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新
【摘要】作为一个民族在发展、进步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本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信仰的沉淀,同时也是需要被千秋万世所传承的各项良好文化的汇总。而这些传统文化一部分是需要通过艺术进行传承,而另一部分则是要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与继承。作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人员,我们必须要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36-01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我们伟大的祖先通过他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更是要充分的结合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的结合教学实践将这些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我们的小学生们打开一扇全新的知识大门。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已经被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下面我就来结合教学经验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分析。
一、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编者水平的不断提升,课本中很多的课文都拥有了十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性,特别是在新课改下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要从强调这些课本内容的出处入手来对其内在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同时以一种适合我们学生发展的方式来渗透给小学生们,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所
了解。
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经常能够看到很多的成语故事、古诗词、名著节选等内容,像《草船借箭》、《南辕北辙》等。这些课文不仅包含着十分重要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现阶段下的语文课本更是对《国学》、《弟子规》等文章进行了大量的节选与摘录,同时更是将“仁、义、礼、智、信”这些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了有机推广与传播,可以说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仅我们的小学生得到了语文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每一名语文教师同样也受到了精神层面的洗礼。所以说我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自身做起,通过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剖析,来将其有机的融入到日常的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在我们的引导下将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一名自尊、自强、自爱的社会栋梁之才。
二、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对于华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在自身坚持传统文化教学延伸的同时,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对原有的语文教学知识进行整合与拓展,以此来实现每一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礼让谦逊、勤俭节约、自尊自爱等美德的传播与继承,可以说这些精神因素不仅是一些古代名人志士流芳千古的重要支撑点,同时也对后人的教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司马光砸缸》。所以我们在进行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这些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重新的整理和融合,结合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渗透给小学生们,帮助他们在领悟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同时,为身为一名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例如在进行《孔融让梨》这节课的传授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突出孔融儿时思想觉悟的高度,同时还要通过对孔融成年后的一些成就进行讲解,以此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以此作为基础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孕育的内在之美,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来为每一名学生播种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引入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领会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一种延伸,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即使再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让每一名学生都充分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感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善于将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生活化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启发。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仰望天空,从而体会这则故事的内在含义。
可以说作为离学生生活最近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節课中所涉及到的文字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所以每一名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这种魅力的方块字是一种古老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这种神秘而又具体的传统文化更是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要在这种教学氛围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小组讨论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将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因素,有条件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妨通过“考古模拟”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主动发现一些汉字的前世今生。
四、强调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提升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当画地为牢,必须要通过对整个语文课堂的开放来提升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作为一项互动过程,教学一方面是强调教,另一方面则是要强调学生学的重要性。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众多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强调这种开放,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给孩子们。对于一些年龄相对大的中、高年级学生们而言,我们更加希望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这一重任,通过打造一种自由、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来引导孩子们对语文知识展开有效的自主学习。
从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入手,将他们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产生的种种不理解大胆地问出来,以讲授、座谈会等方式来给与解答,与此同时还应当尽可能的邀请一些社会颇有名望的文化学者、考古专家来作为学生们的校外辅导员,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渠道来为学生们的认知与学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五、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程序,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对于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过程。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要将个人的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审视,在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各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提升个人的教学技艺与认识。
参考文献:
[1]闫美丽、徐长.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J].课堂内外,2017(12):11.
[2]张高峰、徐波.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6-7.
[3]欧图、徐琳娜;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提升[J]东北师大学报,2017(1)2-3.
[4]杨霞东、崔志敏;小学语文教育中遇到的一些短板[J]吉林大学校报,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