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
摘要:由于现代传媒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诸多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其中就包含机器人新闻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因为当前机器人新闻尚处于发展的初期,所以学术界对其的发展趋势预测存在诸多说法。当前人工智能在快速的发展与完善,互联网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诸多因素的促进下,笔者就机器人新闻作为切入点分析数字传媒发展的前景,认为在未来,以机器人新闻为主的数字传媒将会从根本上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所以尝试分析在现代传媒下机器人新闻以及数字传媒技术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机器人新闻;现代传媒;互联网;數字传媒
自新闻产生之日开始,社会技术的更新便一直促使着新闻发生变革,在科学技术发生第三次变革后,新闻报道由原来的纸质媒介转变为网络媒介和电子媒介。而机器人新闻的出现,更是可以被看做是数字传媒技术的里程碑。尽管当前业界尚未对机器人新闻存在统一标准,但是各自所制定的标准整体类似,都是将机器人新闻定义为借助计算机程序抓取对应的数据信息,并自动生成新闻文本。机器人新闻的核心是生成自然语言,其内容基本都是源自大数据信息,基于设定的程序和算法形成模式,所以机器人新闻是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信息在新闻领域结合的结果。
一、机器人新闻的发展
(一)机器人新闻的应用。
1976年底特律自由新闻社记者菲利普·梅耶使用大型计算机得到“在校大学生和中出学者参与骚乱比例一样高”的结论。2014年3月,新闻机器人通过获得到的美国地震局测量的数据,五分钟后撰写为报道,并且通过人工校对后于《洛杉矶时报》上发表。当前部分媒体已经开始讲机器人新闻投入实际使用中。例如《福布斯》杂志对于科学公司的叙述内容基本都是通过新闻机器人写稿,随后将结果呈现在对应的新闻网页上;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根据搜索结果撰写交通以及天气报道;法国的《世界报》使用机器人写手在2015年的选举期间报道了数千条实时的各地选举情况;在新闻机器人使用方面,美联社与《洛杉矶时报》是应用最为成熟的媒体。
我国对于新闻机器人的应用大致是从2015年开始由腾讯财经开始,随后新华社也开始应用新闻机器人进行财经和体育之类稿件的自动撰写。
(二)新闻机器人的内涵。
新闻机器人,实质上属于一种特定的算法,其内部预设一定量的新闻模板,在改程序运行后对互联网上数据进行搜集和加工处理后,能够按照对应的模板填充对应的数据内容,进而产生新闻。新闻机器人的写稿步骤大致分为数据采集、加工、写稿以及编辑签发四个步骤。整体而言,当前在新闻报道中,机器人新闻依然还是处于辅助地位,其更适合用于对于数据性显著、报道程式化明显、具有大量且明确数据支持的新闻题材。
(三)机器人新闻的优势与劣势。
机器人新闻在其诞生之日起,新闻界就有人质疑新闻记者未来会被机器人新闻所替代。
1.机器人新闻的优势。
机器人新闻的出现,能够显著降低当前新闻记者在数据整理方面的工作量,能够使得新闻记者可以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对新闻的深度报道中,使得所形成的新闻更具有创造性与价值。此外机器人新闻还能够使得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处理海量的数据。例如上文提到的新闻机器人根据美国地震局数据的报道,其在地震发生后数分钟时间就完成了这篇稿件,使得《洛杉矶时报》成为该次地震报道的第一家媒体。机器人新闻能够显著的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例如但是Wordsmith公司的写作机器人,其在2013年就完成了超过3亿篇报道,这个数量远超世界上所有媒体产生的新闻总数。
2.机器人新闻的劣势。
尽管机器人新闻程式化的报道具有客观和公正的特点,但是其本身可读性较低。因为机器人新闻的处理与生成都是基于预设的模板,过度程式化的模式势必让人无法提起阅读的兴趣。我国腾讯财经的及其新闻稿件,其设定了民生、研判和常规三个版本,三个版本的文章具有不同的风格,这本身可以看作是机器人新闻开始尝试多样化报道的开始;其次机器人新闻本身对新闻不存在敏感性。其无法主动发现新闻,只能够就某一主题按照预先设置的模板进行报道;第三机器人新闻存在报道类型肤浅和单一的问题,其对于新闻话题无法实现深度的报道。甚至部分业界人士认为此类简单的稿件即便直接交由新闻记者来撰写,也无需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无需就机器人新闻这一报道模式继续发展下去;第四,机器人新闻很可能会因为其搜集新媒体用户数据和用户内容而出现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第五,机器人新闻存在报道不平等的情况,机器人新闻的质量与媒体自身投入的成本与精力呈正比关系,如此发展下去会导致弱势媒体与优势媒体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整体而言,机器人新闻自身存在的劣势有很多,在就新闻报道的深度方面,距离新闻记者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二、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
尽管在新闻界,存在部分人看衰数字传媒技术,但是笔者认为未来终将是数字传媒的时代,数字传媒将会从根本上上颠覆经典传播模式和传统新闻的定义,未来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一)颠覆经典的传播模式。
数字传媒下,受众与传播者很可能会变成同一个人,传统传媒所存在的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将会因为数字传媒的应用而被打破。新闻内容的传播都是需要建立在用户反馈的基础之上的,传播者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数字传媒下的传播者很可能是程序与算法,所以需要先有用户的反馈与提问,才能够制造生产新闻。即每一个人自然人用户都是有着自己专属的新闻的,只有在接到用户的需求后,才会以互动的形式产生新闻。在未来,数字传媒将会彻底打破经典传播模式的限制,与传统的从传播者到受众的传播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受众自我发布都不相同,数字传媒下,受众与接受者及生产者之间结合在一起,新闻的产生过程将成为逆向过程,只有出现反馈,才会有新闻的产出,如此形势将会使得受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获得最满意的用户体验。
(二)数字媒体技术未来很可能会颠覆现有的平台运行与呈现模式。
在未来,数字媒体技术会显著提升用户体验,除了向用户呈现传统新闻所提供的图片、文字、声音和图像之外,还会因为对于虚拟3D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通过数字传媒技术将新闻现场更加真实的还原给受众,让用户在接受新闻的时候还能够亲身感受、触摸和嗅闻到新闻现场的情况。除此之外,未来数字媒体技术还很可能会脱离现有的传播媒介,直接由脑电波作为传播媒介进行新闻的传播。可见,数字媒体技术在未来势必会导致媒体传播介质泛化。
(三)数字媒体技术将会成为促使智能预测性新闻成为重要新闻的主流形式。
在2008年美国谷歌公司提前14天预测禽流感将会在美国爆发;美国Farecast预测美国国内机票价格波动,使得机票每张节约50美元;美国沃尔玛公司则成功预测出人们在季节性风暴期间对于特殊食品的需求。此类都是预测性新闻成功的范例。尽管当前此类预测性新闻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和人类智慧干涉的基础上,但是其尚未能够实现智能化的预测新闻。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智能化预测新闻将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其会颠覆传统的新闻定义与概念,成为主流形式的智能预测性新闻将会重新定义新闻时效性,其时效性较实时直播而言更具有参考价值。
三、总结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大数据技术等互联网衍生的技术,机器人新闻能够在事件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形成对应的新闻稿件,尽管其具有撰写效率高的特点,但是相对于其所存在的诸多劣势,机器人新闻在现阶段依然无法完全替代新闻记者,尤其是在深度新闻撰写方面,更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但是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机器人新闻将会逐渐演变为智能预测性新闻,并且将成为新闻形式的主流,向受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新闻,促进新闻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J].现代传播.2017(01)
[2]韩丛耀.大数据下的新闻出版业态与传媒教育[J].中国出版.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