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守主义

2018-08-06 19:35张梦蝶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保守主义理性传统

张梦蝶

【摘 要】保守主义一直到埃德蒙·伯克写下《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后才成为系统性的意识形态,然而,保守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法国大革命之后保守主义虽然一度占据优势,但对保守主义的诘难也是源源不断,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但是任何意识形态都有其不完善之处,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也表明了它是能够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关键词】保守主义;理性;传统

保守主义一直到埃德蒙·伯克写下《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后才成为系统性的意识形态,伯克反对法国大革命,认为其没有遵照传统,而是纯粹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比起纯粹抽象(例如“理性”)的事物,传统更能作为立身处世的依据。因为传统经历了数个世代的智慧和考验,“理性”则可能只是一个人的偏见,不但未经时间的考验,最多也只能代表一个世代的智慧。任何既有的价值观或传统都是经历了过去的时光考验才流传下来的,因此都应该被尊重。——“我们担忧人们会依照自身的理性主导其生活和交易,因为我们怀疑每个人的理性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因此个人最好是依靠于国家的既有传统。许多哲学家们都不会试着挑战传统,而是会利用他们的聪敏,寻找尚未被他们发掘的智慧。如果他们真的找到了,他们也会选择继续保留传统,同时将理性融入其中,而非完全抛离传统单纯依靠理性;因为传统,夹带着其本身的理性,也会允许理性有所活动,这种互动关系是永恒不变的。”

不过,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如同伯克所写道的:“无法接受改变的国家是无法生存的。”但他们坚持变革必须是透过有系统、有条理的改变,而非突然爆发的革命。革命为了某种理论或学说,会试图改变人类社会中复杂的人类互动关系,这将会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伯克大力呼吁应该避免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对于保守主义者而言,人类社会有时是根深蒂固而体制健全的;为了达成某种意识形态的计划而随意修改之和形塑之将会造成无法预料的灾难。保守主义也强烈支持财产的权利。对于18世纪的辉格党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比财产权利更为神圣的了,财产权使得个人的利益考量高过那些华丽却不实际的理论。

在实践中保守主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的革命史。英国的光荣革命从1640年开始,但是英国的革命早就从13、14世纪就开始了。光荣革命前主要是是王权和教权的斗争,光荣革命后主要是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总得来说英国的历史既是一部斗争史,更是一部革命史,只是这种革命“润物细无声”,而不像法国大革命是血雨腥风式的。这也就是保守主义的智慧之处。在英国的近代历史上,议会改革也是循序渐进的,从大会议的政治性能不断强化,到平民代表进入议会,再到议会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及其成分的确定,再到议会初期的重大发展,最后到今天的英国议会,这期间基本没有发生大的轰动性的政变,并且15世纪议会选举逐渐规范化以后,议会的成分、开幕式程序等基本沿用至今,传统的大方向也基本一致。其次,英国内阁的形成也是历史的产物,从枢密院到内阁,也体现了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内阁在发展初期只是在国王的召集下商議国事,到后来只对议会负责,再到今天的首相内阁制,这种和风细雨式的改革虽然经过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但是符合英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民意,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处于稳定状态,并且不断发展,避免了由于改革而带来的暴力冲突和混乱。相反同样是革命,法国确实轰轰烈烈、狂风暴雨。从攻占巴士底狱开始,一直到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期间人民不断起义,王权不断复辟,王朝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法国民众在理性的指导下探索民主的道路跌宕起伏。

但是保守主义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革命大多流血,像英国那种不流血的政变极少。因为当旧的国家机器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时,人民便想改革旧的国家机器,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然而旧的国家机器的控制者当然不愿意改革,交出手上的权力,损害自己的利益,于是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暴力冲突,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工人们必须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并把它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保守主义更适用于改革而不是革命。

然而,保守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法国大革命之后保守主义虽然一度占据优势,但对保守主义的诘难也是源源不断,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例如:缺乏系统的学说,自相矛盾,缺乏原则,理论不系统,说理不“科学”;贬低认得能力,为自私自利辩护,放纵贪婪,主张强存弱态,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重视物权,轻视人权,百财产权看的比生命权还重要;有权威主义、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倾向,对自由、民主疑虑重重;主张维持现行的制度,对穷人的困苦漠不关心,有阶级偏见,导致两级分化;反对进步,保守残缺,故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尝试新事物,难免流于守旧、顽固乃至反动;重视经济自由、轻视政治自由和其他社会自由;等等。但是任何意识形态都有其不完善之处,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也表明了它是能够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参考文献】

[1]埃德蒙·伯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2]浦兴祖、洪涛主编:《西方政治学说史》

猜你喜欢
保守主义理性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柏克的法律思想探究——保守主义者的节制与审慎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