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鸿
一天,我去拜见一位老朋友,这位姓王的老朋友退休后在家闲居。我想请他帮忙查条书里的资料,我知道那本书他家里有。去时老王正在打手机,他老伴在用力地拖地板。我说明了来意,老王并没有放下手机,朝我摆摆手,意思是我正忙着呢。我只好耐心地等着。好容易等老王把手机打完,我正要讲话,他的手机里又响起了音乐声,老王又朝我摆摆手,拿起了手机,我只好继续耐心地等待下去。又等了十来分钟,手机还没打完。这时,老王的老伴看了看墙上的大钟,朝老王喊了起来:“喂,有完没完?快四点半,要去接孙儿了。”
一看形势不对,我冲老王摆了摆手,说了声“对不起,改日再来拜访”,走了。
我所认识的许多退休的老人都有这个感觉,退休了比上班时还要忙些,说是“赋闲”其实是“赋忙”。
许多名人都有“太忙”的烦恼,鲁迅先生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说:“我的生活,一面是不能动弹,好像软禁在狱室里,一面又琐事却多得很,每月总想打叠一下,空出一段时间来,而每月总还是没有整段的余暇。”(《鲁迅书简·致黎烈文》1933年8月3日)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当今城市里人的生活,可以用一个字“忙”。
忙,有心甘情愿的忙,如漫画家方成的“忙”字养生,画家齐白石的“不叫一日闲过”。
忙,也有无可奈何的忙,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残酷的生存竞争,像一条长长的血红的鞭子,从早到晚不停地挥舞着,你就像鞭子下的陀螺,为了衣、食、住、行、名、利六个字,不得不忙,忙得昏头昏脑,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老人来说莫非“闲”是一种奢侈?什么是“闲”?“闲”是紧张后的一种放松,是浮躁中的一种宁静,就是背上行囊慢慢走在旅途的那种怡然自得,就是躺在山坡上仰望白云的那份悠闲。
闲就是“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的那种面对自然的欣赏之情,闲就是“造物与闲仍与健,乡人知老不知命”(陆游)的那种坦然面对世界的满足和感激之情。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是白居易的《白云泉》诗,这首诗,年轻人,特别是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年轻人也许不喜欢它,但对一个年老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年人来说,却似乎可以作为座右铭。
老人都说闲适好,却有子孙忘不了,看来,说闲,谈何容易?
对老人来说,也许,身闲还容易些,心闲就更难了,你想闲,但总有方方面面无穷无尽的烦恼来缠着你,使你闲不了,所以说“千金难买一日闲”。
世界要忙,也要闲,闲是一种释放,一种放弃;闲是一种舒展,一种洒脱;闲更是一种品位,一种心灵的享受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