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2018-08-14 10:00邢静温宝琴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教学质量

邢静 温宝琴

摘 要:结合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特点,从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着手,建立了高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17.065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既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又面临激烈国际化竞争的挑战,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的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其生命,关系着学生的发展与自身发展。由于当前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面临着生源少、生源质量低的不良情况,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重点研究的内容,加大该方面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加速发展,民航对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安全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民航安检人才,民航安检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具有责任大、风险大、工作强度大、技术性强、组织纪律强等特点。機场安检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就是最基本的安全技术检查技能,这是最基本的,员工还必须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必须对工作认真负责,还要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安检的维序、验证、前传、X光机操作、人身检查、开箱包检查等每个岗位都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民航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管理一直是民航工作中做重要的内容。安检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警惕的头脑,争取分析安全形势,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做到在岗爱岗,心系安全,严格操作一点都不马虎,维护空防安全。因为民航安检工作非常辛苦,要求员工必须认真对待工作,而安检员要每天与旅客打交道,所以必须主动性强,才能与旅客很好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其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和结果意义重大。所以,高职院校要认真研究民航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的一些特殊素质要求,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的特点,提高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本文根据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特点,从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着手,构建适用于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基于教学要求、教育目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原则,用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标准体反映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并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规定一定的分值,形成一个指标体系,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目前看到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形式相异,但一般的指标体系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态度;(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效果;(5)教书育人。

根据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1)教学准备。实训课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考虑教学改革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实训课教学准备工作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所以实训工具要提前准备到位。

(2)教学态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教师授课要充满热情。

(3)教学内容。注重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如安检新规的实施要贯穿在教学内容中。严格规范学生的安全检查操作技能,使学生动作熟练准确,效率高,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基于此,要想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全面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以学生日后发展为立足点,优化自身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运用案例教学,安检现场情景模拟,因材施教。

(5)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对安检岗位工作要求有充分的认识。

(6)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道德对安检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和要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主动服务意识。

2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教学质量评价的组成要素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特点,对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岗位进行了实际调研,从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着手,分析得出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所包含的具体要素,并建立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结论

为了提高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特点,建立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解决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申卫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2]杨珍,牟占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111-115.

[3]刘阳.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张燕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J].高校论坛,2018,(3):15-16.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