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子书包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2018-08-13 09:50王杰宇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电子书包综述现状

王杰宇

摘 要:电子书包是当前国内探索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有效途径的重要实践领域。从2013年起至今电子书包试点应用在教育领域虽一直备受关注但饱受争议与质疑。文章以中国知网中检索的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电子书包应用从研究数据情况、应用现状、应用模式及成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提出正视质疑、重视教师培训、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三方面电子书包应用推广建议。

关键词:电子书包;应用;现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0-0001-05

一、 概述

2011年4月颁发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电子书包工程掀起了国内电子书包进课堂的热潮,将电子书包作为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的这一手段推向了高潮。截至2015年10月,全国除内蒙古等个别省区未开展试点外,大部分省区都已开展规模不等的电子书包应用试验项目。[1]

电子书包的内涵最初是于1999年在新加坡德明中学提出来的,当时的研究者普遍认为电子书包事实上是一本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无线电子簿。现在国内对电子书包的界定可归结为“媒体终端”与“环境体系”两大类。“媒体终端”可以认为是将电子书包看作一种教学中使用的媒体介质,是承载数字教学资源的容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如吴永和在进行电子书包标准的研究中将电子书包定义为一种学习终端,“电子书包学习终端是一类对学习有辅助作用的电子教育装备统称”。[2]李燕同样认可电子书包是“数字教科书或者是承载教与学内容的电子设备”。[3]祝智庭提出电子书包就是“一种便携式的学习终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PDA、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机等”。[4]“环境体系”一类说法是将电子书包看作一个包含终端、资源、平台、空间、服务等的教学环境体系。上海市虹口区电子书包项目推进组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 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节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5]《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也倾向将电子书包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工程——“研究开发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由移动终端设备、电子教学服务平台、资源加工出版支撑体系以及教育教学数字内容共同构建,参与者通过使用终端设备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电子书包工程。”[6]张迪梅[7]王斌[8]等研究者也持类似观点。本研究将遵循电子书包“环境体系”的内涵开展研究分析工作。

二、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国内文献,文献统计来源为CNKI中国知网。在中国知网中以“电子书包”为精确匹配关键词同时以“应用”为模糊匹配关键词为检索条件进行查询,截至2017年8月28日,检索结果为187条。结果中包含期刊论文163篇、硕士论文20篇、会议论文4篇,经过筛选均为有效数据。本文以检索的187条文献记录作为国内电子书包应用现状分析的有效依据。

(一)文献数量分析

在中国知网中以“电子书包”为关键词搜出的文献最早发表日期为2011年2月15日,以“电子书包应用”为关键词的文献最早发表于2011年4月1日,可见研究者在开展电子书包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电子书包应用方面的探索。截至2017年8月28日,以“电子书包”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的检索结果为612条,以“电子书包应用”为关键词检索结果为187条,占电子书包检索文献数量的30%,由此可见对电子书包的研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文献涉及了如何去应用。

国内关于电子书包与电子书包应用的研究热度趋势如图1所示。不论是关于电子书包还是其应用的研究均开始于2011年,兴起于2013年。这与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关系密切,纲要中再次强调了信息技术对变革教学方式的作用,将电子书包的热度推向高潮。2013年之后电子书包的社会热度平稳,但研究热度持续上升,2016年达到成果峰值。但是,由于2017年统计数量不是全年,因此如果按照中国知网系统对2017年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预测:电子书包175篇;电子书包应用55篇,则2017年的发表量将超过2016年达到最高。

(二)文献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分析检索结果的187条文献研究发表机构可发现,研究者所属的机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其中发表成果数量最多的华东师范大学20篇与陕西师范大学14篇,总计34篇,占总文献数量的18%。江苏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以每校3-5篇共计25篇占总数的13%居于中间位置,其余涉及机构的发表量均为1-2篇。由此可见,在电子书包应用研究方面,成果小范围聚集在华东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主要集中在分别以吴永和与祝智庭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进行的电子书包标准制定、应用及发展方面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主要由张文兰等以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应用为出发点,探究电子书包应用的策略与应用模式。

(三)文献来源分析

在检索结果的187条文献中,会议论文4篇、毕业论文20篇、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占比例很小,其中3篇来自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只有1篇来自国际会议。毕业论文的20篇均为硕士论文,其中16篇出自师范院校,占比80%。文献中占比最多的163篇期刊论文除在《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电教》《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几本教育信息化期刊上较集中外(见表1),在其他期刊上的发表情况较为零散。表1所列的刊载数量前10的期刊中,全部可归类为社会科学教育领域,其中8份属于教育(技术)。另外,前10种期刊中只有《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研究》3本为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共计发表24篇,占比约36%。由以上分析可得出,电子书包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领域,虽然随着研究热度的上升研究数量逐年递增,但研究进展的深度与高度明显不足,有待提升。

三、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现有关电子书包应用的研究方向较多,但“模式”、“策略”、“现状”、“成效”这几个关键词呈现频率最高,而这几方面也基本涵盖了电子书包应用中可能涉及的关键环节。

(一) 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综述现状

通过对检索结果的187篇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整理后发现,目前关于电子书包应用相关的研究成果中,只有唐瑞[9]和陈丹[10]分别对电子书包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性研究,唐瑞通过已有文献分析,将电子书包的课堂学习整理为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与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对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应用进行了研究综述,并对当下电子书包应用提出开发完整系统化电子教材与进行教师培训两点建议。陈丹通过借鉴国内外电子书包应用实际案例,对我国电子书包应用提出四点注意,整体文章侧重于国内现有电子书包相关产品的比较分析。这两篇综述对电子书包应用分析均深度不足,缺乏系统性整理。

关于电子书包的应用研究述评主要有吴永和与李青发表的两篇。其中吴永和[11]的述评将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实践作为电子书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一部分,通过对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三个不同学段进行分析,总结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在各阶段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领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该文侧重电子书包的标准研究,对电子书包应用研究针对性不够。李青[12]通过分析2011-2013年新闻报道中的案例,从电子书包的应用形态、应用时间、应用地域分布与使用方式四个方面入手,总结电子书包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的建议。该研究采用新闻报道为信息来源,研究方法新颖,分析透彻,实用指导性强,但侧重于现状的研究,研究材料覆盖不够。可见,关于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应用综述与述评。

(二)电子书包应用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者对当前电子书包的应用现状主要从两种途径入手,一种是以现有开展电子书包的实验校、实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应用结果的调研分析,提出对其他学校及地区推广电子书包应用的建议。如刘向永[13]以长三角地区应用电子书包状况为例,抽样选取了上海、无锡、南京、常州、苏州、杭州等地区共12所义务教育阶段电子书包应用学校,对教师、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开展访谈。通过这12所学校应用电子书包的教学频率、软件功能应用、使用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对其他地区开展及推广电子书包提出应用建设、自带设备、连通家校、创新推广等启示与建议。陕西师范大学王斐等[14]选取陕西省20所电子书包试点学校的20个试点班,从学习环境、推进模式、师生适应度、学习资源建设及课题研究等五个方面对陕西省电子书包试点项目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灵活学习场所构建与适应性学习系统构建的展望。雒晓霞等[15]和丁静静[16]分别从中国台湾和南京市的电子书包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另外一种是通过与美国、港台等地电子书包应用的比较研究,对促进大陆地区电子书包应用实践提出建设性建议。李晓庆等[17]通过对两岸三地电子书包在应用学科、应用角色、学科结合点、协同媒介、教学模式、面临挑战六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电子书包应用应该明确目的、角色发挥、学科整合、协同工具、切勿过急的电子书包应用启示。郁晓华[18]和张文兰等[19]均通过研究美国电子书包应用的现实效果对我国电子书包应用发展提出建议。

(三) 电子书包应用模式/策略分析

通过分析检索结果的187篇有效文献的标题与内容发现,有近120篇的研究涉及电子书包应用的模式/策略方面的研究,占文献比例的65%,是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且大多依托特定的学科、学段进行探究。

在应用教学模式/策略研究中涉及到小学、中学、高教(包括高职)、职教四个阶段。每个学段研究文献量如表2所示,可见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且小学以绝对优势占据了研究领域的主体地位,中学学段则以初中较多。可见我国现阶段的电子书包应用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课堂上新技术的应用更容易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且面临的升学压力相对小得多。另外,在应用模式/策略的研究中除了依据学段进行研究外,还通过学科举例进行模式的探索研究,其中涉及的学科及发表数量如表3所示。可见,电子书包在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中的应用模式探讨引起了廣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大部分研究人员开始将学科与学段相结合作为进行电子书包的应用模式研究的特定背景,如基于小学数学学科,邵征锋等[20]将课堂知识情景化,以情景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参与、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充分挖掘知识本质,提出培养学生思维的PBL教学模式。张文兰等[21]构建了“数学概念形成——获得教学模式和数学知识的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郑娟[22]在小学英语电子书包应用的背景下,通过对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特性的分析,构建了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型,考虑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同时兼顾英语教学的特点和电子书包的特殊性,能够将课前、课中、课后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连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语言教学的效果。已有研究中电子书包应用模式涉及的学段较全且学科较多,但除了对小学数学、英语、语文这三个学科段的研究较深入系统外,其他学段、学科研究均较为浅显且质量不高。

(四) 电子书包应用成效分析

关于“电子书包”应用效果或成效的评价研究大多需要基于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建立在现实应用的基础上的,即使构建应用成效体系框架也需要在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如童慧等[23]通过分析并结合其他人对学习方式、学生21世纪技能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个以教学、学生、教师、学校4方面为一级维度,以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方式、家校协同教育等14方面为二级维度及14个参考评价要点共同组成的电子书包应用效果评价内容框架。二是应用成果的成效研究多为伴随着应用教学模式或应用策略提出的。如,张文兰等[24]基于电子书包数学应用模式的背景下,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三次校内统考成绩的对比分析来评价应用成效。成小娟等[25]采用同样方式基于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通过实验班与控制班语文阅读成绩、5C能力的对比分析实现应用成效的评价。可见,一种成功的电子书包应用成效评价策略需要建立在一种特定的应用模式上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电子书包应用启示与建议

(一) 正确对待质疑之声

虽然电子书包已经度过了风口浪尖的时期,正值稳定发展过渡阶段。但2013年6月,深圳家长发布“关于停止推行电子书包的请求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建议”的联合公开信。[26]2013年河南洛阳市某学校开展试点项目让学生自购电子书包,令家长在质疑电子书包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质疑学校设备采购动机。[27]学生视力影响、硬件成本制约、教师应用电子书包教学技术瓶颈等这些问题与质疑仍是现行推广电子书包项目面对的主要难题,仍不能掉以轻心。电子书包开发者应考虑在推广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硬件更新、技术改进、增进与家长沟通、教师培训等方面,不能单方面忽视矛盾,只考虑经济效益。

(二) 重视电子书包应用教师培养

目前电子书包应用研究将较多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使用度及对学生成绩的改善方面,忽视了教师对电子书包的接受度与使用频度对推动电子书包应用的促进作用。刘向永等的调查研究明确表示“教师应用电子书包的表现越积极,学生应用电子书包的效果越佳”。[28]可见,教师对电子书包使用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可以成为影响电子书包在学校推广的关键因素。张立春等研究者将教师对电子书包的理解和态度作为研究方向,结果显示教师几乎都认可应用电子书包在批改作业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正面作用。但 “备课时间变长”、“学科整合模式不清”、“教师性别年龄应用差异”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使用频率。[29]因此,在教师的电子书包应用培训中,除了关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以外,应该将教师观念转变、学科整合模式,年长教师应用纳入教师培训考虑的重点模块。

(三) 以点带面,扩大区域尝试

2014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推广“中心学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组织模式,逐步形成强校带弱校、优秀教师带其他教师制度化安排,帮助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帮助所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书包的推进是需要不断验证与改进的过程,不应该一开始就急功近利的大范围推广,然后在热度消失后等待没落,应该是以点带面,一科带多科、一队带多队、一校带多校、一区带多区的有步骤进行推进。学科方面,在现有电子书包应用研究的187篇文献成果中,有33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探索,有21篇关注小学英语应用模式的研究,可以考虑以小学英语与语文应用模式为基础,探索其他学科学段的应用模式。培养一支引领区域电子书包应用发展的团队, 将增强电子书包区域顺利推进的自身造血和发展能力。[30]以一队带动多队,增强教师培训,以教师为动力带动电子书包推广应用。实验校与实验区的建设对稳步推进电子书包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但即使已有实验校与实验区取得显著效果的应用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简单复制,要根据学校、地区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后才可逐步进行推广,切不可为了赶信息化浪潮而迷失自我,被淹没在洪流中。

参考文献:

[1][23]童慧,杨彦军,郭绍青.电子书包应用效果评价研究进展述评及反思 [J].远程教育杂志,2016(1):99-112.

[2]吴永和,何超,等.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及应用创新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70-86.

[3]李燕,张俊丽.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问题研究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0):17-20.

[4]祝智庭.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 [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4-27+34.

[5]仇勇平.电子书包:建设数字化课程环境 [J]. 上海教育,2011(Z2):40-4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EB/OL].[2017-08-25].http://www.gapp.gov.cn/contents/785/76075.html.

[7]张迪梅. “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 [J].中国电化教育,2011(9):87-89.

[8]王斌,朱守业,刘苗苗. 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J]. 电化教育研究,2011(9):88-94.

[9]唐瑞. 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J].中小学电教,2013(09):11-14.

[10]陈丹.电子书包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A]. 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8.

[11]吴永和,雷云鹤,等.构筑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研究与发展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3-13.

[12][26]李青,蔺方舟.国内电子书包应用现状述评——基于2011-2013年新闻报道中的案例分析 [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2):61-66.

[13][28]劉向永,王萍. 义务教育学校电子书包应用状况调查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电化教育研究,2017(04):98-102.

[14]王斐,傅钢善,等. 陕西省电子书包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13(05):47-51.

[15]雒晓霞,沈书生. 南京市电子书包的应用现状及推进策略 [J]. 中国电化教育,2013(12):67-73.

[16]丁静静. 中国台湾地区电子书包现状分析及启示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05):507-511.

[17]李晓庆,江丰光.两岸三地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比较研究 [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96-100.

[18]郁晓华.美国iPad项目及其对中国电子书包的启示 [J]. 开放教育研究,2014(02):46-55.

[19]张文兰,江毓君,卢美杏.中美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比较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16(11):40-46.

[20]邵征锋,张文兰,李喆.基于电子书包的PBL教学模式应用探究——以小学数学课为例 [J]. 现代教育技术,2016(05):37-43.

[21][24]张文兰,李喆,等.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18-121.

[22]郑娟,贺平.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12-117.

[25]成小娟,张文兰,李宝.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基于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的视角 [J]. 中国远程教育,2017(04):57-64+78.

[27]张小玲,何薇. 电子书包推广家长反对声音大:公开授课或暂缓 [N].南方都市报,2013(SA30).

[29]张立春,焦建利. 教师对电子书包的理解及态度研究 [J].电化教育研究,2015(05):46-52.

[30]管珏琪,苏小兵,等. 电子书包应用区域推进现状及策略——基于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53-59.(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电子书包综述现状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