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2018-08-07 09:48曹慧徐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脑血栓神经功能康复

曹慧,徐慧

山东省莱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莱州 261400

急性脑血栓作为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致死率均高,且大多患者有后遗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早期开展规范、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能有效提升致残率,提升生活质量[1]。该次研究2015年3月—2017年3月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通过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均与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栓诊断标准相符[2],且经MRI、CT检查证实,排除痴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另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心器官疾病者。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5例,观察组中,男 24例,女 21例,年龄区间 36~83岁,平均(63.7±11.7)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29±7.18)分;20 例右侧瘫痪,25例左侧瘫痪。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区间 35~82 岁,平均(63.5±11.4)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27±7.14)分;19 例右侧瘫痪,26 例左侧瘫痪。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及病情观察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心理疏导。康复师将相关康复技术教于护士,护理根据所掌握知识,开展心理康复护理,分析患者心理,掌握其心理活动走向,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与安慰,激发患者治疗信心;②家属康复教育。护士在开展康复护理时,需积极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为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③体位摆放。可采取平卧与左、右侧卧相配合方式。若处于平卧状态,需保持瘫痪上肢的外展状态,并将手腕部抬高,预防水肿。在床位处,可防止一个足板,防止棉被对脚背的压迫,预防足下垂。若为侧卧,需伸直下面的腿,屈曲上面的腿,预防可能出现的下肢挛缩;④卧床时的肢体锻炼。可用健腿带动患腿,作上下重复活动,还可根据患者病情,做床上操,比如抬足、抬腿、举臂,做这些动作时,要做到力所能及,但不可过度疲劳。针对瘫痪肢体,在对其做被动运动时,可进行大小关节的外展、旋转、屈伸、肌肉按摩及内收等动作;⑤站立、坐起训练。将床头适当抬高,给患者适应的时间,患者适应后,便可进行自主做起练习,然后再进行坐床边训练,最后训练站立;⑥行走训练。刚开始时,可由两人搀扶,行走时,叮嘱患者将头抬起,眼睛看向前方,注意行走的速度、持久力、技巧及姿势,行走时抬起脚后跟。

1.3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采用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3],Barthel指数(MBl)。若失语、偏瘫等症状均消失,能独立行走,生活可自理,上、下肢肌力恢复到4~5级,即基本治愈;若失语、偏瘫等症状有显著改善,可步行,上、下肢肌力达2级以上,即显著好转;若失语等症状有改善,上下肢肌力达1级以上,即好转;若上述内容并无改善,即无效。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由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基本治愈4例,显著好转25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基本治愈1例,显著好转10例,好转2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8.89%(4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M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MBI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28.29±7.18 26.99±7.94(9.59±4.54)*15.69±6.48 40.01±6.70 39.39±9.48(80.79±7.58)*55.19±8.13

3 讨论

急性脑血栓通常也被称作急性脑梗死,其本身是一种在神经内科临床医学工作实践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遵照基础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分析数据,在神经内科临床确诊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群体之中,有约占总数50.00%以上的患者为急性脑血栓疾病患者,且是发生于人体内部中枢神经系统之中最为常见的,能够引致患者发生因病临床死亡结果和因病致残结果的疾病类型。从患者实际展现的临床病情特征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急性脑血栓疾病本身具备起病较为危急,临床病程发展持续时间较为漫长等特点,因此患者在具体接受一系列复杂化且系统化的临床处置干预环节过程中,通常需要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和遭遇持续时间较为漫长的临床处置干预过程。基于现有的基础性神经内科临床医学研究经验,临床中通常优先考虑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开展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干预和抗凝药物治疗干预,在患者具体接受治疗干预过程中,要支持和确保患者能够获取到充足时间予以卧床休息,保持头部处于放平状态,在患者临床病情需要时,还要为患者开展剂量充足的吸氧治疗支持。在急性脑血栓患者具体接受卧床治疗干预过程中,医护工作者要经常协助患者完成翻身动作,保持和控制患者的呼吸道组织结构长期处于最佳通畅状态,切实预防和规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发生压疮事件和院内感染事件,确保急性脑血栓患者能够切实且顺利地获取到最优化的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效果。

从基础性临床病理机制的角度展开分析,脑血栓是因人体血液内部环境中形成和存在的各类病理性栓子 (形如心脏器官内部形成和分布的附壁血栓、因发生动脉血管组织粥样硬化而形成的病理性板块,因血液环境中分布的脂肪而形成新的斑块,肿瘤细胞,纤维软骨组织,或者是空气栓子)伴随患者的血液流动生理机制进入患者的脑部动脉组织结构而阻塞患者的血管组织结构。且在患者脑部组织内部的侧支血管组织的循环生理机制无法实现充分代偿条件下,通常会引致患者的动脉血管组织供血区域脑部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病理结果,继而发生局部病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且通常认为脑血栓患者通常占据脑卒中患者群体中的15.00%~20.00%。

从病理性形成演化机制的角度展开阐释粉刺,心源性脑血栓是临床中现有的脑血栓患者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且约占总数75.00%以上的心源性栓子通常在患者的脑部组织之中形成栓塞病理结果,且能够引致患者发生脑血栓结果的心脏疾病因素主要包含心房颤动疾病、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心肌梗死疾病、心肌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脏黏液瘤疾病等。除却因心源性因素引致发生的脑血栓疾病之外,在患者的主动脉弓或者是颅外动脉血管组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条件下,一旦病理组织斑块破裂物或者是粥样病变构筑物借由患者的裂口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能够逐步演化形成栓塞病理组织,继而给患者的实际生理状态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早期若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使大部分急性脑血栓患者功能得到改善。所以,一旦病情维稳,可在24~48 h内,进行康复性训练或活动[4]。在急性期,若能及早实施康复治疗,除了能预防合并症之外,还能避免因长时间卧床所导致的功能减退,为顺利开展恢复期康复治疗,奠定坚实基础。针对急性脑血栓而言,在对其开展常规护理时,往往将泌尿系统、肺部感染及褥疮预作为重点,而对于肢体功能的恢复,需于恢复期开展,如果在此阶段未实施康复护理措施,会造成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在发病后开展康复干预,多进行的是急性脑水肿期干预,引导患者正确卧床,采取平卧与左、右侧卧相配合方式,加速患者康复,保持正确的体质功能位置,另进行坐位训练,如坐床边训练、训练站立等,最后开展各关节被动训练等。通过上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较大程度帮助患者加速康复进程。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行走、站立等训练,能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此病致残率。

该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BI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急性脑血栓,通过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恢复运动与生活活力,降低致残率。

猜你喜欢
脑血栓神经功能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