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其绘画风格别具一格,引得后世画家竞相模仿,更有不计其数的学者对画上的人物、景致展开讨论。比起画卷上所展示的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市井风情,流经汴河上的大小船只更是为研究我国古船提供了珍贵的素材。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段发生在那个时代的故事吧!
开元盛世数唐朝,五代十国皆战乱,下一个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便是宋朝。最近宋太祖赵匡胤很烦,为何呢?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需要确定国家的都城建在哪里。围绕建都一事,朝堂连日来陷入僵持,各执一词。
这一时期,北方有契丹频频示威,如果迁都到洛阳,虽然有山川之险可以凭借,但由于水上运输不畅,可能会造成军需储备紧缺。再加上经历过五代十国数十年的战乱,洛阳早已是残破不堪,不复昔日繁华。如果将都城建在开封就大不一样了,此地因有包括汴河在内的数条河流经过,故而成为水陆交通枢纽,不仅便于粮食储运,还促进经济发展。赵匡胤抚额沉思,终于确立了“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的思想,他招来群臣,开始商议迁都开封之事。
开封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北宋在建都后将其改名为汴京、汴梁,也称东京。而流经北宋都城的汴河,正是“南粮北调”(将江南富庶之地的粮食运到北宋都城)的主要干道,可以说是当时汴京粮食供应的主要命脉。
开封居住着一位画师,名字叫张择端。他非常喜欢画一些市井场面,尤其喜欢画舟车、集市、桥梁、街道等。这天,画师张择端就站在这条赫赫有名的汴河岸边,饶有兴味地看向河里的一艘客船。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长长的纤绳绑在客船的桅杆上,正由岸上的数位纤夫拉着,缓缓地向河上游行进。细看这艘客船,船舷两侧有相当大的窗子,使得船里的通风和采光十分充足,遇到雨雪天气就用木板遮挡。。客舱的顶棚用苇席制成,可以存放蓑衣、绳索之类的较为轻便的物件。船尾处则向后延伸,以增加甲板和舱室的面积。
此时一名乘客正倚窗向外张望,显得尤为惬意。而船上的船夫们就没那么轻松了。因为较靠近河岸的关系,船夫们小心翼翼,有的手持长篙,有的手持钩竿,正努力控制着客船的行驶方向,以免碰到岸边停泊的船只。
舱顶上的一位船夫突然手指前方、大声叫喊着什么,张择端细听分辨,觉得这位船夫应该是在提醒其他人注意避让前方驶来的船只,因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客船前方果然驶來一艘船,只见该船的船首、船尾处都有八个人在摇橹。
张择端又望向刚才那艘客船,突然注意到船上的桅杆有些奇怪,与以往看到的不同。他侧身张望,正好见一伙夫打扮的人经过,忙上前作揖道:“大哥请留步,在下见这艘客船上的桅杆十分奇特,不知为何。”
伙夫上下打量了下书生装扮的张择端,大笑道:“不怪先生不知,这个叫‘人字桅,可是这汴河船只特有的。”
…人字桅?看上去的确像个‘人字,不知有何妙处?”此时,不远处传来喧嚣阵阵,人们纷纷拥向河边,虹桥上本就拥挤的人群也个个探头探脑。
“先生快看!”伙夫伸手一指,张择端不禁顺势望去,只见虹桥下、汴河上,一艘客船正要穿过桥洞。因为在桥下,无法由纤夫沿河拉船,这里的河面较为狭窄,水流湍急,桥梁又低,船上的船夫们都颇为紧张,有的在用力撑篙,有的正忙着把“人字桅”放倒,有的在用长竿顶住桥梁,有的在向四周的人群大声吆喝,还有的在桥上向船上抛绳索,船篷上则有人接应。
船舱里有位妇女忍不住扒着窗户朝外看,船首顶篷上还有位老妇带着一个孩子正帮腔呐喊。船夫们的紧张呼喊声引来越来越多看热闹的人群,众人指手画脚,全都关心着这艘船的安危,生怕它一不小心撞到虹桥上。
张择端也受人声鼎沸的影响,情不自禁握紧拳,随众人一同焦急地望向河面。伙夫突然在一旁说道:“先生不必惊慌,在它前面的一艘大船刚才也是这样过了桥洞。”
张择端并未回头,只是一动不动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幕,口中喃喃自语:“原来这‘人字桅还可以放倒……”
等他回过神来,见伙夫正要离开,赶忙跟在他的身后.沿河走了没多久,就看见伙夫跳上了河岸边停着的一艘货船。
张择端细细端详眼前这艘货船,只见货船的尾甲板与客船的不同,并未向后延伸,且体态丰满,应该可以装载很多货物。货船的顶棚也与客船不同,是用木板钉成的拱形棚,这样既可遮挡风雨,又能多装货物,一举两得。此外,货舱口被开在了船的两舷,更便于装卸货物。
后来,张择端将这些颇具特色的汴河船舶一一绘在了他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中,以其擅长的“界画”方式,生动写实地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如果看画还不够,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的汴河客船模型能让你360度观察古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