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共同体构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8-08-10 18:20陈华忠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

陈华忠

[摘 要]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赖于一种合作、对话、反省和慎思氛围的营造,有赖于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组织的建立。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能够有效地促进合作、探究、分享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共同体的教师通过建立协作平台,开展有效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实现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构建;共同体;专业发展

所谓教师共同体,是教师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研究、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各种教学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与研究任务,并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分享的人际关系。其实质是基于学校教育实践,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质量提高为愿景,由教师自愿组织共同研讨的一种组织。

一、构建共同体,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学校共同生活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凝聚,可能会有分工、有协作,有群体的交流与分享,也有个体的思考与判断,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个体生命不断地成长。

1.抓共同体构建

建立以同年段同学科的教师自愿参加研讨活动,并选择组长,负责同组的共同备课、课例研讨、沙龙交流等活动。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组织同学科、同级段教师进行研讨与讨论。每学期初,每位教师确定一个课题,提交到共同体进行研讨。首先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罗列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贴在中心校网站或核心问题群里。再组织同组教师共同分析问题,提炼核心问题,如何呈现核心问题等,综合大家的建议,预设教学方案。为此,每次课题研讨活动教师都能愿意承担开课、评课等研究任务。这样,共同体就会成为教师的研讨平台,帮助教师们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发展。

2.促教师共同发展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学校生活是其与他人共事、与他人共处的时空和共同浸润于其中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思想、意识、能力等素养都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共同生活真正滋养着人的成长。由于教师对教学与研究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才会走到一起,教师浸润于有共同研究的团体里,就有了团队的感觉,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在教学研讨与交流互动中,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二、在共同体里,共享教学资源

教师要善于分享。这样,就能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共同体中所有的成员都能从自己或他人的课堂,以及展示中找到自己的部分“影子”,因而这种“被需要”的价值感,会驱使我们积极地投入到共同体之中。

1.共享教学预案

共同体中的教师将设计好的教案或现在所编写的较好的教学预案(以Word形式),上传到中心校网站或核心问题群上,供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学习与借鉴。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可依据预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下载的预案上进行适当的修改与补充,整合成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案,从而减轻教师的备课、编写教案负担。

2.共享教学微课

“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是未来教学资源建设的一种趋势,如今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学校建设一个“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对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教学研讨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而建设“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学校教师自行制作的“微课”教学资源或校外优质“微课”教学资源收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微课”教学资源库,并上传到学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自主借鉴、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将自制好的“微课”上传至学校网站,供其他教师借鉴与使用,也可以在平台上下载所需的微课资源或在线点播,以备自己学习或作为备课的参考。这样,推进了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现代化教育水平和能力。

3.共享教学课件

自制多媒体课件是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有时候为了制作好一节课的课件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才。花了如此之多的时间去准备一堂课,这在日常工作中是很不现实的。如今,借鉴和共享别人的课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将平时应用的课件,课后还应进行适当修改与加工。再上传到中心校网站或核心问题群里,让其他教师学习与借鉴。要共享别人的课件,教师必须经过自己修改与加工。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其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加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借鉴其精华,用起来更有效,实现共享的目的。

4.共享典型案例

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教学中的妙笔生花之处。注意对典型案例的收集,对教师的成长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我們教师要注重积累典型案例,尤其是课堂生成性问题解决的案例,每位教师将教学研究成果,包括课例研究方案、教学片断与评析、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感悟或随笔、专题讲座以及课件等,整理之后上传到中心校网站或核心问题群,供大家交流分享,共同提高。

教学研究过程要重视个案材料的积累,它是教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个案也是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些个案中出现的问题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也会激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解决。为此,共同体成员还应注意个案积累,与其他成员交流与共享。

三、在共同体里,共同进行研究

“共同体”内部教师间的协调合作与互动交流,不仅能明显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使教师个体得到发展,而且能加强教师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建立信任与合作“一体化”的合作型信任关系,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实践再生。

1.共同研究教案

共同研究教案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节或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期待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通过交流互动、共同研究等形式进行教材分析、预设教学方案、设置教学流程、组织学生活动、设计课堂练习等,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首先,由主备人讲述对教材的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练习的设计以及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有机渗透等向共同体里的教师进行说明与解读。其次,共同体里的其他教师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修改意见。并通过讨论甚至争论,然后共同探讨、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并形成预案。最后,共同体内的教师拿到预设的母案之后,必须结合所教的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形成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这样,共同研究教案就能充分集中了每个人的智慧,设计最佳方案。并在交流、商榷和碰撞中得到提升,从而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共同研究问题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地在行动中去解决,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之路。为此,要鼓励教师立足自己平时的教学,在身边找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由于这样的研究问题来自教学实际,源自教师自身,因而更能调动共同体内的教师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而且以解决共同问题为目的,共同研究解决教师身边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相互思维撞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共同研究课题

这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探讨问题,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真正让课题研究为教学实践服务,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围绕着课题“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研究”,以“核心问题”为引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围绕着“核心问题”这个课题,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定期开展研讨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通过评议,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为听课教师提供学习研讨的机会。

4.共同沙龙交流

它是一种由教师自愿参加的,针对课题研究中问题的可以自由发言的讨论会。让教师在“聊一聊”“议一议”中探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大家谈感悟、讲困惑、议策略、找办法,从而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样“聊”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气氛浓,因此教师乐于参与,愿意深入探讨。

在这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不拘形式地探讨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讨论、争论,各种观点互相碰撞,有时可以达成共识,有时虽然存在着分歧,但不同的意见,亦激起我們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里面有许多自己已经想到的,也有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这样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的见解中提高认识,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进行探索,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总之,构建教师共同体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平台,通过教师共同体这一有效的组织方式,让每位教师都得到了发展。促进他们研与教的协同、传道与授业的协同、教与育的协同以及多元文化的协同等,让教师在实践学习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国平.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10).

[2]论玉玲.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及其虚拟教研平台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