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链整合中的农产品价值链分析

2018-08-14 09:48杨婷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整合

杨婷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农产品价值链中的信息传递、物流运输、资金运动分析农产品价值链的构造和延伸,进而发现农产品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提供參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 农产品价值链 整合

农产品价值链上价值集成分析

国外学者迈克尔波特(1997)研究认为,对农业产业链中各种中间需求进行整合,分析农产品产前供应体系价值集成、产中生产体系价值集成、产后加工销售与服务体系价值集成,以此来分析农产品产业链上的价值集成。图1为农产品的价值链结构图。

(一)产前供应体系价值集成

农产品产前供应体系的价值来源主要包括种植面积及种类的规划、种子的研发与供应、肥料供应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在这个阶段的农产品价值链中,需要充分了解农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市场信息,这一阶段虽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但可以提高农产品在销售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能力;种子、肥料的供应主要是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这个阶段是可以直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和价值,是农业产业链上价值集成的重要阶段;新技术的开发则是指对于种植方式的创新和种植工具的革新,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和信息的力量,农业技术创新的产物具有合理的价格和长期的价值,使他们能够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做出快速的反应,这种创新包括了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创新。

(二)产中生产体系价值集成

生产体系是农业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产前体系服务于产中生产体系,产后销售和服务体系又以此为基础。生产体系是价值链上价值创造和价值集成的基础,但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种植的附加值是最低。目前我国没有大规模、全方位实行机械化大生产,一方面因为我国现行的土地责任承包制度制约了土地的集中,另一方面因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致使种植环节位于农产品价值链结构图的最底端。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种植、养殖方式不但技术含量比较低、利润空间较小,而且容易被替代,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产后加工销售体系价值集成

农产品加工体系价值集成。农产品初加工主要是为了通过机械的方式,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进行高效率、集约化处理,把农产品转化为满足现代人们消费需求或者第二、三产业需求的基础产品。初加工的过程提高了农产品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产品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增加有限。很多初加工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对整个价值链上价值集成的贡献也相对较低。

农产品深加工主要是指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利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这一过程是价值增值的重点环节。其作用不仅在于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也在于更高要求的生活享受。农产品的深加工价值增值还体现在,深加工企业分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业价值链上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向种植生产体系倾斜。

农产品销售体系价值集成。农产品销售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的物流环节和销售环节。物流环节不仅包括从农产品达到预售状态后,从加工企业运输到销售地点和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也包括之前的运输和储存。物流环节是整个价值链的辅助环节,如果对物流环节进行很好的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销售环节是价值链上实物流末端的重要一环,在销售环节实现的价值增值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产品分级、精美的包装和构建具有市场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的知名品牌,在此基础上创造较高的附加值。尤其是对品牌的打造,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市场地位和顾客忠诚度。

农产品分级是指将同类农产品分为不同的等级,在实际生产销售活动中,主要是根据农产品的质量将相同的农产品分为不同的等级。通过农产品分级,农业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可以实行一定的价格歧视和差别定价,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例如将某农产品分为三个等级,则可以获得如图2阴影部分所示的消费者剩余。农产品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农产品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和作用机理,倒逼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从而在整个价值链上提高价值集成。

(四)农产品服务体系价值集成

农产品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服务、农产品安全保证以及农产品售后突发问题的处理等。农产品服务体系主要是农产品价值链的辅助体系,能够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核心企业需通过与连锁企业、大型批发市场和出口加工企业建立直供关系,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提供支持。

农产品价值链上的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分析

(一)农产品价值链上实物流分析

农产品价值链上实物的流通主要是指农产品从农户到加工企业,由加工企业到销售企业,最后由销售企业流入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在实物流通的过程中涉及到储存和运输两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整个农产品物流分析可以分为上游物流、中游物流和下游物流。在这整个物流过程中,可以是采用第三方物流,也可以采用企业自有的物流系统。对两种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物流方式。

上游物流是农产品从农户到区域农产品配送中心的物流。这一段物流主要是初级农产品的物流,农产品还没有经过加工,运输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对初级农产品的保鲜,因此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农产品的储存。区域农产品的收储和配送中心最核心的问题是选址,一般情况下,农产品区域收储中心都会以村、镇为单位设立成本最低的配送中心,其原则是尽量靠近农户。而区域配送中心的选址则尽量选择交通运输方便、靠近生产加工企业或销售企业的一端。关于区域收储中心和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一般参考中心上下两端货物运输量的大小来决定。其基本的模型如图4所示。

图4中,若G1+G2+G3>M1+M2+M3,则选择“收储/配送中心1”,反之选择“收储/配送中心2”。这是一个简单的选址模型,也是最基本的思路。

中游物流则是从收储/配送中心到加工企业再到销售企业,或者直接到大订单客户的物流过程。这个过程中可以是上游推动型的物流也可以是下游拉动型的物流。在这个流通阶段除了可能会有第三方物流介入之外,还可能有其他中介组织的介入。这些中介组织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农业产业链上的构成主体。目前,主要有农产品流通合作社、贸工农一体化组织等服务于农产品实物流通的中介组织。它们是生产与市场的连接纽带,同时也是供应物流的起点,通过这些中介组织实现交易的集中化、规模化,利用专业的能力和知识服务于农产品流通渠道。此外,流通中介的组织程度和规模也影响物流价值的增值。因此,流通中介是价值链提高运作效率的主要参与者。

(二)农产品价值链上信息流分析

自下而上的信息流要求销售流通企业必须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对消费市场的长期动态平衡和短期消费特征进行预测,在消费信息预测的基础上向上游的加工企业提出订购单,农产品加工企业再根据下游销售企业的订单需求,向农户、农产品生产专业户或者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提出生产订单;生产者则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在这个信息自下而上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漏损和失真,同时信息的每一次传递都掺入了相关主体的主观判断,增加了农业价值链上信息传递的困难性。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产品价值链上信息的传递正在逐步的网络化,网络形式正在不断的取代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构建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农业产业链信息流传递机制主要是以批发商为基础,进行全程数据采集、数据协调解析、供需平衡对接、物流路径优化来构筑信息交流平台。具体如图5所示。

(三)农产品价值链上资金流分析

農产品价值链上的资金流一方面是伴随着产品的交易而发生的资金流,这个过程中的资金流动与农产品交易同时同地进行,也可能与农产品的交易分开,后一种资金流动方式在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农产品价值链上的资金流动也可能不是由农产品交易形成的,而是因为其他资金的注入和对农业企业的投资形成的。

伴随着农产品交易的资金流是农产品价值链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农业产业链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与农产品物流方向相反。在价值链上资金流通不仅是货币资金的流通,也包括了商业票据和银行汇票的流通,如图6所示。

没有农产品交易伴随的资金流动,主要是在农业产业链上资本的注入。通常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出资组建粮食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供—产—销”相互关联的全产业链整合,这样的情况资金也会随着农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现,在农产品价值链上形成资金流。四川省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创立的汤营模式实现了这种非交易型的资金流,本研究在汤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整理出非交易资金流动模式,如图7所示。

农产品价值链构建和延伸

(一)农产品价值链的构建

本文将农产品价值链的构建分为三种不同的构建形式,即二元价值链、三元价值链、五元价值链。“二元式价值链”主要是“农户或专业化组织+消费者”形式,这是最简单、最单一的农产品价值链,农产品生产出来没有经过高附加值的加工就直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种形式的价值链一般是自发形成的,只有需求推动。农产品的价值仅仅是初级农产品价值的集成,没有中间过程的价值增值。“三元式价值链”主要是“农户或专业化组织+中间商贩+消费者”形式,其中中间商贩包含了中间加工企业和中间销售企业。这种价值链的构建不仅仅是一种供需的推动,而且加入了资本驱动的因素。中间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受利益驱动,对农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和包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整个价值链的价值集成。“五元式价值链”主要是“农户或专业化组织+初加工企业+精加工企业+中间商贩+消费者”形式,这种形式拓展了加工企业的形式,农产品的加工业提升到深加工阶段,对农产品的价值进一步提取,制造出更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

(二)农产品价值链的延伸

农产品价值链延伸的着力点主要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种植方面,应该号召农户或者农户合作组织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适当调整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同时,积极的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推广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在加工方面,要把精深加工作为指导原则,并对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进行加工再利用。在销售方面,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网络和流通渠道,降低物流成本,使农产品价值链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尽量延伸,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张爱军.土地改革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14(36)

2.苏红.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7)

3.闫志利,林瑞敏.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2)

4.许,刘纯阳.湖南粮油加工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GEM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4(2)

5.高云,陈伟忠,詹慧龙,矫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1)

猜你喜欢
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认识和思考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