村流传的彩球歌的人来说,不,不,即使知道那彩球歌恐怕也是一样吧,这个发现给人的打击犹如电击一般。凶手究竟为什么要布置出如此奇怪的场景呢?凶手究竟想要借此暗示什么、炫耀什么呢?开始时,谁也摸不清其中的意图。正因如此,盘踞在这案件深处的异常阴森和漆黑的不祥感才会剜着每个人的肺腑。[10]85

上述三段描写看似短促,但细腻地呈现了狄仁杰、赴岛众人与鬼首村村民在面对死者诡异死状之时豁然而生的惊惧悚然之感,由此三部小说通过被害者的死状及其对于目击者所形成的刺激性反应来从正面直观与侧面映衬两方面凸显了童谣内容在平淡无奇的表层之下所潜隐的特殊恐怖感,令读者在此也不免细思极恐。可以说,三位作家已将作品中的童谣情节所蕴含的戏剧性张力以及由此对于作品整体的恐怖感、曲折性的强化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令读者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给其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

(二)戏剧性悬念的构建

悬念是指利用读者或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心情,在作品中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11]34对于任何侦探小说而言,悬念既是不可或缺的,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牵引读者阅读心理、促使其始终关注作品情节、从而为其提供内在阅读审美愉悦的重要手段。《大唐狄公案》、《无人生还》及《恶魔的拍球歌》作为高罗佩、克里斯蒂和横沟正史这三位推理文学巨擎的代表作而备受赞誉。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三位作家都成功地运用悬念手法制造疑案谜团,令读者在以阅读思索的方式进行“解谜”的过程中,深陷其中、欲罢不能,从而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而这三部作品中的歌谣也对整部作品的悬念铺设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就这三首童谣而言,篇幅不一,句式各异,却都通过凝练短小的语句在小说开篇伊始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悬念。而这种由童谣所生发的悬念又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在读者甫一阅读这三部小说、初见表面稀松平常的童谣作品羼入其间之际,便会生发出作者为何在此安排一首童谣,其与作品整个情节发展有着怎样的联系?其与作品中的案件侦破有无关联?这些疑结可以说此时已植根于读者的心中,由此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悬念效应。其次,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读者已然意识到童谣确与案件的发生及侦破密切相关,由此,他们开始关注童谣所昭示的杀戮与死亡是否会随着情节的演进不断发生,而作为神探主人公的狄仁杰、金田一耕助又将怎样凭借童谣暗语所提供的蛛丝马迹顺藤摸瓜、逐步破解层层迷雾而最终得以拨云见天更是成为读者的阅读关注焦点。可以说,“童谣”情节不仅成为三部作品的主导性悬念所在,而且这一悬念设置手法更具新意,兼有曲折含蓄、意味深长之效。

三、童谣情节中的创作意识和文化意蕴

《无人生还》、《恶魔的彩球歌》和《柳园图》中“童谣”情节设计虽然都是克里斯蒂、横沟正史及高罗佩这三位作家独出心裁的艺术创造,但他们对于这一情节的艺术构思却不乏细微的差别。虽然三部小说在情节中都融入了童谣,然而《无人生还》中的童谣“十个小黑人”实是作案者在对岛上十人施以“严正制裁”前而对他们进行某种身心折磨的工具,是由作案者精心设计而成。与《无人生还》中童谣由案犯一手炮制不同的是,《恶魔的彩球歌》中的“彩球歌”和《柳园图》中的“梅叶何”之歌在各自作品中皆为坊间流传已广的童谣俚曲,作案者仅是在作案过程中对这些童谣加以利用,从而达到掩饰罪行、销毁证据或误导官方视线、延缓警探调查时间等一系列目的。更值得玩味的是,三部作品中“童谣”情节也投射出作家各自的创作动机与主体意识,甚或由此反映出潜隐其中的文化意蕴。克里斯蒂曾谈及自己创作《无人生还》的独特感受:

我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书中的故事很难写,可它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故事里的十个人要接连死去,但情节不能过于荒诞,凶手也不能过于明显。经过深思熟虑,我终于创作出这部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这个故事清晰、直接,虽然迷雾重重,但是解释起来合情合理。[9]1

这段话一方面反映了侦探小说创作中平衡兼顾现实生活逻辑与奇巧情节构思的难度之大,另一方面也可见出克里斯蒂虽然当时已是蜚声海内、成就极高,但他一直努力追求文学创作上的自我挑战和突破,上述两方面从客观与主观上说明克里斯蒂本人在这部小说中建构峰回路转、腾挪顿挫的推理侦破情节的某种内在欲求,而书中的一切情节、人物安排都可以说是服务于此的。以此来审视作品中“童谣”情节,可以说,它无疑也是克里斯蒂用于编织“赴会孤岛、十人皆亡、凶手潜踪”这一大胆犯罪设想的关键环节之一。“童谣”情节对于《恶魔的彩球歌》而言,从总体上看是横沟正史本人作品某些叙事特征的集中体现,他时常在其小说的开篇之初运用传说、寓言、怪谈、逸闻来烘托凶案的发生背景、渲染独特的幽秘氛围,强化一种云山雾罩的悬疑情境,诸如《本阵杀人事件》、《狱门岛》、《女王蜂》等,而《恶魔的彩球歌》中的“彩球歌”亦负载着相似的审美功能。与此同时,横沟正史又在一些作品中通过歌谣、诗句来贯穿作品情节,并令其成为案件侦破的主导线索。《狱门岛》中的俳句即是如此,《恶魔的彩球歌》亦是横沟这一创作特征的典型范例。可以说,克里斯蒂和横沟正史虽在各自作品中对于“童谣”情节的设计安排不乏细节上的差异,然而总体上看,这一情节模式都是两位推理小说宗师追求悬疑推理情节奇巧化、多样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与克里斯蒂与横沟正史相映成趣的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颇深的汉学家高罗佩虽然通过对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加以改写兼以自我编创的特殊方式创作了《大唐狄公案》这一风靡东西方世界的推理断案小说集,但其在描绘中国古代社会丰富生活画卷之际,又处处透射出欧美侦探推理小说的情节构架、思维意识。因此,这部作品亦可称为世界侦探小说画廊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注意的是,如若将《大唐狄公案》简单地归为侦探推理小说又不免以偏概全,这是缘于这部作品所包蕴的多元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高罗佩在其《大唐狄公案》的各个故事篇章中不仅展现了曲折盘桓、跌宕起伏的悬疑故事情节,而且亦将古代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灌注于作品的情节、人物之中。《铜钟案》、《黄金案》表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以及佛教盛行的历史图景;《朝云观》细腻呈现了中国古代道教文化的诸多方面和唐代道教的发展状况;《黑狐狸》则通过对诗人形象及其唱和集会的生动描写和刻划向读者呈现了古代中国繁荣璀璨的诗歌文化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意趣。除了借助通俗小说形式来对中国古代儒释道文化加以诠释外,高罗佩还别具生趣地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独特方面,譬如《广州案》表现了唐代外来国家、民族与唐人的贸易往来及文化碰撞,《红阁子》更是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青楼文化。可以说,高罗佩对于作品侦破推理情节的构建绝非如这一领域中的一般作家那样为“奇”而“奇”、为“巧”而“巧”,而是令自己作品的推理断案情节折射出多层次的文化蕴涵,以此来审视《柳园图》中“童谣”情节,其在为读者提供阅读审美愉悦之时,更反映出高罗佩对于中国文化的呈现和传扬,这从《柳园图》中狄仁杰与乔泰在谈及梅亮之死正应合了童谣的内容,并可能预示着不祥之事的情节便可见出:

从古时候起,一些童谣便含有神秘的力量。人们说是天上萤惑星化为小儿口,预言祸福,而到头来又往往应验,真是谶纬扶鸾一般,来无踪影,势如野火,不可遏止。[7]60

狄仁杰的这段言语看似短促,实则独具意味。首先,昭示了中国古代的童谣作品常常为人附会一些特殊的内容,从而借其在流传之际实现传播者的某种特殊目的;其次,亦通过童谣向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特殊的“谶纬”文化。由此可见,高罗佩在运用童谣来构建悬疑情节、吸引读者眼球之时,更在这一表层情节之外将谶谣、谶纬等文化展示给一般读者,从而鲜明地反映了高罗佩力图将西方侦探小说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化呈现有机融合的主体创作意识,潜在地投射出他的中国古典文化情结。

由此可见,《无人生还》、《恶魔的彩球歌》和《柳园图》虽同为以推理侦破为主导类型风格的小说作品,并都贯穿了与童谣相关的悬疑情节,然而克里斯蒂与横沟正史这两位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开宗立派的著名作家注重以童谣来构筑令人耳目一新的犯罪、侦破情节,而兼以外交官、文化学者、小说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高罗佩虽不乏以童谣来强化情节曲折性的创作动机,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他亦同时将自己对于这一东方古国深厚文化的内在审美观照融注其中。

四、结语

高罗佩的《柳园图》、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与横沟正史《恶魔的彩球歌》都融入了涉及童谣的叙事情节,这一情节在作品中通过特有的隐喻化方式预示了凶杀案件的必将发生,该情节构思不仅有助于这些侦探小说恐怖氛围的独特渲染,也极大地强化了作品整体的悬念效果。与此同时,这三部作品的“童谣”情节更从侧面投射了克里斯蒂与横沟正史力图以此来强化作品犯罪侦破情节的曲折性与奇巧性,而高罗佩则侧重以此来为读者呈现中国古代童谣作品乃至谶纬文化的斑驳一面与神秘色彩这一各自不同的创作主体意识。故而,这一情节表述对于认识、研究上述三位杰出作家各自的文学创作理念以及侦探小说这种受众极广、影响深远的通俗文学类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参考价值。

[1] 约翰·克伦.阿加莎·克里斯蒂:秘密笔记[M].陈 羡,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 陈永正.中国方术大辞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 左丘明.国语[M].韦 昭,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 江庆柏.试论古代童谣[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1):75-78.

[6] 赵 跃.隐喻叙事与恐怖艺术——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鹅妈妈童谣[J].民俗研究,2014(3):122-129.

[7] 高罗佩.大唐狄公案(八):广州案[M].陈来元,胡 明,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8] 詹姆斯·傅瑞.超棒推理小说这样写:从人性、动机、情节出发,建构侦探与凶手的顶尖对决[M].苏莹文,译.台北:云梦千里文化创意事业有限公司,2015.

[9]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M].夏 阳,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10] 横沟正史.恶魔的彩球歌[M].王维幸,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11] 王心语.希区柯克与悬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柳园彩球克里斯蒂
抛彩球
幼儿100(2023年37期)2023-10-23 11:38:56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
——读叶芝的《走过柳园》
好好活着
北方人(2022年8期)2022-07-20 09:00:10
好好活着
北方人(B版)(2022年4期)2022-06-03 14:02:10
立体彩球剪纸
少儿美术(2019年5期)2019-12-14 08:04:58
柳园口
齐鲁周刊(2019年34期)2019-10-08 04:26:22
克里斯蒂亚诺·阿蒙:拥抱5G时代
当代贵州(2018年21期)2018-08-29 00:47:18
全球视野中的克里斯蒂娃研究——第二届克里斯蒂娃研究会国际研讨会述评
当代修辞学(2014年3期)2014-01-21 02:30:54
闪亮亮圣诞彩球
下一代英才(2013年5期)2013-04-29 04: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