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降逆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2018-08-03 09:35:28冉国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泛酸口苦食管炎

冉国英

(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重庆 奉节 4046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胆汁反流至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可导致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我院用疏肝降逆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5~65岁、平均(43.03±5.62)岁,病程5~20周,胃镜检查分级Ⅰ级26例、Ⅱ级20例、Ⅲ级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7~66岁、平均(44.18±6.44)岁,病程6~20周,胃镜检查分级Ⅰ级28例、Ⅱ级19例、Ⅲ级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①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或不适、反胃、嗳气、吞咽疼痛或咽部不适、由食管炎引起的其他部分病变。②胃镜诊断分级:Ⅰ级为食管黏膜呈点状或条状充血,无融合。Ⅱ级为有条状充血、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为病位广泛,充血、糜烂融合后形成溃疡。中医辨证主症为烧心(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泛酸,嗳气,烦躁易怒。次症为脘胁胀痛或胀满,反胃,口苦口干,咽下疼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20~70岁;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以下或70岁以上;②消化道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及哮喘病,有消化道手术史;③孕妇、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其它重要器官原发病和精神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国药准字号H1091003)10mg,饭前服,每日3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20mg,日2次口服。

观察组用疏肝降逆汤加味。柴胡15g,枳实15g,香附15g,佛手15g,白及15g,姜半夏15g,白芍15g,海螵蛸15g,旋覆花15g,代赭石20g,煅瓦楞20g,蒲公英30g,鸡内金12g。胃脘痛明显加延胡索10g,胸骨后疼痛加丹参30g,郁金10g,脾胃虚寒加茯苓15g,白术12g,去蒲公英,食管黏膜充血明显加栀子10g,黄芩15g,食管黏膜糜烂、出血加三七粉3g,情绪烦躁、焦虑加合欢皮30g。水煎2次早晚温服,每日1剂。

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结果。服药期间戒怒、戒烟及忌食刺激食物,肥胖者减轻体质量,睡觉时床头整体抬高15~20cm,不做过度弯腰等动作。

3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3]:包括泛酸、烧心、嗳气、脘胁胀满或胀痛、口干口苦、咽下疼痛,均按症状程度设为0、1、2、3(由轻到重)。①泛酸:0分为无,1分为偶有泛酸,2分为时有泛酸,3分为频频泛酸。②烧心:0分为无,1分为隐隐有热感、偶尔出现,2分为时有灼热感、尚可忍受,3分为有明显灼热感、难以忍受或持续不解。③嗳气:0分为无,1分为每日3次以下,2分为每日4~9次,3分为每日10次以上。④脘胁胀满或胀痛:0分为无,1分为偶尔胀闷不适、时间短、可自行缓解,2分为胀闷隐痛、时间较长、偶需或不需要服药,3分为反复发作、疼痛剧烈、需要服药才能缓解。⑤口干口苦:0分为无,1分为偶觉口干口苦,2分为晨起口干口苦,3分为整日觉口干口苦。⑥咽下疼痛;0分为无,1分为轻度疼痛,2分为疼痛明显、但不影响吞咽,3分为剧烈疼痛、影响吞咽。

4 疗效标准

症状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临床痊愈: 反流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反流症状基本消失,偶有症状且很快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94%。 有效:反流症状未消失,但较以前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反流症状未消失,程度未减轻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胃镜疗效。痊愈:内镜积分为0分。显效:内镜积分减少2分。有效:内镜积分减少1分。无效:内镜积分无变化或增加1分以上。

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

5 治疗结果

两组症状疗效比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例(%)

两组胃镜疗效比见表2。

表2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例(%)

6个月后随访情况。观察组有3例复发,对照组7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功能降低,经常处于松弛状态而引起胃食管反流,反流物损伤食管黏膜而发炎,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加强的结果,同时食管对反流物清除能力削弱,加重了病理损害,从而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现代研究表明,进行基础酸和刺激后最大胃酸分泌量检测并未发现胃酸分泌量增加,故并不是因胃酸分泌过多所致[4]。

本病属中医 “泛酸”、“反胃”、“胃脘痛”、“噎膈”、“嘈杂”、“梅核气”等范畴。《医贯》谓:“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胃失和降,胃酸上逆是主要原因。胃为阳腑,其气以和降为顺。肝脾胃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一旦气机郁滞,易于生热化火。治当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清泄热浊。疏肝降逆汤[5]方中柴胡、香附、佛手疏肝解郁、行肝胆气滞,柴胡“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白芍柔肝敛阴,枳实下气导滞,代赭石重镇降逆;旋覆花、半夏和胃降逆,海螵蛸制酸敛疮,白及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香附、佛手疏肝理气。医学研究证实,柴胡、香附、延胡索具有镇静、安定、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枳壳、柴胡、半夏均能兴奋管腔的平滑肌,调节胃肠运动的功能,并能促进胆汁的排泄。鸡内金增强胃运动,有利于胃肠积气排除,消除或缓解痞胀。白及、煅瓦楞生肌敛疮,止酸,止痛。代赭石降逆,收敛。诸药合用,能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疏肝降逆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愈合食管黏膜,且远期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泛酸口苦食管炎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38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喝粥泛酸 配点菜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酿酒酵母产泛酸工程菌株的构建与诱变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绝非泛泛而为
——水溶性维生素泛酸篇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