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2018-08-11 09:30江晓媛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5期
关键词:反思培养数学

江晓媛

【摘 要】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对解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学会主体反思,掌握反思方法,帮助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待数学问题,并对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进而深化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探索数学问题的规律。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还要注意在课堂外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曹才翰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种种困阻,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一则考虑所用的解题策略是否正确可行,并及时调整方法,可以少走弯路;再则在解题失败时,通过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失败原因的所在;而在解题顺利时,更可以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再审视反思找到规律。可以说,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对解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帮助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待数学问题,并对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进而深化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探索数学问题的规律。

一、激发反思动机

反思是一个情感因素与认知能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反思的氛围,在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反思的动机。因此,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你还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吗”“你认为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优点”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例如,在教《带分数乘法》时,为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分数乘法中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想一想“通常”情况下这样做,那什么是特殊情况?遇到特殊情况时又应当怎样算呢?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分析出特殊情况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能与另一因数的分母约分”。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不用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可以将带分数拆成整数与真分数两部分,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很快求出结果。

二、学会主体反思

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牵制下“被动参与”到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却不懂得(或不愿意)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不善于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也找不出自己的认知错误。在这些“形式化”的教学背后,使学生缺乏构建知識的自主性,从而没有真正“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核心要素,就是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反思。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解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让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解题的过程与方法,概括解题的关键点,改进表达和操作方法,进而优化解题策略。这样,通过学生的分析、实践、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有条理。

例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首先师生通过对话,一同明确了“3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1种长方形”“4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2种长方形”“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3种长方形”。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给出的正方形个数越多,那么拼出的长方形的种数会怎么样?”在学生都认为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教师提出检验要求,让他们用手中的若干个小正方形只拼成一个长方形,并把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记录下来。再让他们观察板书的所拼长方形的长、宽及小正方形的个数,并启迪他们思考交流。这时,学生们就发现了“不一定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出的长方形的种数就会越多!”使他们失真的观点得到了自主纠正,进而将教学转向了“正方形个数是什么数时只能拼一个长方形”这一承栽着“质数”概念的问题探究。

三、掌握反思方法

反思是学生对知识掌握进行自我反省的过程。为使学生形成反思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就是要给他们主动权,要引导学生主体不断地对数学认知进行反思和抽象,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和判断。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道数学题目,不同的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数学思考方式做出不一样的解答,同时他们也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引导,让学生在这多样化的算法中,想一想别人的做法,看一看自己的算法,听一听别人的表述,比一比自己的思考,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解法,通过解题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们体会不同思路的同时,比较双方解题方法的优劣,从中获得启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批判优化的意识。

例如: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写出1~15各数的约数,接着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分类。这时有的同学认为分2类,也有的认为可以分3类、4类、5类……他们各持己见。这时,教师不直接进行评判,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陈述自己的看法,评价他人的说法,看看谁能说服谁。通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学生最后统一了认识,认为按约数的个数分为3类比较合理。这样,学生不仅理清了解题思路,巩固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在辩论中提高了口语表达水平,发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评价和反思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协同的过程,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还要注意在课堂外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之乐于反思、善于反思。

猜你喜欢
反思培养数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