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销瓷器与丝绸之路浅谈

2018-08-13 03:57董涛
文物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欧洲

董涛

2017年春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在展品中有几件分别来自中国、土耳其和英国的精美瓷器格外引人注目,来自中国的是一件元代青花大瓷盘(图一),产于14世纪中期,器型硕大极其精美;来自土耳其的是一件产自伊兹尼克地区、大约16-17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烧制的、具有浓郁土耳其民族风格的多彩瓷盘(图二);来自英国的3件展品是一组由著名的维基伍德(WEDGWOOD)公司于19世纪中期烧制的、具有维多利亚时期特点的紫红色镶银饰陶瓷茶具(图三),包括茶壶、糖缸和奶缸。

中国地处世界的东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陶瓷的鼻祖,烧制瓷器的历史领先欧洲整整一千年;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衔接亚欧的陆海交通,奥斯曼帝国也曾雄踞世界并拥有古老的文明;英国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巅峰。这几件瓷器虽然产自三个相距遥远的不同国度,烧制的年代跨度也相差好几百年,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必然的联系,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一、领先世界的中国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陶瓷的国家,2012年末美国《考古学》杂志将在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距今约两万年的陶器碎片评为年度十大考古发现。而早在近一万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就已经普遍使用陶器。

到东汉后期,人们通过使用的瓷土做胎和提高窑温烧制出了早期的瓷器——青瓷。东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时三百多年,期间江南地区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浙江、江西、四川、福建等地涌现出大量的窑口,浙江越窑虽然仍属早期低温原始瓷的范畴,但已是了不起的进步和成就。隋唐时期制瓷技术已渐入成熟,窑温可达1000度以上,真正进入了瓷器的时代。陕西、河南地区大量烧制的陶器唐三彩上,在黄、绿、青三色铅釉之外,还出现了蓝色,说明唐代时已开始使用从西亚进口的“钻”料。两宋三百余年里陶瓷的烧制进入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宋瓷不仅是两宋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而且在当时的海外贸易中风靡世界。

1279年南宋灭亡,蒙古人入主中原开始了元朝90余年的统治。而在此的前一年也就是1278年,蒙古人就在了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在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了新的高品质的瓷土——高岭土,经过与传统瓷土进行配比形成二元配方,使元代的景德镇创烧出了一种质地更硬、颜色更白、色如鹅卯的精美产品——卵白釉瓷器。卵白釉瓷器受到元朝官府枢密院的青睐,成为定烧器,因此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亦称“枢府窑器”。

元代在景德镇设立官窑,由此景德镇逐渐开始成为全国瓷器制造中心。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异军突起声名远播,开始时主要是销往中东伊斯兰地区,伊斯兰教崇尚蓝色,所需器型尺寸也较大,高岭土的介入提高了瓷器的硬度,使大器型的烧造成为可能。烧制时使用来自伊朗的钻料先在卵白釉胎上画成图案,钴料经烧制后呈蓝色,具有华美、质朴、典雅、淳厚的特点。青花瓷使中国瓷器改变了一贯的素色釉彩,进入了图案彩瓷时代。元末时期景德镇还烧造出了釉里红瓷,进一步丰富了彩瓷的门类。

明代永乐时期,从中东地区进口的钻料苏麻离青开始大量使用,使青花瓷大放异彩,画工们利用苏料的散晕和浓淡变化,使画面越发凸显活泼生动和清晰明朗的意境。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专门在景德镇设置督陶官以加强技术革新和质量监控。当时政治、经济有利的大环境加之上千年的技术积累以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优势,促使当时的制瓷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制瓷技艺,复烧出了祭红(郎窑红),而且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如珐琅彩和粉彩就是这一时期的新作。珐琅原产自欧洲,是一种以长石、石英、硼砂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金属氧化剂加工而成的色剂原料,在欧洲的用法是将珐琅粉调和后,填充、涂施或绘画在主要以铜为材质的金属的器物上,经焙烧成为金属珐琅制品。珐琅引进中国后被创新使用,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彩瓷品种。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又一创新的彩瓷,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有生产。除景德镇的官窑外,各地民窑也极为兴盛,同时随着陶瓷出口海外,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也随之传入,使陶瓷业更为丰富多彩。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瓷器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和人类的伟大发明,是中國人以技术手段融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改变自然材料的人工制品,它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是承载中华文明和智慧并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文明之器。

二、中国瓷器的外销与欧洲制瓷业的启蒙

多数欧洲人直到16世纪才知道中国瓷器,瓷器的实用性和相对银铜器的低廉价格,使它一出现就大受欢迎和普遍喜爱。据记载1514年,葡萄牙人第一次登陆中国,一个叫科尔沙利的葡萄牙人一次买走了10万件瓷器,从此葡萄牙人开创了欧洲人直接从中国采购瓷器的先河。8年后葡萄牙国王下令,凡是从东方返回的葡萄牙商船,所带瓷器一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1553年葡萄牙商船在澳门停泊,后取得澳门居住权。很多葡萄牙商船往来于里斯本、果阿、澳门、广东之间,开启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海上致富之路。与此同时,西班牙把菲律宾作为和中国贸易的据点,著名的马尼拉港于1571年开放,每年大约有三四十艘中国大帆船来到这里,出售茶叶、丝绸和瓷器,西班牙商船再把购买来的货物转运回国。

1567年,明代隆庆皇帝下令开海通商,从此中国瓷器更加风靡欧洲。随着16世纪中国瓷器的进口数量越来越多,不仅改变了欧洲人餐桌的景观,也改变了欧洲人的用餐方式,使用成套餐具开始成为时尚,同时对瓷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从东方的贸易中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欧洲一些国家纷纷组建贸易公司专门从事东方贸易,1600年12月,英国商人组成了股份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1602年3月20日,荷兰14家从事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合并成为股份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控制海上贸易和东方航线,400年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动用武力与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一争高下。

1602年,荷兰人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瓷器很快被一抢而光,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其实“克拉克瓷”的产地是中国福建漳州的平和。此后不久,荷兰人又捕获一艘装有10万件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商船,很快他们将所有瓷器进行了拍卖,赚得巨额利润。1642年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占据了台湾岛,并以此为中转站向欧洲输送中国瓷器。

在17 18世紀的欧洲,中国瓷器被视为白金,成为欧洲宫廷和贵族们争相追逐的收藏品,当时无论是欧洲大陆的宫廷还是英国的宫廷里收藏陈列着许多珍贵的中国瓷器。在收藏者中最狂热的莫过于在德国东部古城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塔二世。1717年,他以600名勇猛的萨克森龙骑兵的代价与另一欧洲君主换取了151只中国康熙时期生产的大型瓷瓶,平均每只瓷瓶可换取4名优秀的士兵,因此这些中国瓷瓶也就获得了“龙骑兵瓶”的美名。

在中国瓷器上镶嵌贵金属装饰,是17 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尤其是宫廷一种颇为流行的做法。为了与当时欧洲流行的巴洛克美学风格相适应,许多进入宫廷的中国瓷器都被穿戴上了华丽富贵的金属“衣帽”。这种经过欧洲金匠打扮过的中国瓷器,组成了17-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尤其是宫廷陈设一道靓丽华贵、兼具东西异彩的风景线。

从16 17世纪开始,欧洲人就一直在探寻神奇的制瓷秘密,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法兰西斯科以黏土和玻璃为原料反复试验终告失败。同时期的荷兰人也从中国购买回白釉和青花料在代尔夫特进行烧制试图找到烧制瓷器的秘诀,但由于不掌握胎料配比和炉温技术,使烧制出的瓷器松软易碎,甚至能被老鼠咬碎,因此被称之为鼠咬瓷。可以说直至明代晚期欧洲人仍对至此技术不得要领。

1705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以传教为名来到了景德镇,一待就是7年。在此期间他密切观察和记录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和原料配比,在终于摸清了主要原料配方和高岭土的秘密之后,于1712年给法国基督教总部写了一封长达两万多字的长信,详细介绍了景德镇的整个制瓷的原料配比和工艺流程,此后,他又写了一封七千多字的信作为内容补充。据说他的信被翻译成不同的文字在欧洲流传,其内容简直就是一部教科书。至此,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被欧洲人窃取。

同时,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奥古斯塔二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探索瓷器制作的秘密。他将炼金师波特格拘禁起来为其烧制瓷器,1909年波特格终于在德累斯顿附近找到了类似高岭土的原料,解决了瓷器的硬度问题。1710年1月10日,奥古斯塔宣布已掌握烧制中国瓷器的秘密并将在梅森建立自己的瓷厂。虽然此时的欧洲人已经知道了制瓷的秘密,但前期由于对炉温的把握还不成熟,因此无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但还无法与中国抗衡。当时欧洲所生产的瓷器绝大部分是青花瓷,器型和图案基本上是照猫画虎的照搬中国,因此尚未对中国瓷器外销产生冲击。

沿着历史的脉络回看中国瓷器与丝绸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从7-18世纪,中国瓷器是世界上受到广泛需求和喜爱的产品。

三、中国外销瓷器对丝绸之路的贡献

中国古代瓷器外销的历史是与丝绸之路共生共荣的,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贯穿唐宋元明清一千余年的中国瓷器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中国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所到之地,就是丝绸之路所延伸之地。

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期,汉武帝为抗击匈奴和打通与西域之间的通道,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经磨难20多年,建立起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出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沿河西走廊纷纷西行和接踵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绸和纺织品,从长安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同时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和香料、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内地。自唐朝开始,除了丝绸,中国的精美瓷器和茶叶也开始沿着这条古道源源不断地向西传播,直至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汉开辟到明清衰落,历经两千余年,为沟通中西方贸易和人文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发展于西汉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转衰于清晚期,是已知的世界是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从中国的徐闻(今广东湛江)、合浦(今广西北海)乘船出海向南航行,经越南、泰国抵达缅甸,再向西航行到达印度。再南下航行至斯里兰卡,然后向东航行经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再经越南返航。这条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航程短难度小,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次要航线。

东汉末期到隋唐,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口岸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港口,唐宋时期广州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至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并非对外贸易运输的主通道。但到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唐朝时期伴随着中国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并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最终替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交往的主要运输通道。唐玄宗时期开始在广州设置“市舶司”是中国古代最早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市舶司”的机构设置在唐以后的宋、元、明时期在各海港继续得以沿用。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打捞出水一艘唐代沉船,因沉船是在黑色礁岩附近发现的,故取名为“黑石”号。船上装载着由中国出发经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其中包括200件浙江出产的越窑青瓷、350件北方白瓷、200件北方白釉绿彩陶瓷和700余件广东地方窑口烧造的粗糙青瓷,另有长沙窑瓷约56000件,其中有件瓷碗刻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的文字,宝历二年为唐敬宗年号(826年)。

宋元时期由于指南针的使用全面提升了商船的远航能力,北宋时期北方已被女真、契丹、党项占据,至南宋时陆上丝绸之路已完全被阻隔,这反而推动了南宋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在宋高宗赵构时期,仅设立在广州、泉州和明州(宁波)的三个市舶司每年即可上缴税收达250万串铜钱,占南宋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主要来源于瓷器出口。当时仅广东即可年產一亿三千万件瓷器,据福建市舶司主管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记载,当时与南宋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5个,但他的这一数字被普遍认为过于保守。自宋代开始,瓷器的输出量逐渐超过丝绸,在外销商品中占据上风。日本学者三上次男通过对海上贸易通道的考古调查后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世纪东西方两个世界的陶瓷纽带,同时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应该被称之为“陶瓷之路”。

元朝在经济上采用重商主义政策,对过往商人给予“置而不征”的免税待遇。忽必烈在位的30余年间建立了上万处驿站,无形中为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元朝鼓励海上贸易,依托大港口与亚、非、欧、美的60多个国家有贸易关系和商贸往来。这一时期销往海外的瓷器品种主要有产自龙泉窑和景德镇的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定窑瓷、磁州窑瓷、耀州窑瓷和福建、两广一带窑口烧制的青瓷。海上贸易为元朝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仅1289年市舶司就上缴珍珠200公斤,黄金160公斤,主要得益于瓷器出口。

明代至清初期是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极盛时期,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达亚洲、非洲39个国家和地区。明朝的航线几乎已扩展至全球,在16世纪开辟出了由广州起航,经澳门出海,向东航行至菲律宾马尼拉港,穿过海峡进入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西海岸的广州至美洲航线。销往海外的瓷器品种主要有景德镇的青花瓷、彩瓷、福建德化白瓷、安溪青花瓷和广东石湾瓷等。此外,福建漳州平和烧制的青花瓷也通过月港向欧洲大量出口,被欧洲人称为“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特点是宽边,青花瓷为多,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从漳州平和采集到的瓷器标本看,明显是受到景德镇制瓷风格的影响,尽管其胎釉有别于其他窑口,但其模印或刻划技法、构图与景德镇窑产品如出一辙。这是由于当时西方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等级不一,仅靠景德镇是无法满足需求的。欧洲的经营者们手持景德镇瓷器样品和西方人喜爱的图样四处寻找供货方。于是,福建沿海民窑就成为大量制作景德镇瓷器替代品的生产基地,当时在漳州一带也发现了高岭土,加之明朝隆庆皇帝开放了海禁,因此平和南胜、五寨等地的民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壮大。到了清初,清政府实行“海禁”,月港衰落了,平和制瓷业也因销路受阻而颓废,“克拉克瓷”随之在海内外基本销声匿迹,带给后人一连串遥远而美丽的遐想。

明清两代,由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并一直延续至鸦片战争前夕。此时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量比唐、宋两代时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广彩瓷,即由景德镇供坯运到广州,在广州由画师上彩,其中有些是为了迎合外销而设计的图案,有些就直接按照客商提供的图案上彩,这些广彩瓷基本上属专供欧洲和美洲市场的瓷器。

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丧失,沿海口岸被迫开放,成为西方倾销商品的市场。从此,海上丝路一蹶不振,进入了衰落期。但这并不能掩盖中国瓷器出口的辉煌,据史料记载,在明末清初的80年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从中国运走了6000万件瓷器,1717年至1723年的五年间,仅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六条商船就运走100多万件中国瓷器,17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又从中国一次性采购了50多万件瓷器。

中国古代外销瓷的历史从唐至清1300余年,是一个延丝绸之路开拓世界、联通世界、相互影响的历史。中国外销瓷的市场范围,从东亚到东南亚,从南亚到西亚再到东非、北非、西非,从南欧到北欧、西欧,从墨西哥到美国,基本涵盖了全球。由于外销瓷要适应和满足异域文明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审美需求和实际使用功能上的种种要求,外销瓷逐渐在器型设计、题材选择、花样设计、工艺施为上,都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国内宫廷用瓷和民间生活用瓷的特点。其器型之千样百态,其花色之奇异缤纷,远远超过了国内宫廷用瓷和民间生活用瓷,为中国瓷器文化增添了灿烂的新章。特别是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艺术对中国瓷器的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欧洲商人提供的器型设计、瓷器画稿使外销瓷器纹饰充满了异域风情和欧洲时尚。那时欧洲宫廷及贵族们喜欢在中国瓷器上画上家族和组织的纹章,纹章不只是装饰性图案,还有徽章标识的作用,具有历史真实性。中国外销瓷是丝绸之路上跳动的悦耳音符,也是见证中西文明在丝绸之路相互交融的物证。

(责任编辑:阮富春)

猜你喜欢
景德镇瓷器欧洲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问一声,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