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督学”制度:“督”出教育新面貌

2018-08-10 18:20施晓红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7期
关键词:督学成效队伍

施晓红

[摘 要] 家长“督学”制度,改变原有的由责任督学对学校进行督导的单一模式,聘请家长担任督学角色共同负责教育督导工作。探索家长督学制度的内容、途径,有利于创新教育督导模式,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督学;队伍;内容;结果;成效

您注意过现在中小学学校门口的“督学公示牌”吗?上面写着这所学校的督学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基本信息,向社会公开由责任督学对学校进行监督指导。

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施于2013年,截至2017年,共有208个县(市、区)入选,覆盖了全国26万所中小学,挂牌覆盖率达到98%。出台这一制度是为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架起社会与学校、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让责任督学像“片警”一样督促、指导学校,解决教育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意愿良好,然而,督学的实际之“督”的效果却远没初衷那么美好。国家层面设置的12万余名督学,多为兼职。他们之中有在职的校长、有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行政部门管理干部,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已退休的高级教师等。“督学”的岗位对他们而言,往往是个头衔,具体的工作没有详细的规定与评价,从而导致了效果的差强人意。

谁离学校最近?谁最关心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谁对学校最有评价权?是家长。家长是学校办学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理应是学校开门办学的同盟军。我们学校改变原有的由责任督学对学校进行督导的单一模式,聘请家长担任督学角色共同担任教育督导工作,探索家长督学制度的内容、途径,创新教育督导模式,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一、广泛、民主——家长“督学”队伍的机制完善

2016年9月,学校成立了家长“督学”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家长“督学”办公室。明确了家长“督学”的门槛:学历背景、工作经历、家庭情况、角色职责,向全校家长发起征集令。1500多名家长有700多人报名要求参与。庞大的基数给“督学”队伍的良好质量奠定了基础,有望建成一支完善的精良监督之师。

在700多人的准“督学”队伍中,我们在遴选时,充分考虑了家长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同时也考虑到人员构成的广泛性,这一届家长“督学”中有退休教师、律师、工程师等,保证了家长督学团队构成的广泛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目前,学校聘请了家长、社区街道群众、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代表组成督导队伍,人数50余名,扩大开放办学力度,体现多元办学利益共同体参与、互动、协商与善治的教育治理新理念。“督学”每届任期一年,志愿服务、自愿上岗、接受考核。两年来,学校先后聘任家长“督学”百余人次。

家长“督学”上任后,组成督导组,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开展督导工作。每周三深入学校课堂、办公室、活动场所、校园等进行“看、听、查、访、验”,零距离接触学校,落实督导计划,完成督导内容,同时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干部选拔任用等各项活动。两年来,家长督学到校督导80多次,召开家长座谈会12次,评议教师课堂148节,开展校园安全等专项督查8次,提交书面报告40份。

家长“督学”的工作需要平台。我们把原來的家委会升级。主要搭建家长课程、家长学校、家委建设等3个家校共育平台。学校根据家长特长,先后开设20多门家长课程,聘请家长担任特色活动的导师。家长学校组织召开家长恳谈会、家校联席会、家长智囊团、家长节等活动。每学期开展“新父母”评选,表彰优秀家长志愿者、优秀家长护学岗,宣传家长事迹。

二、特色、深度——家长“督学”项目的内容选择

学校安排专职德育副校长负责统筹、协调驻校家长“督学”工作。学校设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下设家长“督学”团、家长“讲师”团、家长“护工”团。校级家委会制定《家长“督学”工作章程》《家长“督学”办公制度》等家长督学规章制度。学校章程也补充修订,写进家长督学工作条款,明确家长督学工作流程和规范。

如何让家长“督学”不流于形式,深度参与学校的工作?我们认为,督导内容和项目的选定要做到有特色、有深度,个人督导与团体督导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督导的作用。

一察。察看学校硬件建设现场,校容校貌、专用教室、食堂、办公室和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管理及使用情况。

二谈。访谈教师,访谈学生,电话访谈家长。

三听。随堂听课,涵盖各个年级。

四参。参加各类会议,观看活动,参加校行政会,教师会,家长会,观摩师生升旗仪式,学生大课间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五览。浏览学校网络平台。

六查。学校提供基本信息表,学生作业本,教学常规巡查记录,安全巡查记录等各类资料。

七撰。撰写督导纪实。

八制。制作美篇,督导纪实上传网络。

可见,家长“督学”被赋予了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相似的职责和权利。每天,从早晨迎接孩子上学,到下午放学护送孩子离校,再到放学后的教研活动、综合活动等,家长“督学”要全程参与,履行督管之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学校依法治校、校务公开、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志愿者服务等事务。履行督教之责:与学生一起听课、做课间操,进行课间巡逻和查看教师办公,午间与师生共进午餐、在书吧自主学习,巡查教师上课、抽查学生作业,护送孩子离开校园,参与教研活动、体育活动,填写督导报告,把学校当天发生的大事、好事及时上传到学校和班级QQ群等。履行督学之责:根据自身特长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开讲“家长课堂”;利用学校网站、班级QQ群等介绍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引领家长辅助子女学习,组织家长座谈,帮助其他家长提升子女学习技巧;指导家长设计节假日家庭小课程,建构家庭文化;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共读一本书”“共上一节课”等亲子活动;提醒家长在周末及节假日带领孩子一起去书店、图书馆阅读,参观考察附近的博物馆、科技馆等。

三、客观、公正——家长“督学”结果的科学运用

家长“督导”,结果如何?家长们是否会一味地唱赞歌?如何呈现“督学”的结果?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督导”要出实效,最关键的还是看校方能否落实。“督”而不“导”,方向不明,落脚点不知,会打击“督学”的积极性。

我们紧紧把握评价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督导结果的运用。首先把所有的工作纳入学校发展与评价中心的考核当中,根据市教育局的考核指标设置,行政、教学等工作全部被量化,治理学校、评价学校有了标准。

在督导过程中,家长督导主体是多元化的,分成五个小组:教育督导组、教学督导组、行政督导组、校外督导组、学生督导组,采取网格式全覆盖督导,每月发布督导简报,必要时还发布周简报、日简报。

在督导的基础上,学校建立了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制订了相关方案。督导工作例会、“学生校长面对面”、督导简报整改情况等多层面、立体式的评价反馈形式,让督导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得到运用。

如今,在学校里,督学可以随时进校、随时督查;家长督学从原来只唱赞歌,到现在也建言献策;学校发展由原来的“一元管理”发展为“多元评价”,推进了现代学校治理。

“督评有时会让你脸上红红,但是心里暖暖。”校务会成员感叹。有了督导这个法宝,治理教育感觉更踏实,校长办学也更有底气。

四、开放、和谐——家长“督学”成效的崭新局面

家长“督学”,强化了校内外联动的督导,借助第三只眼评教育——督导创新,“督”出教育新作为,“督”出了学校的新面貌。

学校管理民主和谐。了解学校、评价学校、监督学校、参与教育,享有知情权、监督权、评价权,正成为家长们的普遍愿望。家长“督学”走进学校,主动参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管理,形成了教育发展的新合力。如今,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非常高,给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变化。家长“督学”每天都要协助校长巡视学校教师的考勤情况,每两周对学校教育工作开展专项检查,涉及安全、后勤、教学等各个环节。每学期期末,要填写《学校教师满意度测评表》,从师德师风、教学质量、作业批改等各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直接影响教师全年考核。经过近两年的磨合,家长已经从以前仅仅在乎自己孩子班级的变化,到现在更加关注学校的全面发展,关注学校发展的家长高达60%以上。家校呈现出和谐共促孩子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校师资多元多能。“教师”是学生社会经验、生活技能、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者。打开校门,让更多家长、社会人士兼任“教师”,成为学校教育的“助力军”,“教师”变得多元多能,教育变得多姿多彩。家长教师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乐器演奏、烘焙美食、体育运动、理财当家……不仅如此,学校还全方位引进家长义工、社会人士全方位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等工作。从慰问孤寡老人、赈灾义卖、社会调查、组织专题讲座,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资源的引进,优化了教师知识结构,开阔了学生视野,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特色教育异彩纷呈。学校的办学特色,始终牵动着家长们的心,家长们为学校当参谋,提出建设性意见,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蝶变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源头,如何更好地在继承中发展,家长“督学”们参与到学校核心文化体系的建设中,与校友会共同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通过深入研究百年历史,与校友、专家一起完善学校文化体系,形成了以“和而不同雅以致远”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并且聘请专门的设计公司,形成《高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从标志、符号、校园环境、墙体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同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像引进国际田联的少儿趣味运动会、引进闫学特级教师绘本阅读工作坊等特色项目,都有家长“督学”们参谋决策的身影。

社会满意实实在在。相互尊重与理解,已经成为学校与家长、社会合作的自觉行动。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变成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在大开放中也获得大跨越、大发展、大突围,为永康教育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爸爸你是大英雄,現在我们全校的同学都认识你了。”每当看到儿子提起自己时崇拜的眼神,二(2)班的学生家长胡先生心头总会涌上一种自豪感,因为他组织了学校的家长爸爸与学校男教师的篮球联谊赛,让他儿子特有面子。

家长参与学生成长的过程,既让他们体会乐趣,也感受教育的艰辛,对教师、学校多一分理解和支持。目前学校不少活动家长都在亲自参与策划、组织和决策。开设什么兴趣小组、外出参加什么样的亲子实践活动,事前都由家长“督学”们一起商议决定。相互理解和尊重,造就学校如此和谐的教育环境,更让百姓满意变为实实在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可能完成一个极其细微的、系统的教育任务的。确实,家校工作是学校联系家庭的桥梁和纽带,历来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转型、绿色指标引领下,如何施巧劲、掘资源,让特色家校工作成为现代学校绿色发展的再生动力,是我校近年来极其关注和重推的一个项目,这也成为永康市区域范围内的首创。推行家长“督学”制度,打开校门办教育,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家长深入学校腹地,主动成为教育的主人,主动成为学校不可分割的战略伙伴,需要学校的勇气,但同时也是个家校高效衔接携手共育的好方法,也必定能引领学校教育发展迈入新的境界。我们在期盼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更在思考中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高镇小学)

猜你喜欢
督学成效队伍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大雁的飞行队伍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大姚县开展首次责任督学岗前培训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
廉价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