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泽龙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突显预习作业的互动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层次性。教師可以借助WebQuest,突显预习作业的互动性;借助课文插图,突显预习作业的生动性;借助流行元素,突显预习作业的趣味性;基于学生实际,突显预习作业的层次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预习作业 互动性 生动性 趣味性 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22-02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而有效的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习作业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预习是学习语文所要进行的第一步。笔者在之前设计预习作业时,尽管把明确的要求告诉了学生,但是太机械化并且非常笼统,导致学生在预习时仅仅把重点放在了通读课文和查阅生词上,在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预习不能仅仅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和初读课文,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激发,要突显预习作业的互动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层次性。
一、借助WebQuest,突显预习作业的互动性
WebQuest是一种在线学习资源,在网络时代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WebQuest设计预习作业引导初中生进行语文预习,能够有效地突显预习作业的互动性,从而达到“化单一为多元”的预习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创建了“WebQuest语文学习网”来帮助学生学习,在学生进行预习时,笔者会适当地在WebQuest学习平台上发布预习任务,从而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包含的内容很多,假如仅仅依靠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灌输性解读,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所处时代不同,当前学生的生活背景和鲁迅的生活背景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他们只听教师讲授,就很难理解作者所体会到的快乐。笔者将鲁迅的简介和作品等资料上传到WebQuest,同时布置给学生两个任务:(1)分别通过一个词来表达鲁迅在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时的感受;(2)阅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然后与同学讨论。学生根据笔者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对文章进行了阅读,同时查阅了笔者给他们分享的材料。对于第一个任务,有的学生给出的词是“痛苦”和“快乐”,此时有其他学生给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些学生认为,从文章中根本看不到作者有“痛苦”的表现,文中关于“我”的玩耍和学习等描述让人感到富有童趣。对于第二个任务,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一些仔细预习的学生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对长妈妈讲故事进行的描述是对迷信的一种宣扬吗?”“三味书屋难道仅仅是鲁迅学习的地方吗?”这些问题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在预习时更加投入。
实践证明,借助WebQuest设计预习作业,并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预习,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从原本被动的预习变得主动,这样自然就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预习效率。
二、借助课文插图,突显预习作业的生动性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面,所有的重点课文里都配有插图。一开始时,笔者对课文中的插图重视不够,往往是“弃之不用”。有一次笔者对其中一名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查看时,看到他的课本上并没有很多文字性的笔记,不过课本中的黑白插图都被他涂上了色。笔者由此受到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插图都有着一定的兴趣。那么教师可不可以通过插图来改进教学呢?自此以后,笔者在开展教学特别是在布置预习作业时,都会将课文和插图结合到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突显预习作业的生动性。
《茶馆》这一课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是:把握课文里面的人物形象,品读文中风趣的语言。笔者围绕着这一目标,给出了预习任务:“朗读课文,达到熟读的程度,同时观察插图,辨认出插图里面的人都是谁?”假如只是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进行品读,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但是把文章和插图结合起来之后,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在课文插图的辅助下,初中生能够更为深入地学习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让语文预习更具针对性。
三、借助流行元素,突显预习作业的趣味性
预习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对他们的识记能力进行训练,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假如布置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会厌烦,觉得预习作业非常枯燥。这就需要教师让布置的预习作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得到发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例如,在布置诗词背诵类型的任务时,笔者通过“我爱背诗词”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在学习史学类文章时,笔者通过“历史小讲坛”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布置《羚羊木雕》预习作业时,笔者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预习:“假如你是文中的妈妈,你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要回羚羊木雕呢?”“假如你是文中的万芳,你的想法会是什么呢?”“假如你是文中的奶奶,你会站在一旁什么也不说吗?”笔者利用情景问题带入,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包含的人物的内心活动。
此外,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还可以融入舞蹈、音乐等元素。如,《喂——出来》是一篇具有很强故事情节的文章,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漫画来对故事情节进行描述,从而使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又如,《水调歌头》是一首非常美的词,有人通过歌曲来对其进行演唱,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所以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唱来学习这首词。
四、基于学生实际,突显预习作业的层次性
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要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预习作业要注重生词的掌握。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年龄较长,思维能力相对较强,预习作业要注重引导他们进行思考,通过预习发现问题,从而为课堂上高效地阅读文本奠定基础。教师在对学生所做的预习作业进行检查时,要能够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让“以学定教”发挥作用。
笔者在教学《陋室铭》这篇课文时,通过课前测试了解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疑惑点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他们对这篇文章为何开头写山水有所疑惑;第二,文章开头说的是“斯是陋室”,最后为什么又说“何陋之有”?第三,文章最后为什么提到孔子说的话,有什么深意呢?对于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者将其叫做‘陋室,同时使用了‘铭,通过对课文深入解读,你认为其简陋吗?请大家从原文中找答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找到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二个问题是:“作者在课文中是如何提出‘斯是陋室观点的呢?”学生找到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时笔者再次发问:“那作者开头写山水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样,在预习作业中基于学生的主要疑惑设置问题,能让学生的疑惑得到解答,他们开展的语文预习也就能够围绕文本的主要内容而展开。
总之,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学技巧也要不断革新,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同样如此。预习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深入思考,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