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辩证融合

2018-08-03 09:20安进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摘 要 高职院校各门专业课程都内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专业学习实效,还深度契合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合具有超前性、实践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但其亟须突破当前凸出存在的单一化思维、狭隘性理解、虚位化教学等三大困境,通过悟化课程,挖掘思政教育因素;锻造师资,彰显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主体,激发自主参与意识;教育适度,注重原则讲究艺术等实践路径来实现辩证融合,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课程 教学 融合 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 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计算机课程教学协同机制研究”(项目号:17SZC-32)的成果。

作者简介:安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315

新时期中国高职教育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的又红又专人才的重大使命,不仅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信仰追求。内在的品质素养和精神信仰决定了学生是什么性质的人才,是为谁服务的人才,而这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但思想政治教育又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各门专业课程其实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职院校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当今在社会多元思潮“逐鹿中原”之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专业学习实效,还深度契合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特点

(一)超前性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变化和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直接导致很多知识在教育与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滞后、落伍甚至陈旧的现象。高职院校的专业多为应用型专业,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快速地调整、更新,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于其它理论知识体系具有了无可比拟的超前性。这种始终立于信息化潮头,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特质,可以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时代感、形式以时尚感、本质以创新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生机盎然、生动可亲,更加凸显其思想上的引领性和追求上的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易于为广大学生所接受,进而促进调职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实践性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大多数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门纯粹理论型课程,而是极富实践性的应用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投入大部分时间进行操作实践,同时还要关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这就有利于专业课程摆脱其他理论型课程或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困境。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式体验接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说教的意味,在实践学习中不断感知,促进思考,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并付诸实践,从而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动态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呈现出形式上的易变性和内容上的“碎片化”。这给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如前所述,能够紧跟时代潮流,触摸时代脉搏,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和引领性,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信息的不稳定性对学生的思想有着潜在的负面冲击,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的不确定性。“碎片化”容易割裂思想的系统性,弱化其内涵和价值,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碎片化”信息中往往会浅尝辄止,使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碎片化”的内容有些本身充斥着消极、腐朽、阴暗甚或极端化,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这是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着力关注并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的所在。

(四)社会性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本质上是应用型课程,这种应用型突出体现在对社会需求的滿足上。这一点正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优势所在,直接面对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需要,在实用性上凸显了其价值和意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现实基础,也使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彰显出强烈的社会性。同时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还要求作为社会人的每个个体必须要有责任和担当,这就是对社会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对基本道德的遵循。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理念在社会性的导向里,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契合。

二、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专业知识传授的应有之义和应尽之责。但从现实考察可以发现,这种融合工作并不让人乐观,要实现教育目标,亟须突破当前凸出存在的困境。

(一)单一化思维

传统认识中,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但其同专业知识教育是相对泾渭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专题讲座和报告来完成,专业知识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应该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这种单一化思维从许多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就可以看出,认识不到位,缺乏动员,统筹不足,更何况处在一线的专业教师。这种思维不打破,这种局面不改变,要想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只能是空想,思想政治教育无以渗透,高职教育更难言深入推进。

(二)狭隘性理解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难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他们没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狭隘地将其理解为政治动员和宣传。他们不懂得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单纯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不足以支撑人的终极发展目标。其实,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可以使他们获得内在的强大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专业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还狭隘地理解为只是针对学生而言,其实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同时,也是其自身受教育、道德品质再锤炼的过程。

(三)虚位化教学

由于前述认识上的偏颇,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專业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项强制的政治任务,内在地进行抵触,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在实践中更是简单应付,虚化教学。这就造成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看似进行了,其实是失位的。这种失位不但没有效果,而且可能带来更为负面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形象和今后的开展造成更为艰难的局面,同时因为其虚位以待,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暗示,对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效果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其内蕴的育人功能,也是信息化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时代性要求,而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则需要在充分考量其特点的基础上,着力打破融入困境,理性、审慎、创新地进行有效探索和深入实践,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塑造健康的精神世界。

(一)悟化课程,挖掘思政教育因素

专业课程中内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校层面要形成这种认知,并要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解读,引导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思考和领悟,以期在专业教师中达成共识共知,这是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必然会沦为“镜中花”、“水中月”。在解决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专业老师要潜心研究课程,分析教材,充分挖掘其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同时对授课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心理特点、思想动态等进行有效地了解和分析,并能够同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将其转化为时代感浓、社会性强、关联度大的教育信息和实例,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和感同身受,能够促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感悟、内化,从而提升道德素质和思想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二)锻造师资,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而言,“传道”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授业”。这也进一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而要“传道”,首先自身得“有道”。这里的“有道”不止于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准和品质修养。所以,专业教师首先要不断加强修养,努力让自己成为“有道”的教师。其次,专业教师要明白学生还处于成长期,除了其专业知识还在不断吸引和增长,其思想水平和价值体系可塑性也极强,教师在理论讲授、实践指导的过程中,其言语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会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样板”并无意识地效仿。所以,专业教师要让自己的“有道”外化于形,于“润物无声”中“传道”引领。再次,专业教师要根据信息化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特点,在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不断更新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时代热点和社会动态的了解和把握。不让自己同专业前沿领域脱轨是底线,不让自己同社会和时代脱节则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做与时俱进的学习者,更要自觉担当引领学生思想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表率示范,引导学生在“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注重学习,学会思考,理性对待新事物、新现象和新问题,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态度去认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帮助和引导。

(三)凸显主体,激发自主参与意识

外在的思想引领和榜样示范,如果不能内化于心,最终会失去其教育能力和价值。将外在的思想道德规范和原则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律意识和自主意识,进而升华为比较稳定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并外化为自主自觉的实践和行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但这个过程始终不能离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否则只是“空中楼阁”,难以达成任何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如此,专业教育亦如此。因此,专业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率示范,让学生于无形中在内心树立起对教师本身的权威性和榜样感,进而激发起效仿之心,主动学习,自主参与;另一方面要充分考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立场角度,通过更新知识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联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社会热点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单纯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不足以支撑自己成为有发展力的专业人才,要强烈意识到思想政治素质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要注重道德素养锻造和思想水平提升。

(四)教育适度,注重原则讲究艺术

要重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强调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喧宾夺主”。融入工作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坚持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坚持专业知识学习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思想与知识的双赢成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对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充分挖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淡化痕迹,甚或是了无痕迹,不生搬硬套,不牵强附会,有的放矢。其次,避免“两张皮”教育,不要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讲授和道德说教,从而造成同专业学习脱节,“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坚持知识性、思想性、合理性的有机统一。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太多太甚,要适度,不能求大求全,将专业课程演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同初衷相背,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坚持有机融入,坚持久久为功,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寓于专业课程,有效融入专业教学,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思想理论教育.2018(3).

[2]袁世全.名言警句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3]姜蕾.浅析如何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14(7).

[4]江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专业教学的探索.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