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形式。“诗言志而词娱情”,词人多借词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南唐末代帝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李煜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词人,其前期帝王、后期囚徒的人生遭遇让其词更显得沉郁悲怆、真挚深切。他的词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并使内在的真情实感与外界实物实景具体地完美融合,创作出了鲜明的形象和美好的意象,从而使其词拥有了长传不衰的艺术魅力。本篇就李煜词中的“流水”意象进行了解读,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煜;流水;意象解析
南唐后主李煜,政治上毫无建树,宋军南侵时,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作违命侯。后因一曲《虞美人》,被宋太祖赐牵机药而死。可以说,李煜死在政治上,但是他却在艺术上得到了永生。清朝诗人郭磨感慨道:“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李煜是江南人。江南多水。水灵动,水亦多情;水的灵动,更易激荡诗情。所以,李煜的词中,多爱使用“流水”这一意象。
如《相见欢》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浣溪沙》中的“待月池台空逝水”,《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乌夜啼》中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浪淘沙》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采桑子》中的“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等等。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李煜的“流水”,不仅彰显了他作为“千古词帝”的才气与智慧,更多的是李煜对故国的无限眷念,对人生深沉的喟叹,对往事惆怅的追忆,对亡国无限的愧疚。
“流水”是对故国的眷念。细究李煜这些多出现“流水”意象的词,均作于自己被俘北上之后。汴京的风云,带着北方特有的涩冷与干燥。身在异乡的亡国之君,午夜梦回,他未尝不会触景生情,怀念流水。那滚滚而逝的流水,未必是汴京城里的水,恐怕是江南小桥之下的流水,是芙蓉浦亭亭荷下脉脉的流水。其实,他怀念的,何止是江南的水,更是江南的风景,江南的人,江南的生活,是他已然破灭的故国,是他作为万人之上一代帝王的尊严。在《虞美人》这首绝命词中,他就曾万般悔痛地吟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浪淘沙》中,他也曾凄楚哀伤地低诵“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是对已逝光阴的惋惜。李煜一生四十二载,为君在位十五年,后来还做了三年亡国奴。尤其是人在中年居然沦为阶下囚,被押解北上,远离故土。古人最易在中年感慨时光易逝,李煜自己在《破阵子》中也感慨道:“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面对向东而逝永不回头的流水,最易产生光阴易逝岁月易老的感慨,这样的感慨是没有历史的隔膜,没有地域文化的界限的。春秋时期,孔子不就面对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吗?豪气如李白,在流水面前,也易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情愫吗?被贬黄州,侣鱼虾而友麋鹿的苏轼也会临江产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喟叹;就连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都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故而,在《浣溪沙》中李煜悲叹“待月池台空逝水”,在《乌夜啼》中感慨“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流水”是对亡国的无限悔恨。滚滚东流水,一去不复回。人生无论是好是坏,经过了,便再无回头的机会。李商隐曾在《暮秋独游曲江》中说道:“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偌大的国家,在宋军南侵时,竟然毫无还击的气力,堂堂一国之君也只能无奈降宋,进而沦为俘虏。在汴京城,李煜受尽屈辱与磨难:自己被软禁起来失去自由;连心爱之人也无力保护,眼睁睁看着宋太祖在自己面前欺凌小周后,并且命令画师将此等不堪场面画下来,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是何等的耻辱!无怪乎李煜在《浪淘沙》中悲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我想,如果有来生,李煜恐怕更情愿选择出生在平凡的人家,不做那薄命的君王,便不用背負千古的亡国骂名!
流水悠悠,还是千年以前的那江水。作为帝王,李煜的是非功过,都已然湮没在了历史的浪潮之中,任凭后人评说。然而作为词客,他终结了花间词的绮丽哀靡,赋予了词更为博大的意境和更为浑厚的内蕴;他将伶人传唱难登大雅之堂的词带到了文人士大夫的笔墨下书桌旁;他的词句,让磅礴的流水有了或缠绵或悲戚或追悔的丰富内涵。对于中国诗词甚至中国文学来说,他无可非议是重要的,伟大的,明亮的!
参考文献:
[1]刘泽江,王立新.浅析李煜词的修辞艺术与意境[J].江汉大学学报,1998(02).
[2]史立群.试论李煜愁情词的意象[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
[3](南唐)李煜.李煜集[M].三晋出版社,2008.
[4]蔡菡.“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的接受现象浅析[J].名作欣赏,2006(08).
[5]胡英伟.李煜词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04(06).
作者简介:
樊宝玲,陕西省宝鸡市,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