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义字 王安民 王可壮
摘要 华亭县策底镇大南峪村依托温凉阴湿山区环境资源种植中药材、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对其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特色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益,为同类型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典例。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现状;问题;对策;甘肃华亭;大南峪村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290-02
Abstract Dananyu Village of Cedi Town in Huating County relies on the cold damp mountai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o plant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build beautiful countrysid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experie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the characteristic beautiful countrysi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gional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provide examp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the same type area.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construction practice;current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Huating Gansu;Dananyu Village
大南峪村位于甘肃省华亭县策底镇西部,距镇政府7 km,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交汇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 942 m,无霜期164 d,年平均气温7.9 ℃,年极端最低温度-22 ℃、极端最高温度26 ℃,≥10 ℃的活动积温为3 200 ℃,年日照时数2 100 h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25 mm,多集中于7月、8月、9月 3个月,气候环境温凉阴湿,地下水位較高,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灰褐土为主,区域植被覆盖率达到30%。多年来,该村以中药材为支柱产业,主要有川芎、独活、天麻、半夏、党参、葛根、柴胡等2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品种10余种,尤其是川芎等药材品质特别好,享誉国内外市场,是传统的出口药材之一。大南峪村依托药材基地发展,建设生态美丽乡村,为区域温凉阴湿山区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典例。
1 建设现状及成效
1.1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大南峪村地处土石山区与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属温凉阴湿山区,土壤中小砂砾石含量高,通气透水性好。主栽农作物冬小麦、玉米及小杂粮易受低温和长时间秋雨的影响,生长不良或产量不高,但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川芎、独活、天麻、半夏、党参、葛根、柴胡等中药材,策底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年均达到46.67 hm2以上,品种已达到10个以上,产量达100 t。
2017年策底镇以大南峪村为重点,辐射带动新建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并试验、引种天麻、半夏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6.67 hm2以上,预计年人均药材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同时,内引外联,与河南药企和土鸡养殖公司签订招商引资和托管养殖协议,流转土地26.67 hm2,栽植油用芍药,盛夏时节各类中药材及芍药花卉争奇斗艳,乡村环境优雅,初步形成依托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建成无污染、高产出的特色生态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1-2]。
1.2 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旅游硬件设施
大南峪村依山傍水,山势较缓,相对高差80~150 m,村庄、道路、地埂、水渠等“四旁”树木繁多,植被覆盖率较高。近年来,县乡政府和村委会围绕建设“精品旅游村”的目标定位,在市县旅游、国土、水利、林业等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多方筹措资金实施了大南峪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项目,已建成便民服务中心、乡村记忆博览园、民俗文化广场暨乡村舞台各1处,百亩药材景观园和荷花池各1处,观景平台4处及星级旅游厕所2座,安装脚踏式水车3座,治理河堤2 200 m,沿穿村而过小河边建成防腐木栈道1 250 m;招商引资开办农家乐5户,新修现代化日光温室2栋、塑料大棚10座,建立农事体验采摘园1处,建设大南峪百亩葛根试验示范基地和9.33 hm2药材景观园,建成集独活改良、半夏推广、天麻试验及名贵药材培育为一体的示范基地1处。2016年4月,通过实地勘察、设计,争取大南峪村河道护岸工程资金20余万元,对大南峪河岸进行砌护和治理,保护两岸耕地和居民区,并成为县域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不仅增加了乡村新鲜蔬菜消费量,而且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初步形成了“山清水秀、种植多样、深度开发、旅游扶助”的美丽乡村雏形[3]。
1.3 建立层级服务机构,开拓产业发展市场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迅速发展,县乡政府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充分利用县政府网站、电视台、“魅力策底”微信公众号以及通过张贴宣传版画、发布招商公告等形式宣传大南峪村乡村旅游成效,内引外联,为乡村中药材发展提供信息、种植、生产等一系列技术服务,扩大发展市场;分别引进了深圳葛业、甘肃中兴堂、杨凌忠妮树莓和鑫宝鹿业有限责任公司4家龙头企业,签订协议流转耕地、山荒地145.73 hm2以上,规划建成了百亩葛根基地、百亩药材景观园、千亩油用芍药及树莓种植示范基地;依托策底镇兴裕药材专业合作社,协议引进科技致富带头人示范种植樱桃、欧李、高品质蔬菜秋葵和鲁冰花等,逐步培育新的经济型观光产业示范基地;建立村级购销服务站和农村电商平台,通过多媒体宣传,吸引投资企业和邻近市、县域游客,逐步开拓美丽乡村旅游、资源利用、药材外销为一体的典型区域农民长效性致富模式。
2 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流转供给不足,技术服务不到位
土地资源是实现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村民难舍其承包的土地,不愿接受土地流转并纳入区域开发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而自身受劳动能力差、种植技术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限制,现有土地利用以广种薄收为主,土地流转以居民聚居区川地面积大、种植利用率高、栽培中药材种类多,山坡地因交通不便、坡改梯面积小、土地流转量小,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在中药材栽培技术服务方面,传统的川芎、独活、大黄等栽培面积较大,高效利用了优越的气候与土壤资源,但引种试验的中药材栽培面积小,加上相应的栽培和管理、推广技术不到位,药材产量和品质有所降低,导致外销数量和收入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栽培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年轻且有知识的大中专学生外出就业或务工,剩余劳动力文化层次和水平有限,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知识的理解、应用不全面,进而影响栽培产量和经济效益。
2.2 建设资金匮乏,资源利用率较低
大南峪村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以栽培中药材为主,但由于初期投入高、风险大、技术难度较大,部分收益高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小。以旱半夏为例,产值可达30万元/hm2,但种苗及人工投入达12万元/hm2以上,加之种苗越冬储存要求较高、秋季收获用工量大,初期种植所需资金量大,严重影响了高产出中药材的种植面积。有限的温凉阴湿山地土地资源不能得到较好的利用,土地生产率较低,亦成为美丽乡村特色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中药材深度加工投资少、硬件设施不足,中药材以初级加工为主,未能形成种植、技术推广、田间管理、产品加工、种苗储存等系列化服务体系,限制了药材经济效益和土地生产率的提升。
2.3 区域性规划欠缺,水土资源开发深度不足
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缺乏以主栽中药材为基础、以高效利用温凉阴湿山区气候资源为依托的全方位、系统化、特色化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缺少从乡村已有资源数量和优势、中长期发展目标、措施规划、水土资源利用、名贵中药材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与引种推广的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分析,中药材种植风险回避、技术服务、资金保障投入、市场营销服务、田间管理、中药材初级加工和储存等系列化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未能适地建设蓄存村庄、道路地表径流和河道长流水的蓄水设施,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未能建立集游乐、垂钓、观赏为一体的水面旅游观光设施,已有的水土资源利用率较低。
3 对策
3.1 加强资源环境辨识,做好美丽乡村精准规划
在实地调查和资源环境辨识的基础上,对村域水土资源进行分区分类利用规划。一是在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充分利用穿村而过的河道水资源,采取管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对川台地主要农作物和名贵中药材进行适时灌溉,提高其生产品质和产量,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二是将缓坡山地纳入全县坡改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中,进一步改善山地农业生产条件,为后期全面土地流转和深度开发做好土地储备;三是利用已建的乡村记忆博览园、民俗文化广场暨乡村舞台、农事体验采摘园、荷花池、观景平台等乡村旅游硬件设施,适地建设花卉观光园、垂钓园、休闲娱乐园等,并点缀风景观赏树草,形成结构紧凑、特色明显、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美丽乡村景观;四是根据现有种植中药材的市场销售、生产状况和产量情况,进行经济收益费用比较,结合中药的生物学特性,优先栽培费小效宏的中药材,同时投资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提高药材品质和收益,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2 加速信息平台建设,开拓特色产业发展市场
“十三五”是全面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大南峪村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重要时期,要充分建立和完善已有的新媒体、农村电商等信息化平台,并与省市级媒体平台合作,从现有种植的各类中药材品质、数量、面积、收获时间等方面进行宣传,共同搭建特色中药材外销平台,为药农和种植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与甘肃省已有的清水县、陇西县文峰镇药材基地横向协作,内引外联,在中药材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与种苗储存、初级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合作,逐步拓展大南峪村中药材生产市场;县乡村完善药材种植合作社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发挥药材种植与市场销售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外联种植和市场需求信息,内接药农和种植企业,确保市场信息共享,使大南峪村中药材形成品牌效应,获取更多经济收入,为区域脱贫致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4]。
3.3 加快土地流转,引种栽培适生品种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大南峪村与全国其他农村一样,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主要为中老年人,文化素质、劳动能力、技术知识、药材种植技术等方面比较欠缺,对现有农耕地精耕细作能力较差,但也为该村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机遇。根据策底镇和大南峪村现有耕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情况,发展现代集约化特色农业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农村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农业增效增收。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该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目前,以大南峪兴峪药农专业合作社为招商平台,按照PPP建设模式,进一步引进和完善特色种药材种植龙头企业,新建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村民种植名贵中药材天麻、半夏,初步取得了较好的土地流转效益;同时,与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合作,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示范、配方施肥等正交旋转设计进行旱半夏、欧李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按照目标产量确定最优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效益,拓展耕地开发利用空间。
3.4 开展部门协作,构建美丽乡村
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县乡与国土、林业、水利、交通、环保等職能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交通道路、水资源利用、土地整治、村域绿化、乡村环保措施,对村域山坡地依托正在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成片、集中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河道附近适地建设蓄水池和拦水堰,利用河道高差,采取自流灌溉、管灌等方式对两岸川台地进行灌溉;对村庄外联道路进行整修和绿化美化;对乡村居民生活垃圾采取集中堆放和收纳,并采取无害化填埋处理,积极探索“美丽乡村+”模式,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药材经济等相融合,不断激活绿色效益,构建美丽乡村,为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5]。
4 结语
亭县大南峪村具有良好的种植中药材的资源环境条件,且经过近年的努力,依托中药材种植建设美丽乡村初见成效。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应抓住机遇,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制定特色中药材种植规划和美丽乡村综合规划,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合起来,使大南峪村逐步成为特色中药材种植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5 参考文献
[1] 陈战军,杨静,宋庆华.鲁中山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水利,2017(16):34-36.
[2] 白小丽,段义字.平凉市纸坊沟城郊观光型小流域建设现状及成效[J].中国水利,2015(20):56-57.
[3] 肖莉,陈治谏,廖晓勇,等.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构建途径[J].水土保持研究,2006(1):114-117.
[4] 丁红春.泾川县田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水土保持,2013(6):6-8.
[5] 李义波,徐林飞,于忠,等.栖霞市国路夼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水利,2014(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