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珍
摘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这种学习方式也走入了学前教育领域中。在落实课程游戏化和指南精神的今天,我园根据幼儿自身兴趣和需要,开发利用园内户外场地等各个角落,创设渗透五大领域的学习区域,以及角色扮演、体育锻炼、艺术创作等多项内容的游戏区,打破幼儿班级、年级界限,以混班混龄的模式组织开展户外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观察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或者活动的问题之处,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微课程实践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08-01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作为信息大国的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都受着科技进步的影响,使得人们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微信、微博、微云等方式己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这些科技工具的流行也宣告着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到“微时代”当中。科技进步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涉及到教育领域。
2008年,美国教学家提出“微课程”,不是指内容是小型化,而是教师在立足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的再度开发,将一节庞大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个微小的课程。在国内,内蒙古李玉平团队提出了“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的“三微研究”方式。微课程适应当前“微时代”的特点,它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和当前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课程游戏化精神不谋而合。于是,跟随时代的脚步,微课程这种学习方式也走人了学前教育领域中。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主题实施中的突发事件以及利用身边的资源等方面生成的个性化课程,体现了幼儿整合式的学习,并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落实课程游戏化和指南精神的今天,我园根据幼儿自身兴趣和需要,开发利用园内户外场地等各个角落,创设渗透五大领域的学习区域,以及角色扮演、体育锻炼、艺术创作等多项内容的游戏区,打破幼儿班级、年级界限,以混班混龄的模式组织开展户外游戏。在户外游戏中,每一个教师都是游戏的观察者和研究者,他们在观察中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或者活动的问题之处,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微课程实践研究,促进幼儿语言交流、社会交往、科学探究等多方面发展。
1.以儿童问题为导向,微课程故事落地生根
1.1 儿童的兴趣是微课程故事的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是游戏的主人,要让儿童在游戏中真正实现主人翁一角,首先要从儿童的兴趣人手。如大班的微課程“桂花乐”,金秋十月,幼儿们在糖果度假村游戏区域活动时,被浓浓的桂花香所吸引,问老师“这是什么花这么香?”还没等老师回答,旁边的幼儿就回答“这是桂花呀!”“那我们再去找找哪里还有桂花吧。”于是,开始了寻挂花、赏桂花、画桂花、数桂花等一系列的活动。又如元旦节后,一场大雪悄然来临,孩子们来园就被校园里到处覆盖着的白雪吸引了,跟随孩子们的兴趣、抓住课程实施的时机,产生了微课程“雪趣”,从讨论并实施的找工具采雪、带雪回来玩赏与制作,到后来的有关雪的知识分享、剪纸捏泥等以雪花为主题的手工活动、制作学花等科学活动,一场雪的微课程让孩子们受益无穷。
1.2 儿童的问题是微课程故事的支点
随着户外游戏的深入开展,我们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游戏需要,逐步调整和增加区域和材料,逐渐形成绕园一周的游戏区域。在新区域规划,新材料的投入使用后,游戏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在糖果涂涂乐中,教师发现游戏区域中已有的材料都已画满,幼儿在游戏时开始到处闲逛,于是教师问幼儿想玩什么,幼儿说想画画,可是没有地方画了。于是教师以这个问题为导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生活中还可以在哪些材料上画画。有的幼儿说可以在木头上、墙上、瓷砖上画,教师和幼儿从调查表开始,选择想要画画的材料,收集材料,到装饰材料,开始了微课程之旅。
微课程作为教师支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方式途径,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问题为导向落地生根,教师懂得发现孩子的力量,做孩子需要的课程。
2.以儿童脚步为走向,微课程故事日新月异
2.1 多渠道走向,故事正在发生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幼儿。随着户外游戏微课程不断的实施深人,教师跟随儿童的脚步,充分利用身边以及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促进幼儿自主主动的学习。如中班微课程“萝卜”,幼儿在对收集来的萝卜进行分类时,遇到了一个形似樱桃的小萝卜,幼儿并不认识,迫切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小?于是老师利用网络百度搜索,和幼儿一起观看了解原来这种原来就叫樱桃萝卜。有的幼儿把胡萝卜带来一起分类,立刻有幼儿提出: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萝卜时发现,胡萝卜并不属于萝卜一类。如大班糖果澳洋馆微课程“小小服装设计师”,幼儿从身边最爱的芭比娃娃身上的衣服开始,也想来设计服装,但对于缺少经验的幼儿来说无从下手。经过调查发现周边有澳洋服装和纺织厂,于是教师教师幼儿外出参观了澳洋服装的生产车间,了解了剪裁、缝纫等一系列制衣过程,并以视频的方式录制后回来继续学习。
家庭、社会、网络、同伴等等资源都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都是儿童学习经验的来源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课程才能不断深入。
2.2 内外相通,故事精彩继续
随着户外游戏以及微课程实施不断深入,孩子的活动场所渐渐地不仅仅在户外。随着兴趣的增加,幼儿在室内也开始了相应的话题讨论和主题活动,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开始转移。如糖果澳洋馆,原来在户外开展的布的系列活动,延伸到线,转移阵地在室内班级区域活动中开展。又如中班砖的建构活动,幼儿在户外砖区学会了平铺、垒高、围合等技能,在教室中利用迷你砖合作进行了为小猪建房子的集体活动。这样内外打通的方式,让一个个课程故事在不断的延续。
3.以儿童发展为方向,微课程之路百花齐放
课程要从孩子中来、回到孩子中去,借助课程的推进实现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这是当下我们对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理解与要求。
在户外游戏微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与同伴互动、与材料的互动、与教师的互动中进行整合式的学习,促进社会交往、亲社会技能、语言表达、科学探究以及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的发展。如中班“砖区的故事”为例,对于中班幼儿合作水平相对薄弱,但经过一个多月户外糖果堆堆乐的游戏活动,该班级幼儿的合作能力较其他班级有明显的提升,如两两合作共同商讨搭建的物体,在遇到问题时能共同想办法解决,在室内迷你砖造房子活动中,能三人分工分角色共同完成任务。又如中班微课程“童车记”,幼儿在一开始租车环绕幼儿园骑行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了撞车的问题,幼儿开始了设置马路车行道、设置红绿灯、设计认识交通标志等活动,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理解交通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交通规则,同时在结伴骑车去各区游玩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勇气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
总之,微课程作为新时代产物,贴近儿童,通过户外游戏微课程开发和实施,跟随儿童脚步逐渐深入,促进了游戏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儿童全面发展,而且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很大的要求,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实现了双赢。教师,应该更加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实施课程的能力,利用好微课程这一新途径,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为祖国下一代的幸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