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研究

2018-08-14 10:04张兰兰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张兰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才“供给侧”改革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亟需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校逐渐呈现同质化的现象,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种供给失衡的局面,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开始走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18.045

1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建本科院校与传统大学间的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2015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不少高校也以此为抓手,开始了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了全面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增强教师的科研应用能力,近年来,一批国家型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也纷纷落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便是中心顺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需求,鼓励信息化及工业4.0时代建立全球竞争优势,开启校企合作共建的成功范例。同时,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数字媒体创新基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百千万工程项目等产教融合项目也正有声有色地展开。我国的产教融合实践正在走朝着形式多样、多元融合的方向发展。

2 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尽管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道路,对于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高校在寻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道路上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部分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模糊不清,转型的目的不够明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日前发布《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一大批大学应运而生,新建本科院校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的55.6%。然而,地方本科院校之间越来越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各高校之间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的办学定位和评估标准区别不显著,在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教师聘任、教学督查等制度层面仍旧是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同时学校不能及时的掌握市场劳动力的需求信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市场需求相脱节。因此,明確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对接社会生产力的需求,推动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最终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2)高校的课程改革力度不大,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不能满足产教融合的需求。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指出,“高等学校是一种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底部沉重的学术组织。”传统的基层学术组织主要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是围绕“学科”而展开;人才培养活动则主要是围绕“专业”而展开。目前随着高校转型的呼声日益增多,许多高校都试图突破原有的专业限制,从产教融合入手,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专业,然而,由于受原有的发展定位和学科体制的限制,许多新设的专业又逐渐有了趋同的倾向。例如近年来大规模扩招的医学专业,在学生规模和学科专业总数上都大幅提高,然而各个学校开设专业设计的学科门类趋同,无非是护理学、医学、药学等几个大的门类,在课程开设,教学形式上都大同小异,不能更好的结合目前社会对医学院校人才的需求来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这也就与学校的走产教融合之路,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发展定位相脱节。

(3)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本应该成为产教融合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体,但由于我国高校的转型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和条件尚不成熟;当下的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尚未健全,在具体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以及实习实训的管理等环节中,缺少必要的标准和规范,企业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内驱力不足。此外,商业机密与生产安全也是企业有所顾虑的方面,这也是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去实习的一个客观原因。其结果就是往往是学校方的“一厢情愿”,而企业往往在合作中消极拖沓,最终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虚有其表”。

(4)产教融合的质量保障体系缺位,缺乏“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本科高校都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功能普遍缺失,大多数教师没有直接的教学实践经历,从而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缺乏与企业、行业的交流沟通,不能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企业行业的用人需求和发展动态,以至于培养的人才不能够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继而影响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教师在产教融合的各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专业设置、校企合作交流、实验室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引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应该与传统学术型高校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所不同,应该注重职业活动或工作的基本原理,着眼于职业实践活动,更强调面向工作世界。

3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策略

加强我国应用型本科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研究,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铺石引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展“顶层设计”,完善技术应用和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的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略,在新的社会矛盾及紧急发展态势的要求下,我们高校也应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顶层设计,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和院校加强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关乎本科院校的长效发展,也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地方本科院校应转变思想、开阔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配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同合作企业的联系,拓宽产教融合的视野,推动地区高校教育产教融合治理体系从“单维”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并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将相关制度、措施,制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2)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创建产业园区,建立多渠道的校企合作机制。

近年来,各地高校都在通过积极倡导社会各界以及企业、行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并通过创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建立多渠道的校企合作机制。第一,由政府主导,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产教融合专项资金,鼓励高校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促进普通本科院校生产、教学一体化。第二,在有限的政府条件开支下,高校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种资源,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校的各项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第三,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提供一个产教融合贷款和创业基金平台,对那些资金需求较大、周期较长、企业扶持困难的高科技项目,提供必要的配套资金,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3)建设双能型人才队伍,提高学校自身科研应用转化能力。

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于学校没有“双师”、“双能”型人才的带头与引领,具体的教学实践成效偏离教学目标,学校的人才培养的操作和表现形式与企业的运转规律本身不能保持一致,校企合作下的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就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为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同步,学院应加强对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除了开展定期的培训外,还可以采取“双师共育”的方式,即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第一,让“教师进车间”。深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学习,促进教师自身科研应用能力的转化。第二,让“企业进校园”。学校在人才聘任方面,应该实行弹性的聘任制度,可以聘请优秀的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学。第三,让“教学进现场”。根据企业生产要求、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实训内容的要求,采用灵活教学方式,进行现场实践教学。通过这种校企互动的方式,形成良性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打造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4)注重课程改革的“课程导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平台。为了提高产教融合的效度,需要进行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积极促进地方院校与地方优势产业的进行对接,优化专业结构,依托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革学校专业设置方式,形成“课程—专业—企业—市场”的良性循环系统,同时课程改革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学校课程专业群、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群、产业链、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其次,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同一学习情景中,将专业理论教学融入实践工作环节中,通过创设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模仿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从做中学”,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探索性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产教融合的过程离不开课程与教学,高校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融入到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衔接。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发展,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实际,着眼于追求学校的长效发展,同时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教发[2015]7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

[2]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打造“产教融合”国家队积跬步以成大道[N].人民日报,2017-09-04.

[3]孙诚.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中国教育报, 2013,(12).

[4]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黄志兵.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下地方高校协同治理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