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谭信娟 汤成米 摄影_汤成米
下了火车,坐完公交,大巴在山路间颠簸半个小时,方抵达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下辖的南高村。位于村头的南高小学,因久置不用而墙面剥蚀,杂草丛生。今年8月,几个大二刚结束的年轻人趁着假期,召集附近村庄的孩子,在这里开展了一期名为“回归”的经典诵读夏令营。
他们曾共同就读凯里市振华民族中学,此次举办读经营,则是志同道合的一次聚首。
发起人皮启星,生在南高村,南高小学就是她的母校。在她的理解中,将这次夏令营取名“回归”,不仅意味着对自己所学的一次实践和回馈,更重要的还是对乡土的重新理解。曾经的乡土如何养育了他们,乡村如何形成,乡村的困境如何纾解,一切尚无法预知答案。
夏令营结束后,记者再联系皮启星,电话那头是踏实温厚的笑,她语气有点不确定,“收拾好了当然重新出发,我们还是有一点点收获的,对吧?”
在这所废弃已久的小学里,读书声却如校舍前的野草,从砖隙间铆足了劲儿透出来
夏令营,午后时分,有孩子捧着经典在走廊上读书,太阳光移进这所废弃的小学,一面崭新的红旗挂在简易的竹竿上,在大山深处飘扬起来。
偶尔停下来,看着这个整顿了一周慢慢熟悉的场景,皮启星依然有些小激动。
因撤点并校,曾是南高村孩子普遍就读的南高小学已弃置两年,而此时,诵读声却像校舍前丛生的野草一样,在阳光下,正铆着劲儿透出来。
这是记者第二次见到皮启星。两天下来,悄声行于走廊间,往教室里打望,只见皮启星组织孩子们读书和做手工。山间的孩子“野”惯了,本不好管,但在她的带领下,课堂逐渐稳定、有序起来。
这和记忆中的皮启星大异其貌。半年前,她曾在成都允元小学馆冬令营担任《论语》班助教,个子较矮的她,裹着厚实的冬装,言谈交流中还有些“闷”气。而现在,在孩子们面前,她“敞开了”,真正成了“老师”。
皮启星和她的同伴曾就读于凯里市振华民族中学,而她们的老师就是本刊5月号曾报道过的奚虹老师。“老奚,老奚……”记者仿佛还能想起她们这样叫老师的声调。
对这些久居大山的少年,奚虹无疑给了她们最初的爱与启蒙。结缘于经典也与奚老师有关,奚虹受其表妹吴梅(即成都允元小学馆创办人)影响,曾在早读时组织他们读《论语》。到兰州上大学两年,皮启星在奚老师的联系下,加入了允元小学馆读书会。
对皮启星而言,这与其说因缘,不如说正是另一种选择的可能。
曾经的乡村生活和早期奚老师的启蒙,通过经典学习变得更加明朗。
皮启星自幼生长于南高村,到高中才离开村寨。师友、书本,她眼中的世界越是延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回望家乡,便越觉那种“踽踽凉凉”。故乡变得“陌生又熟悉”。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南高村也难逃中国大多数乡村的命运。年轻人早早都出门打工,留下老人和小孩。如皮启星一样念大学,才是异常。
夏令营日常作息表
皮启星考核学生背诵
老师们会经常开会,规划读经进度
大一假期回家,皮启星发现,村里很多小孩成天在寨子里瞎晃,还有的握着一部手机蹲在小卖部门口,蹭WiFi打游戏。村里辍学率越来越高,留下的路将仍是相似的命运。
“孩子们辍学后,只有出去打工。女生打工回乡,结婚生子。男生可能闯荡几年,结婚生子后又继续打工。我不想他们重复。”这也是皮启星回乡支教的初衷。
“小时候,没人提醒我们读书。真到要用,就发现没有储备,自信心大受打击,很容易厌学。而现在或许能改变点什么,只有读书。”
几位高中同学一碰,还是奚老师的话,读书的意义在“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实际上,在此次“回归”读经夏令营前,皮启星已与同伴们在2017年暑假做了一次尝试,为村里孩子补习功课,“五花八门,很浅,效果一般。”
而接触允元小学馆后,皮启星开始有另一种想法:读经。经典教育早已轰轰烈烈很多年,现在成为国家战略。而皮启星和同伴们还没有想到那么深那么远,“总要做点什么,总比成天瞎晃好些。”
经典素读成为了2018年夏令营的选择。这群曾共同受教于奚虹的年轻人,在教学目的上有了相近的希望,对于这些乡村孩子,“生活当中其实还有很多的阳光,而我们或许还可以带他们体会。”
皮启星想到的是《论语》里孔子所言“君子不器”。对于乡村孩子的命运,不是只有打工这一条生存的途径,“沉下心去扎扎实实读书、读经典,还有另一种面对未来生活的路。”
这次夏令营的招生比想象中更难。几个年轻人将招生信息发到家长群,“回归”公益读经夏令营,为期10天,幼儿园到初中的孩子都可报名,吃住不收取一分钱。两个邻村的家长一看到消息就报名了。本村家长反而没动静。比起其他村,南高村留守儿童更多,孩子隔代抚养,爷爷奶奶不用QQ、微信,他们便挨家挨户登门拜访。
终于,开营那天来了近30个孩子,但随着教学的开展,学生数每日递减。有些孩子说因为不是补习学校课程,没成绩,不来了。有些家长只说“读书好”便送孩子参加,也有家长不感冒,更希望孩子留家帮忙做农活。
正在焦灼之中,皮启星团队的行动,感动了成都允元小学馆读书会的学友。学馆先生吴梅提议给夏令营捐助时,书会全票通过,一些热心家长更是额外捐助。黄小容和刘慧,在群里听闻此事后,更是携自己的孩子奔赴凯里,作为志愿者,负责师生一日三餐等后勤工作。
两位家长没想到的是条件之艰,“学校到处铺满灰尘,窗户墙上有蜘蛛以及蜘蛛网,玻璃窗是破的,最不方便的,是没有水,所有吃水用水都要一桶一桶去隔壁邻居家提,厕所被屎尿堵满,通往厕所的路上长满荒草,深的没过人头。这样的环境,硬是被几个年轻的大学生给收拾了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
住校的孩子六点半进行晨练
两位志愿者家长奔赴读经营,负责老师学生的一日三餐
村民们也渐渐被带动起来,经常给孩子们送蔬菜,志愿者也被邀请到村民家里洗澡。而凯里五中的一位业务负责人,在了解此事后,表示很愿意在其扶贫地点——下司推进读经。
读经夏令营逐渐聚集众力。皮启星的高中同学刘丽霞,平日有空就过来帮忙,而学长周世浩也为她打气,“能够迈出第一步,就很了不起了。”奚虹老师正忙着高三生的暑假补习,听闻此事后也抽空上山帮忙。
尽管如此,皮启星每天仍然忙不过来。采访当天,直到晚间住校生休息后,我们才有机会和皮启星交流。师资有限,加上体育老师陆建国,不过五人。但皮启星想法大,教学上仍细分为《大学》《论语》两班,四位主教老师从早带到晚,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
紧张的教学之外,老师们抓紧时间总结经验。清晨,住校学生去晨练,皮启星和《大学》班老师周文艳就来到教室,讨论孩子前一天的学习情况,确定当天学习目标:要读多少遍,再郑重地写到黑板上。
写着要读多少遍,未必能坚持下来,但力量在一点一点积攒。皮启星深深理解留守儿童的困境,孩子因为没人引导而学习困难,进而辍学。而真正“困而不学”才是最大的困难。聊起“回归”的意味,皮启星说,回归,对他们而言仿佛重新认识家乡、认识传统,而对孩子很简单,“给他们一点力量,呼唤他们回来。”
允元小学馆的创办人,吴梅的先生李亮臻这样评价,“要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认真做事的人就会有力量,村民们对你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是从这个力量中衍生出来的。”
17年暑假,皮启星和几个中学好友,举办了“听见”暑期支教活动。人数最多时,有近50人,补语文、数学,也补英语。他们还安排了早读,从网上下载了《论语·学而》。每天抄几句在黑板上,大家跟着读,10天下来,读了80多遍。
吴梅关注他们的支教活动,和皮启星联系,问需要什么帮助。她和先生李亮臻也从成都赶赴南高村,带着几十本《学庸论语》,亲自执教。“听见”暑期支教活动又延续了几天,转为全天读经。几天过去,《大学》足足读了100遍,这些从未接触过经典的孩子,不少也能流畅诵读了。
皮启星,便在此时开始正经地接触传统文化经典。几天下来,她觉得很踏实。与其浮光掠影地开设很多门课程,不如扎扎实实读一本经典。再后来加入允元小学馆读书会,从《学庸论语》开始,她老老实实读起来,这才知道还有那么多书需要看。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更能静下心来了。以前看长篇文章,总要反复读几次,才知道意思。现在,可以快速理解。遇到好东西,她喜欢和好朋友分享。朋友们在不同城市上大学,她就在网上买了《学庸论语》寄过去。
课前向孔子像行揖礼
高中同学王平就是这样开始读经的。这是一个学机械的腼腆小伙子,若是不问,很难从他口中听到一句话。他2017年参加完前期支教活动,就回学校准备模型大赛了,错过了后面几天的读经学习。皮启星就直接把书邮寄给他,跟他讲,明年准备办读经夏令营,让他先读。王平告诉我们,他从去年10月开始,每天早上准时抽出1小时读经,一段时间后,《大学》《中庸》都能背诵了。
初中同学文义英,在凯里学院学艺术教育。皮启星跟她说:“我们都在读经典,你也读嘛。这样,大家聚在一起,才有话讲啊。”这个能歌善舞的苗族姑娘,也读起了经典。
高中同学周文艳,接触经典,比皮启星要早一些。她到北京上大学,被室友拉着去参加北师大经典读书会。那次参加后,她觉得整天都很开心,一群人围在一起,读经、聊天,很纯粹。她和室友就这么读起来。皮启星知道后,也请她也来支持夏令营。
这群年轻人凑在一起,组成了此次“回归”公益读经夏令营的“竹蜻蜓”团队。他们说,“竹蜻蜓”寓意着孩子,而他们,要做帮助其飞向空中的助力。
此次夏令营结束那天,老师们安排了结营仪式,皮启星很“啰嗦”地挨个点评孩子的表现,“我感受到了每个孩子十天以来的改变和成长,那种变化是一点一点的,我觉得很感动”。
而老师们的成长则被皮启星概括为“自省”“谦逊”。周文艳会时常反思教学上的不足,而王平的改变更明显,他自己形容,“变得自信了很多”。这个总是站在后面,温柔内敛的男生,在这次夏令营中表现出了“男子气概”的一面。皮启星笑着打趣,“他在结营那天给我们秀了一段跆拳道,孩子们都说,哇,王平老师好帅。”
皮启星始终记得最先报名的那个妈妈。因家住山上的鱼寨,离学校还有很长一段山路,所以两兄弟需要住校。
“我们条件很艰苦,晚上睡觉打地铺。”
“没事儿,两兄弟跟着我长大,也该好好锻炼锻炼了。”临走时,两兄弟的妈妈一直跟她说要加油。
两兄弟的家长隔几天,会来看看孩子,顺带一盒鸡蛋、几把时鲜蔬菜。买菜要下山,路途远,看他们缺菜,有老人家就将自家地里种的瓜果摘了送过来,尽管自家孙子并没有在这里吃住。
老师王平
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是前行的动力。而孩子的进步,则是最大的鼓励。王平和皮启星搭档教《论语》班,彼此分享教学经验。皮启星总说,自己做得不够细,有些孩子读得不扎实,蒙混过关了。王平想了个办法,课上他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诵读情况,将诵读情况差不多的孩子,分到一组。每组孩子都可选择一个自己想去的地点,在那儿诵读,课后老师检查。王老师则留在教室里,陪那几个读得实在磕巴的孩子。他先让这些孩子轮流读一遍,一一指点。然后大家齐读,直到完成当日目标。
周文艳,单独带领《大学》班。她说,比起刚开始的错乱无序,现在这里越来越像一个正常运转的学校了。她对教学尤为细心,经常可以看见她留在教室辅导孩子的场景。生活上则无微不至,课后,她常提醒孩子教室后面有凉开水,要多喝水,润嗓子。对她来说,最开心莫过于看见孩子读得认真,有进步。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上课迟到,问原因,竟然是看电视睡晚了。周文艳生气,狠狠地批评。结果男孩第二天就不来了。她很难过,像“老牛拉着破车”,再也拉不动了。
夏令营正汇聚众力。结营前夕,老奚的学生再次聚首南高村
周文艳说,比起一开始的错乱无序,现在这里越来越像一个正常运转的学校了
陆陆续续又走了一些人。“这才是最大的困难。”皮启星对记者说。她也曾心底暗暗抱怨,孩子们怎么就不理解老师的用心呢?为什么就自己放弃了呢?为什么家长就不管呢?他们做的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呢?或许就是他人眼中的笑话吧。
最后反而是妈妈点醒了她。这个没读过书的苗家妇女对女儿说:人们会感激或觉得你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那可能还需要很久很久,因为他们只有在很久以后才会发现你做的事情的确是有意义的,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皮启星恒下心来。中途又走了一些孩子,到最后结营那天,仅有21个孩子留下,而令人感动的,那个被周文艳“骂走”的小男孩,又回来了。问为什么?小男孩只嘿嘿笑。
观念的改变,从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想起这个孩子,几个年轻人想起当年老奚讲的“二皮脸”精神,即“一种不会被轻易伤害的精神”,信心又回来了。
现在,这些读书的孩子里,有些可能是家长逼着来,也有些真喜欢。《论语》班有1个初中孩子,可以背完此次诵读的前五章,无一处提醒。《大学》班也有1个小男孩,可以背诵《大学》全文,尽管有几处提醒。
“或许,这就是坚持的意义,不是吗?”明年,皮启星说她还想接着办。不仅明年,她想长久地办下去,让经过南高小学的人都知道这里每年会举办读经夏令营。
大三马上开始,学校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皮启星还要为长远计。有学长建议,可以培养下一辈,从现在开始,就留意身边喜欢读书的大一同学甚至高中生,带着他们来,慢慢传承下去。“一切都还无法预知答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我们的确可以做这件事。”皮启星补充道。
采访结束那天,阳光正好,几位老学长还有学弟听说夏令营也赶过来。老奚教的三届学生聚齐了。刘丽霞将合照发给老奚,远在云南探望女儿的她一连回复了三个“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