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2018-08-14 13:46唐彬彬
文理导航 2018年13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唐彬彬

【摘 要】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步伐,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关系其就业情况,就业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及挫折心理问题出发,探讨提出资本补偿及制定合理目标等调适方法,有效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有力推进国家脱贫攻坚事业发展。

【关键词】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方法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建档立卡就是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手段。“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建档立卡家庭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钥匙,高等学校有义务与责任为2020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指导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是帮助建档立卡户脱贫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及毕业就业制度改革,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不仅仅是危言耸听,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伴随着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作为在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相对弱势的建档立卡家庭的大学生在就业上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甚。解决学生主体自身所存在的内部原因,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就业,助力国家的脱贫攻坚战,因而分析建档立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探索解决方法,是高校进行更为有效就业指导及帮扶的重要提前。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就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与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更多,除了普遍毕业生存在的焦虑、紧张不安等心理问题外,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就业中突出的心理问题就是自卑心理与挫折心理。

(一)资本缺失,导致自卑心理

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基本来自我国偏远山区、边疆地区及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程度低,自然资源及家庭环境条件的匮乏导致这部分学生外在所拥有的“资本”条件上远差于一般家庭的学生,从而在与其他学生相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低,更易产生自卑心理,成为就业求职中的心理障碍。

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经济资本缺失,毕业求职不单是简单的校园学习,是需要一定的经济保障的。往返用人单位面试的交通食宿费、求职形象包装费、制作简历费用等,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已经实数不易,大多数都是国家助学贷款交的学费,向亲戚朋友借的生活费,家里早已是“债台高筑”,求职资金的需求对家庭来说真可谓是力不从心。二是人力资本的缺失,人力资本是一个人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履历、人际交往能力等。尽管平时在专业学习上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奖学金基本上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在求职中,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特长技能及社会实践经验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没有学习舞蹈、乐器等技能的经济条件,大学期间为了奖学金只能拼命读书从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降低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三是社会支持资本缺失,社会支持资本实际上就是人脉资源,人脉资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发展的高度,是成功的重要助推力。家庭經济困难的学生身边基本是“穷亲戚”,在就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资源质量不高,且人脉经验是需要精力金钱的,这也是贫困学子负担不起的。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支持资本的缺失,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对生活学习充斥着悲观、失望、“低人一等”等错误的自我认知,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比其他学生更容易陷入自卑的恶性循环中。

(二)就业期望太高,导致挫折心理

“寒门出学子”可能是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希望,被寄予厚望,学生走出山沟,给自己立下了“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高目标,因此,就业求职时学生就抱着高待遇高平台高期望标准去寻找就业单位,不愿回基层非市区不去,不愿去企业非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去,不愿去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不去,而此类单位的要求高与竞争压力激烈,这对于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来说,成功的概率更低。学生初出校园,对现在的社会形势没有全面的认识了解,没有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味以自己内心的理想型的模板来寻求工作单位,结果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失败经验的累积从而导致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挫折感增加,从而导致学生在求职中一蹶不振、陷入郁闷、焦虑、绝望的挫折情绪中不可自拔,产生心理问题。

二、调适方法

针对建档立卡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条件。

(一)补偿缺失资本,建立求职信心

一是贯彻落实执行国家资助政策,从经济上缓解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窘境。目前,国家已经拥有相对完善的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除了国家助学金外,学生还可以申请各类奖学金及困难补助。同时,针对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专项支持学生就业工作。二是全面培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针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从新生入学就重点关注,制定有针对性的“一对一”个性化帮扶计划,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长期跟踪培养。鼓励学习多参加社团及实践活动,培养自己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塑造思想政治品质好,专业知识技能扎实,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大社会资本资产力度,为学生创造就业平台。动员教师、同学及周围可以调动的人脉资源,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及招聘信息,同时开设专场招聘会,专设岗位,降低竞争压力。四是加强自强心理教育,家庭出身并不决定一切,贫困是暂时,要自强自立,不断奋斗创造幸福生活,克服自卑心理,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树立人生信念与信心。

(二)合理制定就业目标,加强心理抗压能力

一是要遵循科学依据,制定目标。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告诉人们,在任务难度大的时候,适当降低动机水平能提高效率。在求职过程中亦是如此,想要求职成功的单位是优质企业,这是高难度任务,同时期望获得这份工作的期望值高,这是高动机,导致的结果大多是不尽人意的。因此在指导学生就业过程中,要制定一个跳一跳即能够得着的目标,避免出现“天花板效应”。二是要加强自我认知教育,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优劣,求职竞争力所在,而不是盲目追崇“铁饭碗”而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降低成功概率。三是加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配合职业兴趣测量量表,从新生入学开始培养,学会制定长远及近期目标,在学习成长中不断调整目标。实践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毕业时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方向来合理制定就业目标。四是增加学生意志力、耐力锻炼,提高受挫能力。在教育培养中,可以创设挫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挫折,体验挫折,并分析心理感受,通过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接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在求职过程中“一败涂地”,而是“越挫越勇”。

促进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就业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而加强建档立卡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解决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是促进就业的前提保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本人四位一体的协调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的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学生顺利就业,确保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丁建安.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机制研究[J],理论前沿,2017年第4期

[2]龚曦.“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3年8月

[3]萨仁图野.浅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试[J],就业心理,2008年第14期

[4]胡玉玲.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4年第11期

[5]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校级社会科学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7MDSKZX07))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