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有文化吗

2018-08-04 03:12本刊主笔文迪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学校

本刊主笔_文迪

“文化”出自《易经》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文化必然是可观的。教育不能是说教,要像微风吹拂大地一样,要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理解了文化的本质,校园文化建设就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如果偏离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主旨,则会留下诸多遗憾,甚至笑话百出。

从一篇惨不忍睹的文言说起

2016年5月,时逢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以浙大的名望,此是海内同庆的盛事。于是,学校发布的公告采用了骈赋体文言: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启真笃学,求是育英。公元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将值浙江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适甲子之逢双,肇华诞之隆庆。

夫天地创生,万物兴焉;君子创业,垂统续焉。秉日新又新之义,树本固道固之才。实庠序至教,乃明德始阶。历百年复廿载,期继往而开来。

……

公告一出,立即遭到媒体和网友的猛烈批评。有人称第一段就错误百出,《周礼·太宰》云:“大曰邦,小曰国。”古代郡国,一般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应为“邦有成均,在浙之滨”,且在平仄上才与下句的“在”字相对应(据《深圳晚报》)。

另有名叫程羽黑的网友逐句解读:“均”“滨”在真韵,“英”在庚韵,相差甚远,第一句就不及格。“将值浙江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适甲子之逢双”,前说“一百二十周年”,后说“甲子逢双”是同义反复,累赘可删。“肇华诞之隆庆”,肇是开创之意,华诞庆典怎么能“开创”,过生日能说是“开创生日”吗……

不必再引用了,这篇文言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于是,学校此后发布的第二则公告只好用了白话文。

这正是所谓的“道衰文蔽”。实在不是批评浙江大学,作为中国排名前五位的大学,至少还有勇气请本校中文系古汉语的几位教授合力创作此篇文言,一般高校也许这个想法都不会有。

而现实却是,毕竟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某些重要时刻真的需要文言,比如5·12地震后的国家公祭日,很多大报的主编都想到了,当天报纸的头版最需要一篇祭文。本地一家周刊向记者约稿时,我最后以一篇悼亡诗交了差。

换句话说,大地震之后,各大媒体和文人作家们都没有交出一篇像样的祭文,以告慰死难同胞。

可见,文化复兴是多么重要。文化复兴之首要,需要从复兴校园文化做起。那么,“一校一品”说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得怎样呢?

当然,成绩是主要的,本期封面主题呈现的,正是一部分优秀的校园文化案例。但依然差得太远,堂堂浙江大学如此,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又能好到哪里去。

2017年高考,某县考生在县高级中学考场外参拜孔子像

贲卦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旨

建设校园文化,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国人认为的文化。

这由《周易》贲卦所示。贲,文饰,修饰,饰外而扬质。贲卦下离上艮。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文明而要有所节制。贲卦主要论述文与质的关系,孔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刚上而文柔。故以“小利有攸往”。离,天文也。艮,地文也,天文地文上下相错。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这个词即来自贲卦。换句话说,文化必须是可“观”的,可以通过观察而被人感知的。

“觀”,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字眼,《说文解字》:观,谛视也。观的象形是一只猛禽,瞪着一双大眼,表示无所不见的洞察力。

朱子注“观”: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

中国人认为,文明从根本上说正是“观”来的,孔子曰: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所以,道家修行之地名为道观,民间信仰则是观音菩萨,古代则是观礼、观乐。

《周易》有风地观卦,上巽下坤。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其意思是说,关乎人文的教育不能是说教,要像微风吹拂大地一样,要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所谓“圣人神道设教,天下服矣”。

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上层的道德就像风,老百姓的言行就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随着风的方向。

风行地上也不能是狂风暴雨,因此要省察四方,符合当地的民风民情。所谓“因其教,不易其俗”,要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换句话说,校园文化须接地气,契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

虽然,“观乎人文”也要“神道设教”,但这不同于西方诸宗教的神道设教,因为中国人讲的是“祭神如神在”,强调的是“敬鬼神而远之”。

孔颖达疏:“圣人法则天之神道,本身自行善,垂化于人。不假言语教戒,不须威刑恐逼,在下自然观化服之,故云‘天下服矣’。”人文化成的目的,正是行“不言之教”。

中国人“神道设教”的目的,不是为了神,而是为了人。不是为了求神仙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自己也成为神。徐文长诗云:“说与傍人浑不识,英雄回首即神仙。”

古代的中国人拜菩萨、拜关公,是为了见贤思齐,要让自己与菩萨和神仙一样,具有悲天怜人、自度度他的情怀,是为了自己的修身进德。

所以,古代的书院、学监,除了要立孔子像,还会塑当地先贤英雄的雕像或者名言。比如湖南,一般会有王夫子;在四川,一般会有杜甫、诸葛亮;在杭州的,一般会有苏东坡、岳飞等等。

写赋成为许多学校设计校园文化的时尚

奇奇怪怪不知所云的雕塑

那么,如何来设教呢?《孝经》所言:“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由此可知,弦歌不辍的礼乐教化,才是化民成俗的最佳途径。在古汉语里,学校的“校”、教育的“教”、效法的“效”、孝敬父母的“孝”,是同一个发音。

贵州某学校内设计的传统文化石刻。其中对“仁义礼智”的解释完全错误,即属于文过饰非

校园文化的主要毛病

理解了文化的本质,校园文化建设就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如果偏离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主旨,则会留下诸多遗憾,甚至笑话百出。

校园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方面,包含学校的主体建筑、景观、雕塑等建筑小品、校训文字、LOGO、宣传栏等;隐性方面,主要指一个学校的历史传承、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学习风气等软件。

这里讨论的主要是显性的校园文化,以本刊记者多年来的观察,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一些毛病,甚至有些校园文化集几种毛病于一身:

一、文过饰非,华而不实

中国文化讲究“宁质无文”,宁愿不装饰,也不愿文过饰非。

“文过饰非”是一种标准的暴发户心态,很多新修的学校比较容易犯下此类毛病。新建学校大多树矮墙新,为了尽快打造校园文化,于是大量堆砌古今中外的文化符号,记者在一座灾后重建的小学曾看见,一排名人雕像树立在主干道两侧,计有孔子、贝多芬、牛顿、老舍、陶行知、莫扎特、魏书生等,完全没有章法,既有先人,又有活人。既有公认的圣贤,也有英年早逝的艺术家。

还有一些本来即有优良传统的名校,在建设分校区时,为彰显自己的办校历史和文化传统,重金礼聘文化名人撰写校赋、校志之类,铭刻于墙体。铭刻文字花费不菲,渐江大学几位教授的骈赋文尚且如此不堪,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

古代的学塾、学监绝不会做这样的蠢事,中华文明代有圣贤,有诸多的经典文体,或抄写、或影印即可。

另外,基础教育之重点在于“养正”,文天祥的《正气歌》即是最好的文字,在旧时代,林则徐手书的复制品遍布天下,各地的古玩文物市场大多有售,数百元一幅,照样复制即可彰显品位。

二、虚词浪语,文不载道

传统中国珍惜文字,很多古老的城市里有“惜字宫”。文字是立言,所谓“文以载道”,非礼不视,非礼不言。文不载道,宁可无文。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语之言,能无悦乎,绎之为贵。”

法言是实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常道。比如“仁义礼智信”“父慈子孝”等等。

优秀的校训都要有出处,都基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古老的《易经》;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来自扬雄的《太玄经》;复旦大学校歌来自《尚书》。美国斯坦福大学“让自由之风吹拂”,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则来自古希腊传统。

而没有依据的,经不起推敲的文字,一般称之为虚言浪语,佛法称之曰“戏论”。比如“梦开始的地方”,“走在黎明那一边”。

再如,一些小学的墙体上书有“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的一切,孩子的父母也不可能做到,对于孩子入睡后做的梦,父母实在难以作为。这,即是典型的“戏论”。

再如“爱人如己”“服务他人”“一切为了祖国的崛起”“读活书,做真人”等等。什么是活书?什么是真人?这些语言难以落实。

而说到爱,相对而言,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才是实理。先爱自己的亲人,才可能进而爱别人。连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他怎么可能爱祖国,爱人民。

再如,“创新”“超越”“求真”“自由”“博爱”等都是校园理念的常用字。这些词汇是什么时代出现的,有什么依据,大家其实并没有关心。以“真”字为例,其象形字是指用手在锅里拿东西,讲的是一种体验。其实,传统中国并没有“真理”这个词。

再如“品格第一”“博雅文化”等等,品格之类的词是唐宋之后才出现的,用这样的文字来承担一座学校的文化使命,称之为“文不雅驯”。

杭州某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把光打在大地上”,是虚言浪语

某红星小学的校园文化理念是“要有光”,出自基督教《圣经》,似是而非

童蒙养正。文天祥的《正气歌》曾广为流行。图为清代木刻《正气歌》拓印本局部

三、崇洋媚外、似是而非

不得不说,流行文化和好莱坞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基础教育,流行时尚往往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时过境迁,又要重新打造。

记者曾在四川某地参观一所名为武侯的小学,令人惊叹的是,校园墙体上有很多前文所称的“戏论”,以及梦幻般的诗句,但整座校园找不到一丝一毫武侯的痕迹。诸葛亮《诫子书》是启蒙教育的经典文本,中国古代学塾和官署里往往有这样的书法作品,以熏陶人、塑造人。

记者还在河北参观过一所名为红星小学的学校,其校园里有醒目的三个大字“要有光”。这句话出自西方的《旧约·创世纪》,西方的创世神话来自巴比伦的《近东开辟史诗》(辽宁教育出版社,饶宗颐译)。

还有一些学校把奥运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书写成校园里最大的文字,其体现出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人文学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人文绍兴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学校推介
人文社科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