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2018-08-06 08:15何文海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外贸出口贸易

何文海,苏 楠

(1.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国内外有关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文献综述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国内外不乏相关的文献研究,大量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国外的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对外贸易战略的研究由来已久,总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以经济学家罗伯特逊和R.纳克斯为代表的促进论、以劳尔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代表的促退论和以经济学家克拉维斯为代表的贸易“伺女”论。

1.贸易促进论

Adam Smith(1776)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动态生产理论”和“剩余产品出路”学说。Smith认为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关键在于分工的形成和扩大,但是分工会受到市场本身范围的约束,对外贸易恰恰得以扩展市场范围,从而促进分工,进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在“剩余产品出路”学说中,他认为进行对外贸易的双方肯定会存在着在不同层面和不同层次的剩余资源,正因有剩余资源的存在,这些剩余资源才得以生产出口产品,对外贸易使本国的剩余资源得以合理运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David Ricardo(1817)对对外贸易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以论证什么是静态贸易利益的基础。他认为,各国在对外贸易中,都会偏向生产本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从而使得各方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2.贸易促退论

Raul Prebisch(1950)对于对外贸易有着不一样的观察,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充当着主角,他们是中心国,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只能当配角,他们是外围国。外围国在对外贸易中基本没有话语权,因此只能够顺从中心国,这样的对外贸易状况不仅无利于经济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

Bhagwati(1987)在关于对外贸易的研究中提出了有关福利方面的“贫困化增长”模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初级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这将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从而降低出口产品的购买力,这会造成本国外部财富的减少,这种财富的减少大于外贸增长所带来的收入,从而造成了实质性的福利损失。

3.贸易“伺女”论

Kravis(1970)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贸易“伺女”论。Kravis认为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国内的有利环境和优势因素,一切的外部需求只能够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与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环境,因此对外贸易只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而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二)国内的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有关外贸发展战略众说纷纭,其主张大致可划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替代性战略、进口替代性战略以及混合型发展战略,目前在学术界形成较为普遍的认识是我国应该采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进口替代性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源于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提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他对于“技术变革”、“劳动资料的革命”以及“资本构成的变化”的阐述和当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脉相传,在外贸的发展中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是指外贸的长久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对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进行限制,促进本国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李东兴(2013)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实困境,其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最初的12.5%逐步提高,但是在金融危机和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出现疲软,国际竞争力有些下降,其中关键因素在于我国产品附加值较低,而且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在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该成绩是通过低成本、低价格以及低市场换来的,并且付出了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代价。这些问题无一不显示出:当今的对外贸易与资本、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并且矛盾愈加剧烈,因此为了解决矛盾,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就必须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型驱动发展战略。

刘庭(2002)通过比较分析,分析了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利与弊,认为中国更适合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原因在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很大,相关国家迫于本国生产压力,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已经实施了相关抵制措施,这些措施使得我国出口环境逐渐恶化,因此出口竞争优势减弱。刘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我们应当对我国国内市场充分开发,以维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不应当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将我国经济建立在长期依赖国际市场上,因此我国更加适合走进口替代战略。

于新东(2016)针对浙江的对外贸易以及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新进口替代战略的四招:一是增强进口替代战略的针对性和成效性以满足市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二是不断培育自有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质量;三是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创意水平;四是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点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国际市场需求不振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便呈现出疲弱状态。尽管2008年金融风暴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但是发达国家仍然没有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完全抽身出来,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进而严重打压了国内的总需求水平,导致投资和消费不振。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由于国际贸易缺乏增长动能,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放缓,对外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大。

2.对外贸易的传统竞争优势不断弱化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而旧的竞争优势正被越南等国逐渐替代,我国正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这种不利情况挤兑了我国传统外贸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其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下降2%,进口增长0.6%,贸易顺差收窄9.1%。而同年,越南的对外贸易却大幅增长,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中国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传统优势正不断弱化并被越南等国取代。

图1 商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3.贸易摩擦加剧

2016年,中国面临高发的贸易摩擦成为了常态,贸易摩擦规则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整个2016年期间,全球27个国家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累计高达117起,案件的数量和金额同比上升34.5%和71.5%。钢铁产品在21个国家遭到45起调查;而光伏产品也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前五大重要出口市场不断遭到反倾销调查。到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2017年1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对中国厂商征收32.12%至52.51%的反倾销税。2017年2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不锈钢无缝钢管启动反规避调查。2017年4月6日,土耳其公布反倾销的中国光伏制造商名单,认为中国进口涉案产品存在倾销,决定自即日起对中国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2017年5月1日,加拿大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者进口自中国、韩国和土耳其的混凝土钢筋启动反补贴再调查。2017年9月17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等亚洲国家进口的自行车橡胶轮胎实施反倾销措施。而到了2018年一月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的报告,将淘宝等9家中国公司列入其所谓黑名单中。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1.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

近些年来,我国积极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出口比重不断提高,由此逐步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

2.服务贸易结构有待优化

我国高附加价值的贸易,如: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占服务进出口额仍然较低,传统类型的贸易服务,如:旅游等仍然占据主要市场地位。

表1 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统计金额单位:亿美元

3.对外贸易结构有所优化

机电产品在出口中占比不断上升,而钢材、煤等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下降。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增速高于传统商品。

4.民营企业活力相对良好

2017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7.81万亿元,增长17.8%,占进出口总值的38.5%,比重较2016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4.7%,占出口总值46.8%,比重较2016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口2.58万亿元,增长24.4%。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较快增长

“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0.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9.2%,对印度进出口增长25.9%,对俄罗斯、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27.7%和23.6%。

6.跨境电子商务得到较快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从2016年开始,中国政府便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和方案,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稳健发展,不断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7年上半年。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总额高达3.6万亿元,增长30.7%。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1.资源的外部约束不断强化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矿产资源,这造成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结构的失衡。我国虽然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但是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并不可观。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例,我国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即使作为我国比较丰富的资源—煤炭资源,我国的人均拥有量仍然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与此同时,我国单位GDP能耗较高,但是矿产资源的回收率却较低。以2009年为例,我国单位GDP能耗将近是日本的5倍,但是矿产资源的回收率却比世界先进水平低出20%。当前我国对石油、铜矿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0%以上。2017年的上半年,我国铝土矿进口同比增长27.3%,总量达3200万吨。其中向几内亚进口约1218万吨,占比38%;向澳大利亚进口1164万吨,占比36%;向马来西亚、印度和巴西进口337万吨,164万吨和138万吨,分别占比11%,5%和4%。这一依存度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由此,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约束还会不断强化。

2.外贸企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一是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的人均GDP为9481.881美元,位居全球第70位,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与此相适应,劳动力报酬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劳动力报酬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用人成本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越南等国的劳动力成本却远低于我国,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挤压了我国传统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传统的价格优势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是用地成本的不断上涨。从2013年到2014年间,我国土地的购买价格涨幅超过400%。土地价格的过快上涨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压力,为了弥补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利润损失,外贸企业由此希望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但是产品价格的提高会进一步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现状导致了外贸企业面临着极为不利的发展局面:不提价会造成利润微薄甚至损失,提价则会进一步打压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环境要素的支持能力不断减弱。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采取的是极其粗放式的方式,过度开发,过度砍伐,过度污染等等。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给发展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当今,我国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采取以前那种极其粗放的方式,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由此,环境要素对外贸发展的支持能力也会削弱。

四是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近些年来,由于受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物价不断上涨,美元贬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币值虽然总体保持稳定,但是仍然呈现出升值的趋势。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吸引力,使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由此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冲击。

3.出口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提出了“6+1”产业链的概念,“6”指的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而“1”指的是:产品制造。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正在不断调整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大多企业所掌握的仅仅还只是“产品制造”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恰恰处于整条产业链的最低端,其产品附加值是最低的,我国的出口产品也同样如此,出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而低端产品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极其容易被替代,由此难以使我国的外贸发展呈现出“质量与效益”的双赢局面。

图 3 “6+1”产业链

4.外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普遍偏低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外汇风险、信用风险。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因而利润微薄,一旦原材料价格轻微上涨,便会给外贸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挑战,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同时近些年来,不少国家把中国视为反倾销对象,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我国难以扩大国外市场,需求不振。而我国外贸企业由于大多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实力并不雄厚,因而当面临诸多风险时,外贸企业便难以有效地抵抗各种风险,使自身健康发展。

5.对外贸易进出口失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实施 “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积蓄外汇资产,抵抗国际风险。这一战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出口,使我国的外汇资产不断增多,外汇贮备高居全球第一。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进口增速却比出口增速缓慢,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这导致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造成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失调。

6.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不完善

当前,我国对于鼓励外贸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和体制仍然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一些政策并不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并不符合国际规范,一些政策虽然符合实际发展需要,但是却未能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等等。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的管理权隶属于地方政府和中央,同时地方政府中又隶属于多个部门,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管理效率低下,一旦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了问题,各部门就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局面,由此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7.某些行业的对外贸易保护力度过大

我国以前之所以对汽车产业、石油产业实行大力的保护,其目的是为了让其在风险相对较小的环境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当今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产业由于长期在国家贸易保护的保护伞下生存,缺乏竞争意识,导致这些产业效率低下,不但没有实现初衷,反而背道而驰,使这些企业出现了“太大而不能倒”的局面。

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1.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绿色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的外贸发展面临较大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明显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在当前的约束条件下,我国应该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利用、环境修复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和环境对外贸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遵循发展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将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和新思维融入到外贸发展的全方位,抢占外贸发展制高点。

2.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外贸企业一方面要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重新定位,对人工成本进行更为合理的布局。通过提升效率,减少消耗;推进精益生产理念;信息化整合内部管理;合理外包等途径降低劳动力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另外一方面,我国要大力推进市场主体的再开发,对土地资源进行多种方式的再开发利用,从而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外贸企业的用地成本,给企业减负。同时,我国还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降低出口的汇率风险。当然,我国还要大力鼓励出口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对其政策支持,鼓励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以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出口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3.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方面,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强国战略,大力鼓励外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使企业拥有原发性创造的动力和活力。另外一方面,外贸企业要不断优化自身结构,在自身体系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实施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造活力。当然,外贸企业还可以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发达技术和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将其融入自身发展之中,以期打造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4.不断提高外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近些年来,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外需持续疲软等“内忧外患”。传统的依靠人口红利和汇率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外贸企业需要通过不断转型升级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政府应为外贸企业减轻税负、搭建平台、做好服务,以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其化解和抵御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利用外汇远期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提前锁定成本和收益;同时也可以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当然,将外贸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这是提高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根本路径。

5、实现我国外贸结构的平衡

首先,我们应不断完善外贸评价体系,改进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以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再次在提高外贸出口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出口质量,实现 “数量和质量”协调发展。最后,我们应不断促进贸易平衡,减少贸易顺差,以实现扩大内需和扩大外需的综合目的。

6.加快完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存在许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应该进行实时调整,不断完善。首先,我国必须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能够与WTO的规则相互融合,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开放;同时在完善对外贸易政策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另外,根据外贸市场的发展需要,将各个外贸管理单位进行合并,以避免各个外贸管理单位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或者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当外贸企业面临外贸纠纷时,各单位能够进行互相配合。

7.减轻外贸保护力度

对汽车和石油等行业,政府要逐步引入“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调配,不断减轻对其的外贸保护力度,使其在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以激发其市场活力,从而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政府可以逐步引进市场淘汰机制,将一些领域逐步交由市场来完成,通过激励和竞争机制在市场上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从而不断打破外贸保护主义,让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自动淘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外贸出口贸易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贸易统计
给情绪找个出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