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8-11 09:27黄源源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提高新课改

黄源源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学科,近些年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阐述,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提高

新课标改革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要能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中去。

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一方面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去抓住学生的需求点,让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接触《金山打字通》,让学生之间竞争,看谁的打字速度较快,针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打字速度,也让学生把注意力全身心地放在了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激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及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生活化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以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有效备课

让学生从“躁动”变得“主动”,教師就必须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努力实现差异化教学,教学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首先教师要制定合理教学目标,确定目标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教师确定完教学目标后还要重视它们的落实和检测,可以将每一个目标的落实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也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围绕目标的达成展开。这项工作必须扎实有效,否则目标的达成就没有了保障,课堂教学就谈不到有效。其次要设计合理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并提供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最后要检查本次课程所需的教学素材是否齐全,以免占用上课时间进行准备,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化教学模式是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而在实施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而采取创新、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不断得到提升。教师要善于创造乐学情境,以乐引趣、乐中获知。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愉快的情绪,去愉悦学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从知识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操作技能。同时教师要重视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以“制作主题班会宣传画”一课为例,教师可先将此次班会的主题告知学生,并让学生自主分组进行学习与讨论,必要时,教师可通过演示为学生解决小组讨论难以解决的难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在于学生需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还要学会聆听同伴的阐述,既要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要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均可得到增强。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传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教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性及潜力没有得到发掘。不同的生命个体都拥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大多数学生陷入与自己能力不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与体系之中,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效益就形成了严重的禁锢。对于小学生来讲信息技术是较为陌生的,有的学生学习效率较快,而有的学生学习效率较慢,教师要善于针对差异去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注重作业的布置和练习。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以下两个基本点出发:一是立足能力,为学生布置合作的作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探索实践,例如:在讲解《ppt中插入声音》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设计初级任务和高级任务,初级任务即是要求学生在ppt内插入声音,确保在自定义动画播放的时候能够发出声音;高级任务是让学生去搜集各种声音,在计算机上使用不同的声音,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作品。在最后完成作品后,教师再给学生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和改革。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和总结经验教训。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怀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7(5)

[2]吴尔格.新课程下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发现,2017(7X):111-111

[3]杨碧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7(25)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提高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