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永亮,林碧容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骨伤科,四川 泸州 646000)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或体征者[1]。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枕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肌僵硬。由于症状和体征都局限于颈部,又称局部型颈椎病[2]。长期以来,我科对于颈型颈椎病患者以辨证循经刮痧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治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观察组(刮痧)30例和对照组(牵引固定)3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见表1,其中年龄及病程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
参照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制定的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评定。①主诉:枕、颞、耳郭等下头部,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及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侧位X线片或MRI片显示椎节不稳或梯形变。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接受刮痧疗法;③颈背部无外伤疮疡;④不伴其他器官系统严重并发症和基础疾病;⑤具有排除标准中任何一项者。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有脊髓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③MRI显示明显的脊髓卡压表现;④合并颈椎外伤、肿瘤、感染性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精神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根据患者舌脉症,将患者辨证主要分为两型:①痰瘀阻络证,②肝肾不足、痰瘀阻络证。患者俯卧,将室温调至26 ℃,暴露头颈肩部。先在待刮痧部位皮肤涂擦我院院内制剂陈旧性损伤药酒,然后以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痧操作,刮拭力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宜,先轻后重,缓缓而行,当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时即可。具体操作因辨证不同而异:①痰瘀阻络证:主要刮痧经络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用泻法,先从天柱开始,沿颈背部向下分别至膈俞、膈关,再从天牖开始向外下至肩髎,最后从肩中俞向外至臑俞、肩贞。②肝肾不足,痰瘀阻络证:选择督脉,顺督脉而操作,以补法为主,再刮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以泻法为主。刮痧结束后嘱患者饮一杯热开水以促进毒素排出。
采用隔日1次,7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即开始统计分析,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疗效比较,共治疗2个疗程,第2疗程结束进行组间、组内治疗前后、第1疗程和第2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
根据体重选择相应牵引力,牵引力选择为体量的15 %~20 %,应用德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FD-300B1型电脑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仪进行牵引。体位根据患者自我感觉选择坐位或者卧位。7次为1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休息2 d后进行第2疗程,共2个疗程。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VAS评分系统:在纸上画一条10 cm直线,让患者自己感觉疼痛程度:0代表无疼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在直线上标出位置,测量长度,记录分值。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及VAS症状积分。
包括疼痛强度、自我照顾、直立、阅读、头痛、注意力、工作、驾驶、睡眠和娱乐共10个方面。每项6个问题,分值从0分(无残疾)到5分(完全残疾),总分从0分(无残疾)到50分(完全残疾)。
治疗结束后即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良:有轻微症状,活动轻度受限,对工作生活无影响;可:症状减轻,活动受限,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差:治疗前后无差别甚至加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
3.5.1 治疗后两组优良率比较(见表2)
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 %,对照组为66.67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9)。
表2 两组的优良率比较 例
3.5.2 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见表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5.3 治疗前后两组ND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治疗后两组NDI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刮痧部位红肿,2 d后消失。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牵引时眩晕,经减轻牵引重量后眩晕症状消失。
中医对颈椎病的描述散在于“痹证”“肩背痛”等,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为原有内部气血或脏腑亏损,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或外伤劳损,致气血运行障碍、经络失养或经气瘀滞而发为本病。从经络分布的角度探讨,手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督脉循行于颈肩背部,若不良姿势如长期埋头,或劳损外伤等使颈肩背部肌肉软组织受损,而致所循行之经脉经气不畅,使上下不交,气血瘀滞,局部经筋皮肉失濡,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从而出现颈肩背部疼痛等颈型颈椎病的表现。
皮部是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步之所在。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症的作用。而刮痧疗法正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皮部论”是刮痧治病的着眼点。通过刺激经脉皮部,可以充分发挥卫气的作用,起到祛除病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另外,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通过刮痧刺激督脉,可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驱邪外出[3]。
颈型颈椎病局部软组织发生病变,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体内进一步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刮痧后,局部及远隔部位皮肤的温度均有所升高,说明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新陈代谢旺盛,局部组织缺氧状况得到改善,加快了体内活性物质的转运及降解,促进炎性产物的排泄[4],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颈背痛症状得到改善。
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证明了辨证循经刮痧的有效性,且本疗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简介:
欧阳永亮(1981-),男,201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主治医师。现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脊柱外科工作。研究方向:脊柱疾病中西医结合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