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静,廖 蔚
(1.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2100;2.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山东 济宁 272100)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1]。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疼痛难忍。笔者采用经络辨证指导下针刺单穴与针刺肩髃、肩髎、肩贞(以下简称“肩三针”穴),观察其治疗肩周炎即刻止痛疗效,现报道如下。
共40例,均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兖州区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多穴组各20例。单穴组年龄(55.20±9.69)岁,病程(2.25±1.69)个月,VAS评分(6.60±2.28)分。多穴组年龄(56.90±9.98)岁,病程(2.05±1.66)个月,VAS评分(6.25±2.38)分。两组年龄、病程和针刺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2]。①多在50岁左右发病,肩部疼痛,活动不灵,逐渐加重,病程较长,疼痛可向颈、耳、前臂和手放射;②肩关节活动渐受限制,尤以外展、外旋、后伸为甚,最后成凝结肩;③肌肉萎缩,肩部有广泛压痛,肩外展外旋障碍;④X线摄片检查示肩关节多为阴性,有时可见骨质疏松或肩峰下钙化阴影。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3]的诊断标准。主症为肩周疼痛、酸重,夜间为甚,大多数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或加重,肩前、后或外侧压痛,主动和被动外展、后伸、上举等功能明显受限,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①手太阴经型:疼痛以肩前部为主且压痛明显,中府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后伸加重;②手阳明经型:疼痛以肩前外部为主且压痛明显,肩髃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外展疼痛加重;③手少阳经型:疼痛以肩外侧部为主且压痛明显,肩髎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外展疼痛加重;④手太阳经型:疼痛以肩后部为主且压痛明显,肩贞、臑俞穴处疼痛或压痛明显,肩内收疼痛加重;⑤足太阳经型:疼痛以肩后部、腋窝处拘紧疼痛明显,肩内收疼痛加重。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确诊为肩周炎;②年龄40~70岁;③病程半年以内;④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精神病等;③有冠心病、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及风湿关节炎及臂丛神经炎;④正在接受肩周炎其他治疗(药物或非药物)。
单穴组取手太阴肺经型取鱼肩穴[4](高氏奇穴之一,定位为鱼际穴向下约0.5寸赤白肉际处)附近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物,手阳明大肠经型取三间穴附近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物,手少阳三焦经型取中渚穴附近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物,手太阳小肠经型取后溪穴附近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物,足太阳膀胱经型取束骨穴附近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物。患者仰卧位,先探寻穴位及其附近的压痛点或条索状物,用拇指按揉30~120s,若症状有所减轻再行针刺。针刺时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30mm×25mm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随咳进针[4](进针时嘱患者大声咳嗽)直刺到压痛点或条索状物上,并使肩关节朝疼痛、活动受限最明显的方向运动,留针30min。
多穴组取肩髃、肩髎、肩贞。患者仰卧位,选用0.30mm×40 mm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穴位常规消毒后,直刺20~30mm,进针后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有明显酸胀感为佳,每隔5min行针1次,15min后起针对ADL评分,评分结束后重复上述步骤针刺三穴,留针15min。
肩部疼痛评定:采用改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用10cm长的水平线或垂直线标尺,在标尺的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强,即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肩周炎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肌肉萎缩基本恢复。显效:肩关节疼痛消失或偶有酸痛,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肌肉萎缩有所好转。有效:肩关节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增大。无效:肩关节疼痛无明显好转,功能无改善。
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多穴组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针刺10min 针刺20min 针刺30min起针后30min单穴组 20 6.60±2.283.95±1.36*4.20±1.51*△5.30±1.49*△ 4.45±1.64*△多穴组 20 6.25±2.386.10±2.20 6.05±2.16*5.45±1.96* 5.70±2.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肩周炎属中医“肩痹”范畴。因多发于50岁左右,故俗称“五十肩”,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连,活动明显受限,又称“肩凝症”、“冻结肩”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50岁左右时肝肾阴虚筋失所养,阳气虚筋失温煦,出现肩部经络经筋的不荣则痛与活动障碍。《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宣明五气》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风寒湿侵袭肩部或劳作过度均会导致肩部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故肩周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鱼肩、三间、中渚、后溪、束骨穴为经络辨证指导下结合全息理论所选取的穴位,其选穴依据体现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灵枢·经脉第十》言“肺手太阴之脉,橫出腋下,下循臑内;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大肠手阳明之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肩前臑痛。三焦手少阳之脉,循臑外上肩,是主气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皆痛。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是动则病,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灵枢·经筋第十三》载:“手太阴之筋,结肩前髃。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手阳明之筋,上臑,结于肩髃。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手少阳之筋,上绕臑外廉,上肩。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手太阳之筋,上绕肩胛,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足太阳之筋,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病肩不举,腋支。”全息对应根据我国著名学者张颖清教授提出的生物全息论,即人体的任何一相对独立的部位,如每一肢节,每一器官,都寓藏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5]。鱼肩、三间、中渚、后溪、束骨此五穴位置按照生物全息理论皆对应肩部,针刺此穴相当于靶点定向治疗肩周炎。《灵枢·终始》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循经针刺单穴正是腧穴远道作用的体现。
单穴组在针刺时所采用的随咳进针法源于窦杰《针经指南》,一是咳嗽可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对针刺的恐惧,减轻进针时的疼痛,避免晕针;二是咳嗽可宣散气血,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在针刺过程中使肩关节朝疼痛、活动受限最明显的方向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肩关节的功能。《灵枢·周痹第二十七篇》言:“故刺痹者,……其瘈坚,转引而行之。”穴位选取为循经远端取穴,便于患者在针刺时活动肩关节,提高疗效,研究表明[6],运动具有加强针刺止痛的作用。
肩髃、肩髎、肩贞分别为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穴,此三穴为局部选穴,针之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通经活络而止痛。《玉龙赋》载:“风湿搏于两肩,肩髃可疗。”《针灸甲乙经》言:“肩重不举、臂痛,肩髎主之。”《针灸大成》云:“肩贞,主伤寒寒热,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麻木不举。”研究发现[7],肩三针等局部穴区与病变所涉及到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囊存在体表对应关系,针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松解粘连,从而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循经针刺单穴和针刺“肩三针”穴均可减轻肩周炎疼痛,但循经针刺单穴在各时间点治疗效果均优于针刺“肩三针”穴,即循经针刺单穴治疗即刻止痛疗效优于针刺“肩三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