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策略

2018-08-06 08:15朱晨晨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危重病急诊科科室

朱晨晨

(铜陵市立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医院急诊科是危重患者集中的场所,该类患者危重因素较为复杂,且病情存在的未知原因较多[1]。这些危重病人经过急诊科常规抢救处理后,因诊断不确定因素较多,一般需要进行院内转运,转移到其他相关科室进行诊断性检查,并进入手术室或者监护室进一步治疗[2-3]。尽管院内转运的时间较短,但安全隐患同样贯穿于整个转运过程中。稍有不当,即可对危重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4]。因此,需要将院内转运的成功率提高,将危重病人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降低[5]。本研究中,将本院急诊科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危重病人选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病人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相关研究报告如正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病人20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为80例;年龄最小者为4岁,最大者为80岁,平均值为(48.67±6.55)岁;疾病类型:脑血管意外病人 30例,胸腹部外伤病人2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4例,颅脑损伤病人67例,多发性骨折病人40例,中毒性休克5例。转运目的:进行X线、CT、B超或者MRI影像学检查共97例,送往麻醉科急诊手术治疗51例,5例转运到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急诊透析,47例直接转运到相应专科住院治疗。

1.2 方法

急诊危重病人在进行院内转运过程中,至少由1名医生(或护士)和1名护工全程陪同,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安全隐患,及时应对。通过回顾性调查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危重病人转运交接记录和急诊护士交接班报告,询问当班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的了解情况,听取相关接收科室的反馈意见,查看病人的住院记录,对比急诊危重病人转出科前后的病情变化,对发生相关事件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00例病人中,安全达到转运目的地共193例,转运成功率为96.50%。但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隐患,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表1 转运过程中隐患因素分析

3.1 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尽管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所需的时间很短,但在转运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命安全,稍不注意会造成医疗纠纷。从表1中看出,安全隐患造成的原因如下:(1)未能正确把握转运指征16例,占8.0%。急诊危重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伴有复合性外伤、脏器衰竭和休克的病人,病情很不稳定。盲目转运,途中极易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出现意外。因此正确把握转运指征,直接影响转运的安全性和成功率。(2)安全措施未做到位。发生这类隐患次数最多,有24例,占12.0%。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躁动以及呕吐属于常见症状,在转运途中,未固定好病人体位,导致病人发生发生窒息3例。转运内脏大出血、血压下降的病人,未携带备用氧,导致发生供氧中断8例;发生途中输液备用溶液准备不足4例、急救设备准备不充分6例,四肢骨折病人未妥善固定,导致肢体断端移位4例。(3)转运前未提前通知接受科室,造成安全隐患11例。对于急诊抢救病人,即使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但是,由于未提前通知检查科室,也还是难免让个别病人不能第一时间接受检查,影响病人抢救治疗,造成病人家属不满。同时,由于未提前通知病区危重病人的相关信息,使得病区当班医护人员不能提前做好相关迎接准备工作,等到病人入科后,才开始匆忙准备抢救物品,特别是在夜班中、值班人员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忙乱,耽误病人抢救。(4)管道滑脱以及输液中断也是常见的隐患。由于转运前未将各种管道进行妥善固定,造成躁动患者气管插管脱落;输液连接断开,使得输液中断;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升压药输注到血管外;另外,尿管及引流管打折脱落等时常发生。(5)因为急诊工作性质的原因,导致急诊科年轻护士多,有的经验不足,对风险的预见性不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差。在病人多、工作忙时,易出现安全隐患,本次调查中,完全因护士因素造成安全隐患的有10例,占5%。另外,少数医护人员麻痹大意,在陪伴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让家属陪伴病人先行,而自己却忙于处理其他事情。由于家属对病人病情不了解,也不专业,使得途中病人出现的突发情况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导致发生意外,引发医疗纠纷,要引以为戒。

3.2 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护理策略

(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把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事后消极处理变为事前的积极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策略。首先要完善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针对以往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吸取教训,规范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工作流程,定期督查、评估流程执行情况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针对院内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突发事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并通过反复模拟演练应急处理流程,增强急诊科护士准确识别和高效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通过有效地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急诊急救工作分秒必争,对护士的素质要求高。针对急诊科年轻护士多的特点,科室加强对新进和低年资护士的岗前教育,强化院、科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晨会提问、小组讨论、定期培训和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她们护理理论水平。同时,发挥科内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安排业务精、责任心强、带教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进行带教,培养她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病情观察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和疑难护理问题的处理能力,让她们尽量做到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化,减少工作随机性和盲目性。同时,强化他们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转变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所有急诊护士只有通过科室理论和实践各项考核,才能够单独上岗。(3)充分做好转运前准备:文献资料显示,有71%左右的危重病人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发生较为轻微或者严重的并发症[6],严重影响病人进一步的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死亡。因此转运前要做好各种准备。首先护士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协助医生评估病人的病情、转运指征,只有转运的利大于弊时才能进行转运。其次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准备。护理人员要与他们进行充分地沟通,告知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者安全风险,让他们做到心里有数,取得家属在转运过程中的配合。同时要备齐转运过程可能使用的相关药物和急救设备,以防止转运途中出现意外而措手不及。最后还要通知接受科室做好接受准备,防止病人在对方科室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时发生忙、乱,耽误抢救。

(4)规范转运病人:危重病人被确定要转运后,护士要并针对病人的病情,按照安全转运流程,迅速安排转运人员,告知病人和家属转运时需要的注意的事项,通知接受科室的同时,充分做好转运准备,如对于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必要时加固原有的固定以防运送过程中不慎将插管滑脱;对于脑出血的病人,要尽量吸净痰液,控制烦躁、抬高床头、妥善约束等,防止增加颅内压;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检查各连接处是否紧密;检查各引流管,不要夹闭,并妥善固定,清空尿袋等。转运时医护人员携带好病人的病历资料、急救物品,全程陪同。运送过程要保持平稳,防止颠簸而加重病情,护送人员分别站于患者平车两侧,至少一人要站在靠近病人头部能够随时观察病人面色、呼吸等病情变化的位置。途中要随时检查输液和其他管道通畅情况,以防出现管道扭曲、打折或者滑脱。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有家属陪同护送时,要注意避免其错误处理造成病人不必要的损伤。

(5)认真做好转运交接工作:急诊科危重病人送到接受科室后,护送人员要在协助接受科室将病人安置妥当后,及时、准确地向该科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转运病人的情况交接,具体内容包括病人的病历、基本病情、相关检查结果、急诊抢救治疗情况、转运途中发生的病情变化以及处理措施等。转运结束,将转运情况及时、认真、准确地填写在科室专门制定的《急诊科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上。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是为了使危重病人得到必须的诊断和治疗或者是病人家属强烈要求转运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虽然转运过程不长,但是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因此,急诊科要重视护理安全管理,规范转运流程,加强护士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做到每一位护士对病人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有预见性,并能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危重病急诊科科室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