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8-06 19:35宋雅雪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风险网络安全大学生

宋雅雪

【摘 要】随着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日渐熟知和消费观念的日渐升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触到网络贷款。网络贷款在为大学生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隐患。部分网络贷款公司不考虑大学生的还款能力,低门槛发放贷款,使得很多学生加入到校园贷行列。然而大量关于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事件频繁发生,其社会影响恶劣。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网贷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为合理引导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风险;网络贷款;网络安全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深入到各行各业,网络贷款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以简便、高效、门槛低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大学生市场,致使大学生也成为了信贷群体的重要成员。我国关于校园贷款的信贷平台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骗局和惨剧也层出不穷,大学生的网贷行为是否合理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我认为大学生的经济行为与学习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其价值观念和金融认知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金融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和风险

(一)网络贷款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消费方式顺应了网络贷款的发展

高校大学生申请网络贷款的特点是门槛低、申请快速、可贷额度高。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贷款时,仅仅需要提供身份证或学生证等相关证件,在线填写相应的申请信息,经系统审核通过后,短时间内资金就会到账,方便快捷。另外,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沿,对一些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超前的消费需求。新一代的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乐于接受提前消费的观念,除了提前消费意外,部分学生有攀比的心理倾向,通过网络贷款购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据调查,一部分学生的生活费完全不够用,想要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生活费还需要额外的补充。

(二)网络贷款后对还贷缺乏规划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资金使用主要表现在:网络贷款平台可以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学生把这些现金用于旅游、购买衣服、吃饭等消费;有一部分学生利用P2P贷款平台进行助学和创业;还有学生通过电商平台提前消费物品,等等。大学生在贷款之后对还贷计划缺乏应有的规划,他们在借得资金之后往往不去关注还款日期,甚至还无节制的进行下一轮的消费,当他们被催债时会选择“借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解决问题,这致使了他们的还款存在较大风险。网络交易是虚拟化的,学生花费的金钱只是在账面上的数字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真正从口袋里掏出,这样他们就感受不到规划钱财的重要性,最后导致债台高筑。

(三)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

很多大学生被大学生网络贷款所标榜的“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所打动,面对物质的诱惑毫无招架之力,对网上贷款的安全性缺乏应有的风险评估。首先,校园贷打着“无利息,低利息”的口号进行宣传,但实际需支付服务费、管理费和交易费等,其合计可能比应缴利息还要高。其次,贷款平台的审核不严密,有的学生在申请贷款时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冒用、顶替其他同学的身份信息,导致一些学生“被贷款”。再者,大学生的法律风险和维权意识薄弱,当他们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一些贷款平台用非正当的手段进行电话骚扰、威胁恐吓、甚至是网上曝光个人信息,致使有些学生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退学、甚至自杀。这些惨不忍睹的现象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在借款时对风险没有认真地评估。

三、防范大学生网贷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安全教育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重要的领路人和灵魂导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主题班会等方式提醒大学生关注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时纠正学生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贷款的安全意识。另外学校应该对大学生普及有关网络贷款的法律,使学生在遇到贷款问题时懂得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加强对網络贷款公司的监管

网络贷款平台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需要抢占各自的市场份额,但在行业内必须立下“规矩”,不能出现恶性竞争。有些网络贷款公司企图降低门槛,无节制地放贷、通过“裸条放款”等触及道德底线的形式吸引学生贷款,违约后又通过暴力的方式催收贷款,这种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贷款公司的监管,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根据高校大学生的收入情况和收入特点,贷款公司应该限制大学生的贷款额度,同时将贷款利息的结算方法和相关费用的收取规则明确告知借款的大学生。在大学生贷款超期未还时,应采取法律途径追讨,走诉讼渠道。行业内应应形成一定的制度规范,制定合理的利息标准,手续费、违约金等也应规范化。良性的竞争机制才有可能保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唯有高品质的服务态度,才能在网贷平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将网络贷款公司纳入个人征信管理系统

大学生网贷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监督不到位:第一,贷款手续简单审查不够严格,同一个人可以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同一贷款平台借款;第二,校园贷行业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容易出现多头借贷行为,即学生可使用同一个身份在多家校园贷平台申请贷款。甚至,学生在面临贷款逾期时冒险选择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

个人征信系统是由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系统。如果个人征信出现“污点”,将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银行办理金融业务、出国、留学、就业时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将网络贷款公司也纳入个人征信管理系统,将央行征信系统与网络贷款公司对接,从而降低个人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个人信息获取效率。这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还款风险。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金融风险意识和金融素养也在逐步地提升。他们对网络贷款会了解得越来越多,在面对校园贷的时候学会运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去判断和选择。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对个人信用的认知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培养大学生最基本的金融素养,从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晓军,向东,司徒宇彤.在校大学生网贷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7(22):98-99.

[2]戚亮.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4):119-120.

[3]曾丽,刘惠平.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87-88

[4]宋程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素养培养问题浅谈——基于郑德幸校园贷悲剧的个案研究[J].时代金融,2016(15):352.

[5]李宁.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及应对措施[J].法制博览,2018(01):137+136.

猜你喜欢
风险网络安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